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妃嫔年氏是怎么死的?死因是什么
- 本名:爱新觉罗·胤禛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 出生时间:1678年12月13日
- 去世时间:1735年10月8日
- 主要作品:《雍邸集》
- 主要成就: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推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改革,设立军机处
- 庙号:世宗
- 年号:雍正
- 谥号:宪皇帝
- 陵寝:清泰陵
- 前任: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 后任: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 在位时间:1722年—1735年
雍正皇帝共有31个后妃,他最宠爱的是年羹尧的妹妹年妃,即后来的敦肃皇贵妃。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热播电视剧《甄嬛传》中的华妃,她的原型应该是雍正的宠妃年氏,也就是年羹尧的妹妹年世兰。
电视剧中华妃虽然备受皇帝宠爱,但这不是爱,而是皇帝对她的利用和政治的需要。一旦年世兰的兄长年羹尧受到处罚,华妃也就被降了位份,最后变成了年答应,一个随便都可以被人欺负的宫中小人物,最后甄嬛把真相告诉了华妃,所以华妃自杀了。
历史上的华妃原型雍正的宠妃年氏,也就是敦肃皇贵妃年氏。她是湖广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之女,她的两个兄长也都是很出名的人物,年氏嫁给雍正时是他的侧福晋,与李氏也就是后来的齐妃同为侧福晋。后来雍正做了皇帝,年氏因为雍正对她的宠爱,位份也越来越高,地位仅次于当时的皇后,而且还是盛宠,在她生育子女的那几年,其他嫔妃无所出。
年氏先后为雍正皇帝生下一女三子,按理说这样的盛宠,这样的众多皇子,她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局,一个美好而幸福的晚年,但年氏因为连续生育子女,身体虚弱,加上没有调理休息好,她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后来她怀最后一个孩子的时候,刚好赶上了公公康熙的大丧,带有身孕的她参加葬礼,不断的磕头行礼,动了胎气,最后孩子难产而死,她的身体也是彻底伤了元气。
年氏的命运不像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她的死因为哥哥年羹尧的获罪,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年贵妃之死,跟年羹尧受处罚有些关系,但不大。年羹尧仗着自己的军工,不仅自大,而且不把当时的雍正皇帝看在眼里,特别是犯了一个错误,写错了四个字,让雍正顿时大怒,而狂妄自大的年羹尧自己不知道,还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贵妃年氏对哥哥所犯的错也是上火着急,加上身体的虚弱,很快病倒了。当时雍正皇帝为了不让年妃伤心,也为了不让年妃的病情受到影响,并未下旨降罪年羹尧。
雍正对年妃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从他对年妃的宠爱和态度来看就知道。同为雍正为亲王时的侧福晋,齐妃李氏因为儿子的过失,止步于妃位,并未再晋升,而年氏不仅备受雍正的宠爱,生育子嗣不断,还盛宠,由年妃变成贵妃,成为皇后之下众妃之上的重要人物。
甚至因为顾忌年妃的病情,雍正皇帝下旨延缓对年羹尧的惩处。但被病缠身的年妃,加上孩子的夭折和自身身体的虚弱,还有对哥哥年羹尧的担心,让她备受煎熬,最后病情加重,雍正为了让她开心病好起来,下旨晋升她为皇贵妃,但她还是带着对哥哥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牵挂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年妃死后,雍正皇帝非常的悲痛,下旨为年妃上谥号为敦肃皇贵妃。年贵妃死后不到一个月,她的哥哥年羹尧就受到了处分,不仅被降级,最后还被赐死,他那一支都受到了牵连,但仅此而已,年家其他人未受到牵连,这其中的缘故就是因为年贵妃。
雍正皇帝因为对年妃的深爱,在她死后,对她留下的唯一的儿子福惠宠爱超过了其他皇子,可惜这个失去母亲的孩子也没有躲过死神,最后也死了。雍正皇帝非常的悲痛,下令"照亲王例殡葬",而年氏也没有受到哥哥年羹尧的牵连,而是附葬泰陵。
-
康熙帝在位期间,在政治与军事方面有哪些成就? 2024-04-01
-
生母坟墓被挖,怡亲王允祥为什么不生气? 2024-01-26
-
清朝和珅究竟贪污多少银子 换做现在是多少人民币 2024-03-06
-
康熙妃子之一的定妃:14岁生子,最后活了近百岁 2024-02-16
-
历史上鳌拜是什么样的人?康熙临终前为何为他平反? 2024-03-13
-
康熙有那么多的孙子为何独宠乾隆一人 只因为乾隆的八字很特殊 2024-01-2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