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的一生对唐朝有何贡献?李世民因何杀他?
- 姓名:侯君集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豳州三水
- 出生日期:不详
- 逝世日期:643年
- 主要成就:开国将领 玄武门之变 灭突厥 平高昌 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官职:右卫大将军 兵部吏部尚书 交河道大总管
- 爵位:全椒县子 潞国公 陈国公
- 姓名:李世民(599.1.23~649.7.10)
- 别称:唐太宗,天可汗
- 国籍: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陕西武功别馆(今陕西省武功县)
- 出生日期:公元599年1月23日(己卯年)
- 逝世日期:公元649年7月10日
- 主要成就:文韬武略,平定乱世,开疆扩土,贞观之治,求贤纳谏,宽厚爱民
- 代表作品:《帝范》,《贞观政要》等
- 在位时间:公元626年登基(在位23年)
- 庙号:太宗
-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
- 年号:贞观
- 上一任皇帝:李渊(唐高祖)
- 下一任皇帝:李弘(唐义宗)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李世民为秦王时,就追随李世民南征北战而屡立战功,颇受李世民器重。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侯君集带兵进宫控制了朝臣和唐高祖。后来李世民继位为帝,侯君集被封为左卫将军、赐邑千户。
在之后唐朝对吐谷浑的战争中,侯君集又立下赫赫战功,他因功被封为陈国公、吏部尚书。侯君集是将军出身,此时他位居高位又参加官员的选拔,定制考试的题目,从而让侯君集出则为将,入为大夫,一时间在朝堂之上颇具地位。
当时唐朝还有一位名将李靖,这李靖深通兵法,侯君集深得李世民器重,但侯君集兵法不足,所以李世民就让李靖教侯君集兵法。
但没过多久,侯君集就跟李世民说“李靖要谋反”。李世民就问为什么这么说。侯君集回答说“每当兵法讲到精妙之处,李靖就不说了。”
李世民听后就责怪李靖,而李靖却回答说“这侯君集是想谋反。因为如今天下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可以让他安制四方,如今侯君集想学尽臣的兵法,是他将来想有异志”。
当时因为侯君集还对李世民忠心耿耿,也并没有什么反迹,所以李世民对李靖的话并不在意。
后来侯君集在大唐攻灭高昌的过程中,又立下大功。然而他功劳大了,行事为人就有些飘了。他在未跟李世民上书的情况下就私自把高昌国的宝物占为已有。他的手下见他如此,也拼命夺宝。而他担心自己的事被人告发,就对士兵不管不问。
所谓纸是包不住火的,班师回朝后,他还是被弹劾下狱。当然侯君集虽然贪财,但他始终是有功臣的大将,所以最后被释放了,不过侯君集自己却觉得,他战功赫赫,却因贪财就被关起来,他心中还是不高兴、不满的。
当然,此时侯君集既然已经心生不满,那他就已经有了不臣之心。
刚好那时李承乾虽为太子,但他和李世民的关羽却有些隔膜,不受李世民所喜。太子李承乾很担心自己被废。
太子宫中有一个人是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
通过贺兰楚石,李承乾得知侯君集常有对皇帝不满之心。而侯君集也知道李承乾害怕被废,同时又觉得太子是软弱无能之人。就认为将来李承乾若做了太子,很容易控制。
所以侯君集就极力劝说李承乾谋反。最终李承乾在侯君集的劝说下、再加上他确实害怕被废(历来被废太子的结局能有几个好的),而决定谋反。
当然结果大家是知道的,李承乾、侯君集谋反失败。
本来对于谋反大罪,不管是什么人,处死本无可厚非,但李世民还是对太子李承乾不忍下手,最终只是把他废了而没有处死。
而侯君集,李世民本来认为侯君集对大唐有大功,是不想处死他的,但大臣们却说侯君集罪大,最终李世民下令处死侯君集,而侯君集的妻儿,则流放岭南。
-
为什么说李渊是最憋屈的开国皇帝?真相是什么 2024-01-29
-
李白真的早就预料到了安禄山要造反吗? 2024-03-12
-
浅水原之战的故事 2024-02-17
-
安禄山是杨贵妃的义子,他为什么还要造反? 2024-01-07
-
崔湜是如何上位的?他为何会被唐玄宗赐死? 2024-03-15
-
萧淑妃被武则天虐杀之死 萧淑妃是怎么败给武则天的 2024-03-1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