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隋炀帝杨广嫡长子,生性谦和谨重,有君人之量
- 中文名:杨广
- 别名:杨英、阿摐、隋炀帝
- 国籍:隋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大兴(今陕西西安)
- 出生日期:569年
- 逝世日期:618年4月11日
- 职业:皇帝
- 信仰:佛教、道教
- 主要成就:统军灭陈、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浑
开科取士、修建大运河[3]
善属文,声名籍甚,冠于诸王 - 代表作品:《春江花月夜》《饮马长城窟行》《江陵女歌》
- 谥号:炀皇帝、闵皇帝、明皇帝
- 庙号:世祖(杨侗尊)
- 葬处:江都宫西吴公台→雷塘
- 年号:大业(605年—618年3月)
- 外貌:美姿仪
- 中文名:杨广(569~618)
- 别名:杨英、阿麽
- 国籍:中国(隋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大兴(今西安)
- 出生日期:569年(己丑年)
- 逝世日期:618年4月11日
- 职业:亲王→太子→隋朝皇帝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统军灭陈、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浑,开科取士、修隋朝大运河、完善科举制度、开凿大运河、善属文;声名籍甚,冠于诸王、迁都洛阳,定中华正韵
- 代表作品:《春江花月夜》《饮马长城窟行》《江陵女歌》
- 谥号:炀皇帝、闵皇帝、明皇帝
- 庙号:世祖(杨侗尊)
- 葬处:江都宫西吴公台→雷塘
- 年号:大业:605年—618年3月
- 外貌:美姿仪
杨昭(584年2月21日―606年8月30日),字世明,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隋朝宗室大臣,隋炀帝杨广嫡长子,母为萧皇后。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开皇四年(584年),册封河南郡王。开皇十七年(597年),纳娶慈州刺史崔弘升之女。 仁寿初年(601年),袭封晋王,授内史令、左卫大将军。仁寿四年(604年),出任雍州牧。隋炀帝出巡时,留守长安。大业元年(605年),册立皇太子。身有武力,能拉强弓;生性谦和谨重,有君人之量。大业二年(606年),病故,时年二十三岁,追封元德太子。义宁元年(617年),其子隋恭帝杨侑即位后,追谥孝成皇帝,庙号世宗。
人物生平
祖父钟爱
杨昭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子,母皇后萧氏(萧皇后),开皇四年正月初五日(584年2月21日),出生于大兴宫。杨昭出生后,其祖父隋文帝杨坚就把他养在后宫之中。杨昭三岁时,在玄武门的石狮子旁玩耍,隋文帝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到了那里。隋文帝正患腰疼,举起手搭在独孤伽罗肩上。杨昭看见了,回避在一边,像这样做了几次。隋文帝感叹说他天生来就有长者的心性,是谁教他这样做的?因此对他感到很奇异。隋文帝曾对杨昭说要为他娶妻。杨昭应声哭泣。隋文帝问其缘故,他回答说:“汉王杨谅未结婚时,总在您这里。一朝娶妻,就出外去了。我怕离开您,因此哭泣。”隋文帝感叹他有至性,特别钟爱他。
开皇十年(590年)二月十六日,隋文帝封杨昭为河南王。
开皇十七年(597年)二月二十五日,杨昭纳娶行军总管崔弘度侄女、慈州刺史崔弘升之女、崔氏为河南王妃,隋文帝为此大宴并按等级赏赐群臣。
仁寿元年(601年)正月十三日,因晋王广被立为太子,隋文帝以杨昭进袭其父前爵为晋王,授任内史令,兼任左卫大将军。
仁寿四年(604年),转任雍州牧。同年七月,隋文帝去世,杨昭的父亲隋炀帝杨广即位。十一月初三日,隋炀帝巡幸洛阳宫,留下杨昭守卫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
仁爱太子
大业元年(605年)正月初五日,隋炀帝立杨昭为皇太子。杨昭有武力,能拉强弓。他生性谦和,言色平静,未曾发怒。即使有深嫌可责的人,他也只会说“大不是”。杨昭进膳不要很多食品,帷布、席子都极其节俭朴素。臣下有年老父母的,他都要亲自询问是否安好,逢年过节都有恩赐。他就是这样仁爱。
英年早逝
大业二年(606年),杨昭从长安到洛阳(今河南洛阳)来朝见隋炀帝,几个月后要返回长安。他想乞求允许再留住一些时间,隋炀帝不同意,杨昭跪拜请求无数次,他身体本来就很胖,因此得病。隋炀帝让巫者看他,巫者说是房陵王杨勇的鬼魂作怪。同年七月二十二日,杨昭去世,时年二十三岁。隋炀帝下诏让内史侍郎虞世基写哀策文,深深地追悼,谥号“元德”。杨昭去世不到一个月,隋炀帝便将他的三个年幼的儿子封为亲王。后来,隋炀帝在杨昭的陵墓庄陵旁建造寺庙,进行追念他。义宁元年(617年),其子隋恭帝杨侑即位,追谥孝成皇帝,庙号世宗。
-
柴绍是怎么被封谯国公的?唐王朝著名的武将 2024-02-07
-
隋朝名臣杨素的大儿子,杨玄感为何要起兵反抗隋炀帝? 2024-01-21
-
隋炀帝杨广有哪些功绩?为什么隋朝还是走向了灭亡? 2024-03-19
-
历史上的隋朝靠山王杨林最后到底怎么死的? 2024-02-17
-
隋炀帝为何赐死外甥女宇文娥英? 2023-12-10
-
杨坚为什么说是被人遗忘的皇帝?功绩名满天下,被世人称赞 2024-02-0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