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唐伯虎跌宕起伏的一身,他有哪些艺术成就?
- 中文名:唐寅
- 别名:唐伯虎,字子畏,
- 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 所处时代: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苏州府白下、桥李间
- 出生日期:公元1470年3月6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
- 逝世日期:公元1523年12月2日(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
- 职业:画家
- 代表作品:《落霞孤鹜图》《杏花茅屋图》《春山伴侣图》《秋风纨扇图》《六如居士全集》等
- 主要成就:明代绘画大师,明四家之一,吴门四家之一,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唐寅,字伯虎,明朝著名文学家、画家,他诗画双绝,是“吴中四才子”之一,“吴门四家”之一。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变幻无常的是人心,千篇一律的是命运,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文人,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人的对他的印象依然是影视剧中的模样,而实际上,他不过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小人物”。说起唐伯虎,大家脱口而出的是“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点秋香”,显然唐伯虎成事迹广为人知。然而,唐伯虎名声大噪的主要原因在于,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点秋香》,“秋香三笑”让唐伯虎魂牵梦萦,混入华府点秋香,化名“9527”屈身为奴的故事。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是否点过秋香,为什么说唐伯虎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小人物呢?
孤家寡人
唐伯虎原名唐寅,号六如居士,相传唐伯虎出生的时间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所以名为唐寅。影视剧中的唐伯虎生性不羁,家财万贯,武艺高强,尤其让人羡慕的是家中妻妾成群,可谓是一个前程似锦,未来一片大好。这样的一个人,应该是让所有人都羡慕的成功典范。但是,现实却给了人们一记重重的耳光,因为历史上的唐伯虎是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父亲有个小酒馆,而且唐伯虎24岁的时候,父亲便因病去世。命运多舛的唐伯虎刚在父亲去世的痛苦中走去来,随后母亲、妻子、儿子和妹妹相继离世,此时的唐伯虎已经成为了孤家寡人,无亲无故,孤苦伶仃。
命运多舛
命运总是在你得意的时候,迎头泼下一盆冷水。在杨寅最轻狂的年纪,上天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一场因为流言而导致的考场大案,将这个才华横溢的少年,打入了绝望的深渊。也熄灭了他对官场最后的幻想,然而这并不是终点,因为唐寅对政治的失望和官场的厌恶,他终生不再参加科考,在那个文风盛行的时代,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是每个读书人最终的追求,而唐寅却选择了与整个社会相悖的道路,他的妻子不能理解,于是二人的关系也开始恶化,这对刚刚遭受打击的唐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晚年失意
唐寅后来续娶了妻子,这让他的生活逐渐走出阴霾,但是因为早年的经历,他对官场采取鄙视和对抗的态度,将自己的形象变成一个狂诞无章、放荡不羁的疯子。他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自己的诗词之中,对官场名利大加讥讽。晚年的唐寅为了维持生计,开始卖画为生,这样的生活让他乐在其中,没有官场喧嚣的生活才是自己的追求,如果说淡泊名利之人是隐士,那么唐伯虎当称得上“狂士”。“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这有酒有花的生活,正是桃花仙人自己编织的仙境。
艺术成就
唐伯虎经历的跌宕起伏,成为了他一生洞察世界的起点,他开始将一切的烦恼寄托在山水之中。因为常年在外游历的缘故,唐伯虎对于自然风光有着最为真实的感受。同时唐伯虎打破了当时南北画派对立的格局,后人在看他的作品时总能够看到南北两派的风格。其中著名的《杏花茅屋图》、《春山伴侣图》更是被奉为佳作。不仅仅是在绘画上,在书法上唐伯虎也有着很高的造诣。他曾广泛的学习书法大家的作品,其中就包含颜真卿、赵孟等等,这也使得他的书风总是呈现出多变的姿态,其中著名的《看泉听风图轴》,现在收藏于南京博物院。
他不仅仅在绘画与书法上有很深的造诣,在文学、音乐上,唐伯虎也很有见解,他甚至自己尝试创作民间小曲。唐伯虎在艺术方面的天赋,跟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的一生中既有少年登科的喜悦,也有因作弊案被牵连后的万般无奈。他与妻子失和,愤怒之余,一纸休书从此孤身一人。这所有的一切,成为了唐伯虎一生最为真实的写照。但就是这些苦难,最终成就了唐伯虎。他将一切对于人生天地之间的感悟,作用于文学作品之中,成就了一个个传世佳作。
真实的唐伯虎一生就是这样的,他早年发迹到晚年落魄,到最后孤身沦落江湖之中。这种种的不幸,促使着他成为了一个受后人敬仰的才子。1523年,唐伯虎自书完《诗翰册》后不久,便因病离开了人世。这位大才子的一生,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
明初重臣夏原吉历经五位皇帝,靠的是什么? 2024-01-07
-
郑成功是什么人?他是什么结局 2024-01-15
-
朱元璋自创了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何习俗? 2023-12-29
-
太医能就皇帝自己却被吓死,许绅被什么吓到了? 2024-03-10
-
揭秘万历年间的三大怪象,这是衰亡的前兆? 2024-02-03
-
严嵩为什么要与太子朱载垕作对?原因是什么 2024-01-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