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胡亥到底是什么样的 秦二世真的是昏庸之人吗
- 中文名:胡亥
- 别 名:秦二世
- 国 籍:中国(秦朝)
- 出生地:咸阳(今陕西咸阳)
- 出生日期:前230年
- 逝世日期:前207年
- 职 业:秦朝皇帝
- 陵 墓:今西安市雁塔区宜春苑
- 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
- 结 局:被逼自杀
- 中文名:胡亥
- 别 名:秦二世
- 国 籍:中国(秦朝)
- 出生地:咸阳(今陕西咸阳)
- 出生日期:前230年
- 逝世日期:前207年
- 职 业:秦朝皇帝
- 陵 墓:今西安市雁塔区宜春苑
- 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
- 结 局:被逼自杀
还不了解:胡亥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真实的秦二世胡亥到底是不是个昏君?
后世史书中的秦二世是一个昏庸无道、冷酷无情,一无是处的人,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胡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位亡国之君秦二世胡亥。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18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据记载,小时候的胡亥天真直率,顽皮可爱。比其他皇子都更得始皇帝的喜爱。成年后的小胡“慈仁笃厚,轻财重士”,妥妥的优质小年青。所以始皇帝十分重视胡亥,专门聘请了精通律法的中书令赵高来做他的老师。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一生中第5次也是最后一次巡游。巡游第二年(公元前209年),巡游队伍到达沙丘平台(今河北省广宗西北)时,秦始皇病倒了。于是他连夜给大儿子扶苏写了一封诏书,让其火速赶回咸阳,准备料理后事和继承皇位。然而诏书还没发出,便被负责起草诏书的赵高给扣压了。
那这老赵为啥要这么干呢?一来,老赵有个大仇人叫蒙毅,正是扶苏信任的大将军蒙恬的弟弟,如果扶苏即位,势必对他不利。再者,作为胡亥最信任的的老师,如果胡亥即位,那他自然可以获取高官厚禄,享受荣华富贵。
于是赵高就劝说小胡参加沙丘政变,可没想到这小胡同学一开始就拒绝了他,还说了一段义正词严的话:“废去长兄而立幼弟,是不义的举动;不奉行父亲的诏令,是不孝的行为;才能浅薄,依靠别人来取得成功,是没有才能的表现;你说就我这样的,这天下人能服吗,闹不好还得搭上自己的小命”。由此可见,当时胡亥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很深刻的。
可架不住这老赵是铁了心,在后头一个劲的唆使和鼓动,这胡亥最终才同意了赵高的计划。“沙丘之变”的结果是扶苏被逼自杀,胡亥即位,成为秦王朝历史上的第二任皇帝。
即位后的胡亥一开始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在登基的第一年,(公元前209年),他就追随父亲的足迹,马不停蹄的开始视察地方。这次出行,可以说是时间短,行程远。秦二世一行人从今天的陕西咸阳东北启程,一路到达了今天的河北昌黎县,接着又沿海岸线南下,到了今天的浙江绍兴;完事再次北上至辽东,最后回到咸阳。
总路程接近1万公里。按照日程保守估算,平均每日的行程至少达到90公里。在当时十分简陋的交通条件下,秦二世无疑创造了连续高速行驶的历史纪录。
其次,胡亥在秉承祖训、保障了法律、制度的贯彻执行,在这点上是有历史功勋的,尤其是保障了度量衡制度的贯彻执行,复用他爷爷秦庄襄王时期的法律,积极解决当时经济、社会领域的问题。
秦王朝依靠法家思想兴盛。一统六国后,秦始皇不懂得与时俱进,依然推行严刑峻法,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秦的速亡。
二世即位后,如果能够及时转变政策,是有可能避免秦覆亡的结局的。惋惜的是,他在重蹈秦始皇覆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次,胡亥对崇拜的人极其依赖和盲目跟从的性格特点,也是加速秦王朝灭亡的主因之一。秦二世的一生,最崇拜和依赖的是始皇帝和赵高二人。
在二世眼里,老爸所作的一切都是对的。始皇帝死后,他把对老爸的情感又投向了自己的老师赵高。沙丘之谋、残杀兄弟姐妹和大臣、久居深宫而不见群臣等几乎所有赵高提出的主张,胡亥都一概照单全收。他对对赵高的信任可以说是无以复加,甚至在临死前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也是想见一下赵高。
公元前207年,赵高指使其女婿咸阳令阎乐率领1000多官兵包围了秦二世胡亥所在的望夷宫,逼迫二世自杀。
直到此时,二世任然不相信他最信任的老师会加害于他。最终仅仅坐了三年的皇帝就命丧黄泉。
-
丁公是什么人?他为何会被刘邦所杀? 2024-03-24
-
正确认识“残暴”的秦始皇!秦始皇对后世产生哪些影响? 2024-03-10
-
楚汉之际项羽麾下的一大名将,钟离眛是怎么死的? 2024-01-24
-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秦始皇停止北伐?修建长城是为了什么? 2024-01-25
-
李斯对汉字有什么影响 李斯为什么是法家 2023-12-21
-
秦王嬴政的三座大山指的是什么?他是怎么除掉的 2024-01-2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