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来聘在怎样的背景下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他的结局如何?
王来聘,崇祯四年武科会试第一,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向来都讲究以文治国,而以武功戡乱,武状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他们所代表的往往是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但是,自唐朝藩镇之乱后,因为害怕武人的崛起,后世王朝大多采用重文轻武的治国方针。这样的情况下,造成了后世王朝文化昌盛,而军事孱弱的局面。同时,也使得武状元这个集众多光环于一身的功名,彻底的埋没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唐代以后的王朝,提倡文治,借以文官的力量来掣肘武将。可是,依靠文臣的力量是不足以挽救危局的。北宋王朝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文治的昌盛也没能逃过岁贡的命运。哪怕是向来以刚烈著称的大明王朝,也是一样,在其国祚的两百多年间,也存在着重文轻武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到了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时,才有所改善,因为那个时候的大明王朝,已经呈现出江河日下的景象,朝中臣子大多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官,所以崇祯皇帝决定进行武状元的选举,来挽救明王朝危险的局面。
大明崇祯四年,明王朝举行了历史上第一场武状元的考试。为了凸显对这次考试的重视性,崇祯皇帝直接参加了这次武状元的选拔,并且这次会试之中,崇祯皇帝还加入了许多新科目。在原有的马上骑射,步下射老一套考试之中,又新加上了试刀石等科目。考试科目之广,参加考试人数之多,甚至一度让崇祯皇帝认为明朝中兴有望。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王来聘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说到王来聘的出身,他的身上并没有达官显贵所具有的光环,幼年时期因为家境的贫寒,王来聘早早的就沦落到了江湖之中,因此他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的习武之旅。恰逢崇祯四年明朝开武举考试,王来聘欣喜地报了名。在考试过程中,王来聘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将自己一身无可匹敌的力量,全部展现了出来。就连王来聘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最终夺得了第一名,成为了明朝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也是唯一的一个。
当时,武状元的一个重要选拔标准就是看谁能够驾驭一百斤的大刀,我们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也只有八十多斤重,由此可见当时考试的难度。所以,当时能够挥舞一百斤大刀,可以说是战神一般的存在。王来聘在考试时,驾驭这个百斤大刀的时候,如同探囊取物般简单,当时在场的人无不为此感到惊叹,崇祯帝见到王来聘有这般好武艺,不免也喜由心生。
在夺得状元后,崇祯帝在紫禁城的金銮殿中,亲自在金銮殿中接见了王来聘,并且直接就敕封王来聘为总兵。王来聘在谢过恩之后,便退出了宫殿。正当王来聘刚出宫殿之后不久,太监赶了过来给了王来聘一个长长的木匣子,里面装的正是崇祯皇帝御赐的宝刀,这把宝刀出自皇宫大内,并不是寻常的兵刃,宝刀无论是材质还是做工上品。能够得到这样的殊荣,使得王来聘内心深感皇恩的浩荡,所以更加竭诚报效。
但是,明王朝的颓势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够力挽狂澜的,这位明朝武状元的经历,似乎成为了明王朝末世结局的缩影。在1633年,王来聘参加了镇压山东孔有德的叛乱,急于建功立业的武状元王来聘,一马当先,直接冲上了城头。但就在这个时候,王来聘却因为敌军人数众多,而遭受到重伤,壮烈牺牲。看到总兵的壮烈殉国后,将士们,更加奋勇杀敌,最终平定了山东地区的叛乱。
这就是明王朝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他似乎与明王朝的命运紧密相连。因为,他中武状元之时,明王朝已经积重难返,大厦将倾。王来聘的命运也隐喻着整个明王朝的命运。在王来聘死后的第六年,明王朝灭亡,崇祯皇帝登上煤山自缢。
-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有多少位藩王在世?他们都在做什么? 2024-03-18
-
明朝的监察与司法制度考究 2023-12-11
-
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他最后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2024-03-03
-
南明战神李定国,清军听到他名字就颤栗不已 2024-02-14
-
元军为什么最后会被朱元璋打败?到底谁灭的元军最多? 2024-02-21
-
明代后宫仅化妆品的费用一年花40万银子 2023-12-1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