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给韩信承诺三不杀五不死 历史上存在这件事情吗
- 中文名:韩信(公元前231~公元前196)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淮阴(今江苏淮安)
- 出生日期:公元前231年(辛丑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96年
- 职业:大将军、左丞相
- 主要成就: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
- 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
- 封爵:齐王→楚王→淮阴侯
- 姓名:刘邦(256.12.28~195.6.1)
- 别名:刘季、汉高祖、汉高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
- 主要成就:反抗暴政,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 逝世年龄:62岁
- 谥号:高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长陵
还不了解:刘邦和韩信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民间传说刘邦承诺韩信三不杀五不死,历史上存在吗?
秦朝末年出现了三个天才,第一个天才是项羽,凭借一己之力,灭亡了整个秦朝,在巨鹿之战中一战消灭了秦军主力,这个时候的项羽才25岁;第二个天才是刘邦,以48岁的“高龄”起兵反秦,仅仅用了7年就建立了一统的西汉王朝;第三个天才就是韩信,凭借横空出世的军事才能,协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最终却死于刘邦皇后吕雉之手,韩信死的时候年仅32岁。
关于韩信的传说一直有很多,比如民间传说,刘邦为了让韩信出兵对付项羽,曾经对韩信许诺“三不杀”,所谓的三不杀就是:
天不杀韩信,君不杀韩信,铁不杀韩信。
可以理解为:不能在天下杀韩信,不能在皇帝面前杀韩信,不能用铁兵器杀韩信。
刘邦
除了三不杀的传说之外,还有“五不死”的说法,与三不杀有着类似的意思,所谓的三五死就是:
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
可以理解为:见到天就不能杀,见到地也不能杀,见到皇帝也不能杀,不能用绳子捆他,不能用刀杀他。
这些民间传说,无一例外是对韩信的冤死表示同情,于是虚构出一些传说故事,所谓的三不杀与五不死,乍一看,还感觉韩信不会死,是保护韩信的护身符,实际上韩信还是被吕雉所杀。
这些所谓的三不杀和五不死,我翻遍了史书,也没有找到相关记载,甚至连小说中也没有记载,有人说《西汉演义》这本小说中有记载,实际上并没有,应该属于民间传说,是虚构的,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所谓的三不杀与五不死,只是一个谣言,是完全虚构的。
刘邦拜韩信为将
其实围绕在韩信身上,虚构的故事很多,比如“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八个字很有名,但在历史上不存在,出身元代的戏曲《暗度陈仓》和《戏英布》,常常让人误解这就是历史,实际上真实的还定三秦之战中,韩信没有率军作战的记载,《史记》中只有记载刘邦采纳了韩信的计谋,然后攻取了三秦之地。
还定三秦之战很多人认为是韩信的第一战,实际这一仗是刘邦指挥的,而且能打进关中的关键原因是一个叫赵衍的人提供了一条可以绕到陈仓背后的小路,当时刘备已经被章邯率军堵在陈仓,无法攻克,赵衍就给刘邦献计,说有一条路可以绕到陈仓之后,刘邦同意了,派出一支大军绕过去,然后里应外合,打败了镇守陈仓的章邯,才最终进入关中,而这跟韩信没有关系。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虚构的,历史上不存在
再比如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这八个字同样很有名,但也跟韩信无关,垓下之战的总设计师是张良,刘邦与项羽签署了鸿沟协议之后,双方都准备撤军,张良劝刘邦抓住机会,攻打项羽,然后命令韩信、彭越、英布等人率军合围项羽,起初韩信和彭越不肯来,后来刘邦封王并恩赐了大量的土地后,韩信和彭越才来合围。
然后就是垓下之战,很多人以为垓下之战是韩信指挥的,其实不是,看《史记》的这段记载:
《史记 高祖本纪》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卻。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这是垓下之战汉军的排兵布阵,韩信率领30万大军在正面,孔将军率军在左侧,费将军率军在右侧,刘邦在韩信军后面,刘邦的后面还有周勃和柴将军率领的预备队,整个刘邦联军差不多有六七十万人,而项羽只有十万人。
垓下之战也不是韩信指挥的
韩信率先出战,没有取胜,然后左、右两侧的孔将军与费将军出击攻打项羽,楚军不利,韩信于是趁机再次攻打项羽,项羽大败,于是退回城中,当天晚上项羽听到了汉军在唱楚歌,以为汉军占领了楚地,于是当天晚上就无心再战,只率领800骑兵突围而走,最终逃在乌江连自杀而死。
从这个排兵布阵来看,汉军的主将是刘邦,韩信是前锋的位置,况且汉军是诸侯联军,除了刘邦之外,还有一些归属刘邦的诸侯大军,比如英布、彭越等,这不是韩信可以指挥的,只能是刘邦才指挥得动,所以垓下之战是刘邦指挥的。
历史上没有所谓的十面埋伏,十面埋伏同样出自元代的戏曲,是唱戏人虚构的故事,在历史上不存在,四面楚歌虽然在历史上是存在的,但并没有记载是韩信的谋略,有可能是张良或者陈平的谋略,在《史记 淮阴侯列传》中甚至都没有韩信作战的记载:
《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垓下之战结束后,刘邦在第一时间就夺了韩信的兵权,当时韩信是齐王,参与垓下之战,刘邦给了韩信30万大军当前锋,并把韩信从齐王改封为楚王,一夺兵权,二改封,刘邦这是防备韩信的手段,那刘邦为什么要这么做?
刘邦、韩信及其他将领
常规的理解都是说韩信功高盖主,太会打仗,刘邦担心韩信不好控制,但这并非真正的原因,真正原因是:韩信屡次突破刘邦的底线,不仅自讨封赏,而且还不听刘邦指挥。
韩信是刘邦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军,韩信跟彭越、英布等人不一样,彭越、英布虽然被刘邦封王,但他们是靠自己在秦末天下大乱中起兵崛起的,是靠自己的力量打出来的,他们算是独立的创业人,用现在的话说,是独立的小老板,而韩信不是,他是刘邦的直接手下,用现在的话说是职业经理人。
独立的老板和职业经理人的差别在现在很好理解,一个是自己打拼,自己解决一切,包括大军、补给、根据地,这就是英布和彭越,另一个是依靠大老板提供的大军、平台、各种物资来打仗,这就是韩信。
韩信
没有刘邦提供的平台、大军以及各种物资,韩信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刘邦是把韩信当成下属来看待的,韩信有功,刘邦当然可以封赏,但是在关键时刻,以卡脖子的方式来要挟刘邦封王,这等于是逼宫的性质,刘邦作为一个非常独立、很有手段的君王,是不能容忍这种行为的,别说刘邦,后来所有的皇帝都不可能容忍手下有这样的将领,这才是韩信被杀的主要原因。
所以刘邦在平定天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夺韩信兵权,改封韩信为楚王,但这个时候,刘邦仍然没有置韩信于死地,直到有人密告韩信谋反,刘邦不是不了解这是诬告,如果韩信想谋反,早就反了,但刘邦必须得对这事做出回应,如果明着把韩信召来,担心韩信就地谋反,于是刘邦听取了陈平的计谋,以游览云梦泽为借口,把韩信召来,直接就绑了韩信。
直到这时,刘邦也没有杀韩信,而是把韩信贬为淮阴侯,谋反可是重罪,如果韩信真有谋反罪名的话,这个时候刘邦就应该杀了他,但刘邦没有杀,因为刘邦心里清楚,韩信没有谋反,这是诬告,只能先贬为淮阴侯,并把韩信软禁起来。
吕雉
当然了,如果这个时候刘邦直接杀了韩信,也没有人敢说什么的,毕竟刘邦是皇帝,有这个能力与权力,擅自以谋反罪名诛杀异姓王的话,刘邦也担心其他人造反,所以没杀韩信,只软禁,也许刘邦想用一种柔和的办法来处理韩信。
之后,韩信就被软禁在京城,从韩信的角度来看,他为刘邦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结果不断被贬,当然心存怨气了,从诸侯王被贬为淮阴侯,韩信心里也很后悔,后悔没听蒯通的话,所以韩信被软禁在京城时,确实做了一些谋反的两手准备,韩信与陈豨有私下来往,而陈豨在公元前196年起兵谋反,这样韩信谋反的罪名就被坐实了。
当时刘邦在外讨伐叛乱的陈豨,而留在京城的吕雉得知了韩信与陈豨私下勾结的事后,就准备先下手为强,吕雉很聪明,他派萧何把韩信骗到长乐宫,然后下令让卫士直接斩杀了韩信,并没有通报刘邦,这个时候的刘邦还在外征战,吕雉是先斩后奏的,刘邦后来回到京城听说了韩信被杀,脸上露出一种既可怜又高兴的神情。
吕雉直接杀了韩信
而民间传说韩信是被吕雉在长乐宫中派出宫女所杀,在宫殿中杀韩信,可以避开“见天不死”的承诺,因为宫殿中见不到天,宫殿中铺着地毯,可以避开“见地不死”的承诺,因为有地毯见不到地,当时是吕雉杀的韩信,所以也见不到皇帝,是“见君不死”,吕雉杀韩信没有捆他,所以避开了“没有捆他的绳”,传说是宫女有竹竿捅死韩信的,所以也避开了“没有杀他的刀”,这整个传说故事都是虚构的,看起来很巧合,实际是人为虚构的,才如此巧合。
而真实的历史就是:吕雉直接派卫士在长乐宫钟室中斩杀了韩信,哪有这么多讲究,只是没通知刘邦罢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传说的虚构。
-
西汉朝惠帝刘盈的人生是悲剧 2023-12-23
-
三国时期在曹操接受的所有降将中,待遇最好的人都有谁? 2024-03-22
-
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几个兄弟?他们的结局怎么样? 2023-12-31
-
昆阳之战 2024-02-17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献帝刘协 2024-03-29
-
刘邦当过张耳的小弟?刘邦是怎么对待张耳的? 2023-12-2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