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说是因为清军太强吗
- 本名:李自成
- 别称:李鸿基、李闯
- 字号:黄娃子、黄来儿、枣儿
-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陕西米脂
- 出生时间:1606年
- 去世时间:1645年5月17日
- 主要成就:推翻明朝,建立大顺政权
- 称号:闯王
- 年号:永昌
还不了解:明末李自成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并非清军太强及拷打地主贵族,而是另有原因。
李自成已经打下北京城,并且坐上皇位了,但是他却又很快就失败了。
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这显然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比较普遍的观点有三个:一是清军太过强大,李自成打不过清军;二是李自成进京以后,对那些地主贵族进行严刑拷打,并且抢劫他们的财富。这让这些地主贵族们很不满,因而造成李自成的支持率下降。三是李自成进京以后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因而疏于防范,最后被清军打败。
(李自成剧照)
不过,这三个说法其实是有问题的。
我们先说李自成打不过清军。当年清军和明军打的时候,清军虽然对明代的土地不断进行蚕食,但是其实一直不能往前更进一步。就算他们一度攻到北京,也不得不退回去。从某种意义上说,清军和明军应该是基本上打成了平手。而明代大军是打不过李自成大军的。正因为打不过,李自成大军才才打进了北京城,夺取了明代的江山。既然清军和明军只是打成平手,而李自成打得过明军,那么李自成的实力显然是比清军更强大的,为什么竟然在清军面前不堪一击呢?
有人说是因为吴三桂投降了清军,增加了清军的力量。但是当年,洪承畴、祖大寿、孔有德等很多人都投降了清军,还送给了清军很多红衣大炮,却并没有增加清军的什么力量啊。所以,吴三桂投降清军,显然也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毕竟吴三桂的兵力还是很有限的。
(吴三桂剧照)
再说第二点,李自成抢劫地主贵族的财富。这一点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我们要了解李自成是怎么起家的,就是靠抢劫地主贵族的财富,并且开仓放粮,因而才获得了老百姓的积极支持。所有的贫苦老百姓都是有仇富心理的,再加上分配不均,让他们对地主贵族更不满。因此李自成抢夺地主贵族的财富,只会让平民百姓感到很高兴,他们不可能就因此就不支持李自成。
再说李自成进京以后贪图享乐的问题。实际上,李自成进京也就只有42天,在这42天里面,他还有好几天是带着大军去山海关和清军打仗的,他呆在京城的时间就更少。要说李自成贪图享乐,他也享乐到哪儿去。和11年不出宫的洪秀全比较起来,李自成已经算是非常勤政了。
所以这三点原因,其实并不是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
(刘宗敏剧照)
那么李自成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李自成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出在内部。李自成这个集团,并没有建立权威的领导核心。
李自成是一个皇帝,但实际上他在整个集团里面并没有权威。你看他让刘宗敏去山海关抗击清军。但是刘宗敏竟然说,你在家里享受,让我去出生入死!李自成没办法,只好自己带着大军去和清军打仗。
李自成之所以没有权威,是因为他当领导者的时间并不长,因而他并没有核心成员。同样是农民起义领袖的朱元璋和刘邦,他们是有一大帮追随者的。这些追随者,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他们都一直拥戴朱元璋和刘邦,最后追随到他们当皇帝。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威权,大臣们不敢不执行他们的命令了。
而李自成并没有这样忠诚的干将。围绕在他身边的牛金星等人,不但不忠诚,并且又没有什么水平。稍微有一点水平的李岩,李自成又忌惮他,把他杀掉了。
李自成最初之所以能够打到北京城,是李岩给他编了“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宣传口号,并且有着开仓赈粮产生的红利。但是现在红利已经消失,没办法开仓赈粮了,整个集团又没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因此被清军一打败,大家很快就散了,四分五裂,自然就失败了。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等)
-
揭秘明朝著名空印案,郑士利说真话求情下场如何? 2024-01-09
-
朱元璋杀功臣里边为什么有大学问 杀人还有这一定的顺序 2024-01-21
-
朱棣改了朱元璋的一项国策,为明朝衰落埋下伏笔 2024-02-29
-
权倾天下的明朝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 2024-02-26
-
明神宗朱翊钧为什么28年不上朝?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4-03-17
-
徐达曾两次放跑元顺帝?原因是什么 2024-03-1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