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执政时兴起的酷吏分别是哪些人?
- 中文名:武曌(公元624.2.17~公元705.12.16)
-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武后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利州,另有长安、洛阳等说
- 出生日期:武德七年(公元624年2月17日)
-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 职业:唐朝皇帝、政治家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神宫大乐》等
- 谥 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 年 号:证圣 圣历 神功 久视 神功 神龙
- 在位时间:690年-705年
- 陵 墓:乾陵
武则天,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不知道没关系,历史名人小编告诉你。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皇权的争夺中,先后“战胜”了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在67岁的时候登基称帝。武则天在位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她兴起了“酷吏政治”,其中有四个人是文武百官的克星,只要被盯上就没什么活路,这是哪四位“酷吏”呢?
第一位:周兴
周兴原本学的“专业”是律法,本来是有一些能力的,但有人说他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丢了前程,因此,周兴对朝中的大臣产生了仇视的心理。武则天称帝前,在与两个儿子的较量中,知道朝臣中有很多人对他不满,自己很难“以德服人”。
为了预防朝臣们的背叛,武则天便鼓励他们打“小报告”。当时的周兴还只是一个尚书都事,看到了自己的升官发财的“机遇”,便积极参与其中,并很快得到武则天的提拔而成为“秋官侍郎”。周兴为了逼供还发明了“定百脉”、“喘不得”等十号大枷和骇人听闻的酷刑法。
在周兴的手中滥杀无辜的人数竟达数千人,朝臣们对他也是敢怒不敢言。后来有人告周兴与丘神勣通谋,武则天命同是酷吏的来俊臣审问。不知真相的周兴在来俊臣的诱导下,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请君入瓮”的酷刑,最后发现真相时只有磕头求饶。
按法律,周兴当处死刑,武则天赦他一死,命改判为流放岭南,在路上被仇家所杀。“二年十一月,与丘神勣同下狱。当诛,则天特免之,徙于岭表。在道为仇人所杀。”见《旧唐书》。
第二位:来俊臣
来俊臣本是一个地痞无赖,后来犯奸盗罪被抓入牢中,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停,不停地诬告身边的人,后来在武则天鼓励大家举报揭发的大环境中,他开始大展手脚,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而得到武则天的重用,直接任命他为朝散大夫。
在来俊臣办案期间,“少不会意者,必引之,前后坐族千余家”,只要是他看不顺眼的人,便实行株连,一杀就是千余家。来俊臣制造了一种刑具,叫做"突地吼",凡是上了这种突地吼枷的,都要在地上不住地转圈,很快便会晕倒,而这只是他的“小发明”之一。
来俊臣后期愈发的“膨胀”, 企图陷害自己的主子武则天最亲信的人物,后来被卫遂忠告发了事情的真相,武氏诸王与太平公主等乘机揭露来俊臣种种罪恶,最后来俊臣被处死,他的酷吏党徒全部被流放岭南,延续十四年之久的恐怖“酷吏政治”宣告结束。
第三位:索元礼
索元礼本是胡人,是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的干爹,生性残忍,在薛怀义的引见下进宫“办案”,在他的手下枉死之人达几千人,他发明了狱持和宿囚两大刑讯逼供的法宝,只要往出一抬,犯人吓得立马认罪,宁可接受砍头也不受其刑。
索元礼与来俊臣是当时有名的两大酷吏,二人被合称为“来索”,即来逮捕的意思。两人没事的时候就研究各种刑具,狼狈为奸。
当武则天的政权稳定后,便开始打压酷吏,索元礼的仕途也走到了尽头,最后死于自己的刑具之下,也算是恶有恶报了。
第四位:侯思止
侯思止“贫穷不能理生业,性无赖诡谲”,后来因为告发别人谋反而赢得武则天的信任,被任命为待御史。他在职期间不断制造冤案,虽然不识字,但在罗织别人罪名上倒是有着特殊的“才能”。
公元693年,武则天下令禁止用丝绸,侯思止被控滥用丝绸,李昭德负责查案,趁机将侯思止杖杀,令人拍手称快。
武则天时期重用酷吏,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而她在治国方面也是非常有本事的人,奖励农桑,改革吏治,贤才辈出,因此后世对她的评价也是比较具有争议的。
-
李承乾最爱的人是谁?不惜与唐太宗李世民决裂 2024-02-06
-
李世民敢在皇宫门口杀兄弟,他为何这么胆大? 2024-03-02
-
武则天为什么选李显为继承人?狄仁杰是如何劝武则天的? 2024-03-02
-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 慈禧和武则天是如何成功翻身的 2024-01-08
-
张议潮是谁?一个被人遗忘的晚唐名将 2024-01-29
-
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世民登基称帝 期间为何没有大臣支持李渊 2024-04-0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