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韦安石是什么样的人,武则天怎么评价韦安石
- 中文名:武曌(公元624.2.17~公元705.12.16)
-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武后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利州,另有长安、洛阳等说
- 出生日期:武德七年(公元624年2月17日)
-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 职业:唐朝皇帝、政治家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神宫大乐》等
- 谥 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 年 号:证圣 圣历 神功 久视 神功 神龙
- 在位时间:690年-705年
- 陵 墓:乾陵
韦安石(651年——714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曾孙。唐武则天、中宗、睿宗三朝宰相、诗人。早年考明经入仕,深受当时的雍州长史苏良嗣器重。等到苏良嗣做到高位之时,能与武则天提会儿意见,推荐些人才时,他独独推荐了韦安石。
韦安石性格稳重,不苟言笑,为政清廉,直言不讳。武则天晚年时,张易之兄弟专权,韦安石却多次当面羞辱,完全不看武则天面子,对比张说,这位韦安石可谓刚烈了。有一次,张易之将蜀地的商人宋霸子引入宫中,参加武后所设的宴席,韦安石直接上奏武后:“商人身份低贱,不应参与宫廷饮宴,”刚说完就叫人把宋霸子等给直接撵出去了,当众打了张易之的脸,朝臣颇为惊悚,不是谁都能在那个时候得罪张易之二人的。不仅如此,他还直接上奏给武后,细细列举张易之兄弟的罪状,一句话形容:“胆大得不怕死了。”武后正宠爱二人,正如高宗李治当年宠爱武后,能为武后后位一事对顾命大臣长孙无忌直接出手。果不其然,韦安石还在审查之中,便被调离朝廷,实际上是流放。
神农政变之后,李显继位,韦安石再次被拜相,中宗死后,睿宗继位,期间力保唐玄宗,但是太平公主图谋不轨,想拉拢这位大臣,韦安石推辞不往,睿宗秘密召见,原来是睿宗不知从哪儿听来了朝中官员意欲全部归附太子的言论,担心太子对自己不轨,遂让韦安石多加留意留意,韦安石当即反驳:“陛下从哪听到这种亡国之言的?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对社稷立有大功,一向仁慈明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天下称赞。希望陛下不要被谗言所迷惑。”睿宗经此一点拨也明白了,后来,太平公主从何处听说了此事,对其大加构陷,宰相郭元振极力保救,但并没有成功,韦安石被削去实权。
后来,韦安石屡次遭到贬谪,到玄宗时期更为严重,韦安石没有答应姜皎得请托,遭到其嫉恨,之后姜皎的弟弟姜晦担任御史中丞,对韦安石多次构陷,监察御史郭震为了抱姜晦这条大腿,越级上奏弹劾韦安石,玄宗听信其言,将其贬谪。
这还没完,之后不久,姜晦又上奏朝廷,认为韦安石在督造定陵时曾贪占官府财物,朝廷又派人到沔州抄收赃物。韦安石叹道:“这只不过是想要我死罢了。”他愤懑不已,不久便病死在沔州,终年六十四岁。
韦安石的死并不是特例,光是唐朝,这样死去的将相,估摸上百,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更令人寒心的是自己忠心的皇帝轻而易举的就信了,还信得坚定不移,都不给辩解的机会。
罢了,我们来看看韦安石的诗,舒缓一下心情,《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重阳登高之作,气势宏大,将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结合在一起,身居高位,就应该居安思危,不能耽于享乐。这与他严谨的性子十分符合。
对于他的一生,王夫之作了这样简短的概括,简短却又涵盖了他的功绩和行政作风:“李日知、魏元忠、唐休璟、韦安石当武氏之世,折酷吏之威,斥宣淫之魂,制凶竖之顽,怀兴复之志,张挞伐之功,皆自命为伟人,而为天下所属望者也。及其暮年,潦倒于韦氏淫昏之世,与宵小旅进旅退,尸三事之位,濡需于豢养,殆无异于鄙夫。”注:这里的韦氏就是中宗李显的皇后,李显给她的权利太大,韦后专权,据说,李显也被自己的老婆毒死了。
-
裴寂是谁 他和李渊是什么关系? 2023-12-18
-
历史上“第一女秘”上官婉儿的爱海沉浮 2023-12-12
-
李靖是谁 红拂女是李靖的老婆吗? 2023-12-17
-
关于韩愈的故事--祭鳄鱼,叩齿庵 2023-12-08
-
杨国忠和杨玉环是什么关系,杨国忠的老婆是谁? 2023-12-17
-
狄仁杰尽忠敢言的故事 2023-12-1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