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唐武宗李炎
- 中文名:李炎
- 别名:李瀍(chán)
- 国籍:大唐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公元814年7月1日
- 逝世日期:公元846年4月22日
- 职业:皇帝
- 信仰:道教
- 主要成就:平定泽潞镇,击败回鹘;会昌中兴
- 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
- 庙号:武宗
- 年号:会昌
- 在位:公元840年2月20日—846年4月22日
- 陵墓:端陵
- 性别:男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武宗李炎的详细介绍。
唐武宗李炎(814年7月2日―846年4月22日 ),原名李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五位皇帝(840年2月10日—846年4月22日在位),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和唐文宗李昂异母弟,母为宣懿皇后韦氏。
李炎早年被封为颍王。开成五年(840年)文宗病重时,被宦官仇士良和鱼弘志矫诏拥立为皇太弟。文宗驾崩后,李炎即位为帝。李炎在位期间,倚重宰相李德裕,澄清吏治,发展经济,有志于革除积弊。同时致力于削弱宦官、藩镇和僧侣地主的势力。会昌三年(843年),命诸道平定昭义刘稹叛乱。会昌五年(845年),鉴于寺院泛滥,下令拆毁佛寺,没收寺众土地,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税源兵员。对外则击败回鹘,保卫北疆安定。使唐朝一度呈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李炎长期服食长生丹药,在会昌六年(846年)驾崩于大明宫,年仅三十三岁。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葬于端陵。
李炎(原名李瀍,改名事见“服丹而崩”目录)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六月十二日(814年7月2日 )生于长安东宫,是唐穆宗李恒的第五子,母为宣懿皇后韦氏,是唐文宗李昂之弟。长庆元年(821年),封为颍王。开成年间(836年—840年),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吏部尚书。
文宗即位以后,一度想立长兄敬宗之子、晋王李普为嗣,可是李普于太和二年(828年)六月五岁时夭折,文宗追赐他为皇太子。一直到了太和六年(832年)十月,他立儿子、鲁王李永为太子。开成三年(838年)十月,李永暴死。文宗很是伤感,从此抑郁成疾。开成四年(839年)十月,文宗没有同意宠妃杨氏立弟弟、安王李溶的提议,而是立了敬宗的第六子、陈王李成美为太子,但还没有来得及行册礼,文宗就患病了,太子之争也由此开始。
开成五年(840年)正月初二,文宗密旨宦官枢密使刘弘逸与宰相李珏等奉太子监国。但神策军护军中尉仇士良和鱼弘志贪图拥立之功,以太子年幼多病难当重任为由,提出重立皇太子。李珏据理力争,奈何手握神策军的仇士良、鱼弘志矫诏将李炎立为皇太弟。当天夜间,仇士良便统兵从十六宅迎李炎赴大明宫少阳院,百官则在东宫思贤殿谒见李炎。同月四日(2月10日),文宗驾崩,李炎在灵柩前即皇帝位,是为唐武宗。十四日,受册于正殿,时年二十七岁。李炎即位后,将已过世的生母韦氏追册为宣懿皇太后。其生日被定为庆阳节。
会昌二年(842年)四月,群臣上尊号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
李炎长期服食长生丹药,性格愈加急躁,喜怒失常。会昌五年(845年)十月,李炎召李德裕询问朝外之事,李德裕回答:“陛下的严厉决断让人们难以猜测,朝外之人感到很惊恐。以前贼寇叛逆专横暴虐,当然应该用严厉的威邢来制服他们;但如今天下既已平定,希望您能以宽容理政,如能使犯罪的人服罪无怨言,为善的人不感到惊恐,那就能称得上宽容了。”自此年秋冬以来,李炎开始患病,但道士声称这是成仙前的“换骨”。李炎隐瞒患病之事,外臣只是奇怪他很少进行游猎,宰相入朝奏事也不敢停留太久。同时,李炎又下诏停罢第二年元旦的大朝会。
-
李孝恭在凌烟阁是什么排名?他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2023-12-28
-
李世民欲杀外甥,姐姐求情,最后外甥结局如何? 2024-03-01
-
安禄山为什么要造反?和杨贵妃有什么关系? 2024-03-07
-
杨贵妃是什么结局?她的悲剧是怎么造成的 2024-01-10
-
安禄山在大好形势之下 最后为什么会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2024-02-10
-
赶驴宰相王及善的故事 2023-12-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