历史上太史慈是怎么死的?真的被张辽射杀?
- 中文名:张辽(公元169年~公元222年)
- 别名:张文远
- 国籍:曹魏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9年(己酉年)
- 逝世日期:公元222年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阵斩蹋顿,大破乌桓;合肥之战,威震江东
- 典 故:张辽止啼;登锋陷阵
- 官位:前将军、征东将军
- 封爵:晋阳侯、关内侯
- 谥号:刚侯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将。不知道没关系,历史名人小编告诉你。
他身长七尺七寸,善于骑射,是一个神箭手。
其原为刘繇帐下将领,曾和有“小霸王”之称的江东猛虎孙策大战,两人打的难分胜负。
后为孙策诚意所感而归附孙策,他勇武非凡,之后就帮助孙氏扫荡江东。
提到三国人物,总绕不开《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中,太史慈和孙策大战,不分胜负,后归附孙策。后来太史慈带兵在合肥之役中和张辽交战,太史慈兵败身中数箭,伤重不治身亡。
那张辽是如何一战斩杀太史慈的呢?张辽的结局如何呢?
在《三国演义》中的合肥之役时,江东集团和曹魏集团交战,作为吴将的太史慈,为了能让东吴取胜,就献了一条“里应外合”之计。
但可惜的是,曹魏主将张辽并不是泛泛之辈,他识破了太史慈的“里应外合”之计,所以就将计就计,然后在布置好伏兵
如此,反而让太史慈中计。
太史慈以为自己计成,就突袭进入了合肥城内。
结果可想而知,城内张辽已经布好伏兵,当万箭齐发时,太史慈身中数箭而亡。
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在《三国演义》中,太史慈是被张辽杀的。但在历史上,却不是,他是于建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206年去世的,当时41岁。
那张辽的结局如何呢?
由于张辽杀太史慈,是现于《三国演义》,而他们又都是历史人物。再则,《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总会有和历史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张辽的结局。
所以,下面就分别说说《三国演义》中和历史中张辽的结局?
张辽,字文远,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曾在合肥之战中,率领八百将士,冲杀江东十万大军,重要的是还一度冲杀到了孙权的主帅旗之下,正是因为如此,张辽之名让孙权、让东吴兵闻风丧胆。
在《三国演义》中,张辽勇武过人,关羽曾对张飞称赞说“张辽武艺,不在你我之下。”
张辽原为吕布部将,后吕布被曹操征灭,曹操将吕布杀死,而把张辽收为己用。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之后张辽就为曹操冲锋陷阵,并屡立战功。
后来曹操为取得汉中,就出兵和刘备争汉中。而孙权则趁着曹操在汉中之机,就再次向合肥发兵。
当时合肥守将张辽虽然按照曹操的部署大败孙权。
但是后来,张辽随曹丕攻打东吴,但可惜的是,曹魏军队大败。
曹丕、张辽在败退时遇到吴将丁奉,张辽为了保护曹丕,就上前和丁奉交战,结果却被丁奉用箭射伤,由于伤重,张辽回营后,就去世了。
不难看出,在《三国演义》中,张辽让东吴太史慈中箭而亡。而东吴丁奉后来又让张辽中箭而亡。
当然,以上都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
在历史上,张辽是因病去世的。
张辽去世后,赐谥号为“刚侯”。
-
马超和曹操总给人感觉关系非同寻常 两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2023-12-28
-
曹叡重用司马懿,他又是如何提防司马懿的? 2024-03-15
-
能与诸葛亮争夺丞相之位的分别是哪些人?有关羽吗 2023-12-31
-
汉寿亭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难怪关羽会对这个官职如此重视 2024-01-08
-
三国时期的费祎登仙的故事,费祎是怎么死的? 2023-12-23
-
谋士陈宫选择吕布,他为什么不跟着刘备呢? 2024-03-0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