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杨玉环为了避暑都有哪些办法?
- 中文名:杨玉环(719年~756年)
- 别称:杨太真、杨贵妃、玉奴
- 字号:字玉环,号太真
- 国籍:大唐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
- 出生日期:719年6月22日
- 逝世日期:756年7月15日
- 主要成就:后人评价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 代表作品:《赠张云容舞》《霓裳羽衣》舞蹈
- 身份:寿王妃→道士→贵妃→舞蹈家
- 父亲:杨玄琰
杨玉环不仅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还是最受李隆基宠爱的贵妃。下面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现在已经步入盛夏季节,尤其南方高温、闷热的天气,炽热的太阳让人无福“消受”,只好躲进空调房里避暑。不由得让人想起古人的夏天,尤其唐代都是以肥为美,胖女人更怕热,那么杨玉环那么胖,到了夏天是如何避暑的呢?
在古代每当步入夏天的时候,寻常百姓人家坐在树荫下摇着扇子,就是最好的纳凉方式。而扇子又分很多种,最普通的应该就是蒲扇了,条件好一点的就是折扇,斯文一点的就在扇子上画点东西、写点字,千金小姐更讲究一些,可能会是绣工精美的团扇。
这些我们在电视剧中较为常见,今天我们就不必过多介绍。说一些那些鲜为人知的古人纳凉方法。
冰箱是现在家家可见的冷冻“器材”,实现冰镇饮料的饮用,酷暑时饮一杯冰镇饮料,那彻头彻尾的冰爽,马上消去一身的暑气。但朋友们知道吗?我国最早的冰箱其实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青铜冰鉴”就是最原始的冰箱,内部结构有一只铜缶,四外是铜鉴,把饮用的洒水放入铜缶中,四周加上冰块,以达到降温洒水的作用。“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楚辞·招魂》说的就是青铜冰鉴的使用。
由此可见,古人对待避暑是非常有一套的,当然这些只存在于达官贵人家中,普通百姓是没有这样条件的。我们把历史推到唐朝,这个大唐盛世时期,在世界上的GDP排名也是靠前的历史阶段,尤其开元盛世更是唐朝经济与科技的一个新巅峰。
那么,以当时的繁荣与发达,唐玄宗是怎样为他的爱妃杨玉环避暑的呢?看了之后不得不佩服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真是不要太奢侈。
经济发展无疑促进了人们向往更高端的“享受”,而在唐朝时期避暑纳凉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家境越好越讲究避暑的方法。但使用最多的方法就是冰窖储藏冰块。冬天的时候在河水中采集冰块,采用密闭的方法保存,夏天取出来降温解暑。
而这些对于杨玉环来说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她仍然感觉热,并且烦躁不安,唐玄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要知道古代穿的衣服是非常复杂,而大多都是长裙、宽袍、大袖,杨玉环穿着美是美了,但也热啊。于是唐玄宗便动用他的皇帝身份,命手下为杨玉环做量轻、质薄的衣服,就这样名叫“轻绡”的织品出世。
而“轻绡”是一种透明而有花纹的丝织品,顾名思义它的质地是非常轻薄的,一匹轻绡大概三两的重量,在古代一匹是今天的三十三米长,而想而知其工艺之精湛,这样的轻绡自然价格不菲,也只有杨玉环能消费得起吧。
但这个对于凝脂若玉的杨玉环来讲仍然不够解暑,也完全彰显不出来皇家第一爱妃的身份,因此唐玄宗便为她造了一个专门避暑用的“凉殿”,类似于今天的空调房。
完全是纯机械制造,凉殿依水而建,采用冷水降温的原理,用循环水加以扇轮摇转,把冷气送入殿中。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之目的。
《唐语林》中记载:“玄宗起殿,……时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
然而,在盛暑季节时,凉殿也不能起到消暑作用,于是唐玄宗便开始派人在深山建造行宫,也就是流传于后人的华清宫,最为著名的就是“华清池”。位居郦山附近,冬暖夏凉,据说唐玄宗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755年)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
由此可以看出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方式真的不要太奢侈,从饮食、到衣着,从凉殿到行宫,无一处不透露着宠溺。这种宠溺建立在奢侈的基础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最后祸起安史之乱,杨玉环被逼自缢而亡,进一步验证了自古红颜多薄命。
-
仆固怀恩的功劳体现在哪些方面?他为何能与郭子仪、李光弼齐名? 2024-03-23
-
李世民真的娶了65岁的萧皇后吗?他们是什么关系 2024-02-08
-
李治能在众皇子之中脱颖而出,他究竟靠的什么? 2024-01-31
-
身为大唐开国功臣的尉迟敬德在李世民心中的位置如何? 2024-03-25
-
狄仁杰尽忠敢言的故事 2023-12-13
-
历史上真实的李靖军事才能到底有多厉害?为何能得以善终? 2024-03-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