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喜欢胡亥 历史上的胡亥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中文名:胡亥
- 别 名:秦二世
- 国 籍:中国(秦朝)
- 出生地:咸阳(今陕西咸阳)
- 出生日期:前230年
- 逝世日期:前207年
- 职 业:秦朝皇帝
- 陵 墓:今西安市雁塔区宜春苑
- 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
- 结 局:被逼自杀
- 中文名: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
- 别名:赵正、始皇帝、秦始皇
- 字号:祖龙
- 国籍:秦朝
- 民族:汉族(当时称华夏)
- 出生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 出生日期:公元前259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10年
- 职业:秦朝皇帝
- 信仰:法家思想
- 主要成就:首次统一华夏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修建万里长城,打通西南
- 在位时间:公元前246年—前210年
- 享年:50岁
- 陵墓:骊山陵(今西安市临潼区下河村)
曹冏:“胡亥少习刻薄之教,长遭凶父之业,不能改制易法,宠任兄弟,而乃师谟申商,谘谋赵高,自幽深宫,委政谗贼,身残望夷,求为黔 首,岂可得哉!”
张守节:“胡亥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笃,以至灭亡,岂其虚哉。”
司马相如:“二世持身不谨,亡国失势。信谗不寤,宗庙灭绝。”
随手翻看一些史书,看到众人对秦二世胡亥的都是比较负面的。而且太史公也没有为他专门做传,他的事迹,主要是记载在《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和《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中。秦始皇本纪也涉及到了秦二世的一些事迹。而秦始皇本纪则是记载了秦始 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事件,十分真切地反映了秦朝建立前后几十年间的风云变幻的历史场面。在李斯的传记里,也涉及到了关于胡 亥的一些事迹。
由此可见,胡亥在历史上的评价的确不高。秦二世胡亥领导的政权,秦国完全就已经走入了末路,胡亥即位的时候,秦朝的统治才过了不过 十几年,自从秦始皇一去世,秦国的统治就已经摇摇欲坠,且不说秦始皇的暴政让秦国的百姓怨声载道,秦二世上台之后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原因何在?因为二世自幼受宠,秦始皇对胡亥纵容,在秦始皇的影响下,一个严父,一个暴君,对其子胡亥既宠溺又严苛,造成了胡亥性 格骄纵又软弱,还有就是他从小就在赵高身边长大,赵高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他在赵高身边学习狱法,赵高此人就是个唯利是图,私欲极重的奸邪小人,从小就在赵高手下成长的胡亥,自然是受到了很多不良的教育。 赵高把胡亥培养成自己的一颗棋子,胡亥从小就对赵高唯命是从,可怜的胡亥,以为赵高对自己是真心好,没想到自己也不过是被人操纵的 一颗棋子,任人宰割,而胡亥即位,不过是赵高阴谋达成后的结果。
上台之后的胡亥,不仅不知道天下的形势,还整日被奸臣的言语蒙蔽了,奸臣告诉他天下太平,胡亥听了满心欢喜,以为天下局势稳定,这 个即位后几乎不曾跨出皇宫一步的皇帝,整日沉醉在大秦帝国,千秋万世,一统天下的美梦里,丝毫察觉不到局势的变化,群臣有一次正在 讨论要不要发兵平定起义时,胡亥竟然不知道有反叛的事情,甚至认为反叛是不可能出现的事,发兵也就没什么必要了。
赵高在胡亥刚即位的时候,对胡亥说了很多好话,胡亥本来就不是个辨识忠奸之人,赵高对胡亥说了一通“道理”,赵高认为胡亥太年轻了, 不了解局势,也不懂得怎么处理问题,可以暂时将大权下放给他,他不怕天下人耻笑,不怕犯错误,到时候即使出了错,也是他赵高一个人 的错,而秦二世永远都是英明的君主。
胡亥一听有道理,他也懒得管理朝政,整天只在宫中享乐,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把朝野大事交给赵高代理,于是秦二世逐渐不再上朝, 一味寻欢作乐。赵高权力越大,野心不断膨胀,继而将眼光转向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之位,要知道不是谁都能随便坐上这个宝座的 。这丞相之位原本是属于李斯的,为了能够当上丞相,赵高也是煞费苦心。
赵高深知胡亥已沉湎于酒色而不能自拔,知道此刻最烦大臣们的进谏,李斯对诏书造假一事,本就心有愧疚,再加之看到二世如此昏庸,心 里不免痛心,于是就时常进攻进谏,胡亥不耐烦了,赵高抓住这个机会,向胡亥说李斯的坏话,李斯最后就和其子被腰斩于市。
胡亥是个昏君,他是可恨的,同时他也是个可怜之人,在其他人眼里,他什么都不是,地位、出身再高贵,只不过是赵高眼里的一个寄生虫 ,不值得一提,甚至杀掉他也不费吹灰之力。
-
秦始皇死前遗诏是让谁继承皇位? 2023-12-09
-
秦始皇悟透经济学 2023-12-12
-
胡亥的母亲是谁 胡亥最后是怎么死的 2023-12-19
-
徐福为秦始皇的寻找不死神药竟是猕猴桃 2023-12-12
-
傀儡皇帝的壮举——秦三世子婴 2023-12-13
-
秦始皇之母赵姬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3-12-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