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是个怎样的皇帝 为什么是胡亥当皇帝而不是扶苏
- 中文名:胡亥
- 别 名:秦二世
- 国 籍:中国(秦朝)
- 出生地:咸阳(今陕西咸阳)
- 出生日期:前230年
- 逝世日期:前207年
- 职 业:秦朝皇帝
- 陵 墓:今西安市雁塔区宜春苑
- 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
- 结 局:被逼自杀
- 中文名:扶苏(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10年)
- 别 名:公子扶苏
- 国 籍:秦朝
- 民 族:华夏族
- 出生地:咸阳
- 出生日期:公元前241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10年
- 主要成就:与蒙恬一起防御匈奴
- 家庭背景:秦始皇长子
- 性 格:心地善良,能够为人民着想
- 有关人物:秦始皇嬴政,胡亥,子婴
胡亥是历史上一个评价并不高的皇帝,他骄纵、任性,却偏偏受到秦始皇的宠爱,他是秦始皇的幼子,父母都独爱幼子的,可见二世受宠的 程度。胡亥的父亲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因为是第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也就给后来做皇帝的立下了榜样,不管是好是坏,都让后世的 皇帝有了可参照的模本,赢政游山玩水,胡亥学到了父亲的这一点。
胡亥,出生于公元前230年,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前210年 ―前207年在位。胡亥是秦始皇最宠爱的一位少子,他能够坐上这个宝座是因为有了权臣赵高的支持,赵高一手将胡亥推上王位又一手将胡 亥,从高位推下。胡亥在位的时间并不久,大概只有三年左右,这三年时间里,胡亥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如何享受上面,对朝政不管不顾 ,使得大权旁落在了赵高的手里,宦官赵高弄权,导致人民怨声载道。
胡亥是在赵高身边成长起来的一位君主,赵高是历史上出名的奸臣。胡亥就是奉始皇帝敕令,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法律。赵高曾经在权势极 盛的时候,在朝廷内指鹿为马,让人马首是瞻。秦始皇生性爱游玩,第五次东巡的时候,宠爱的幼子也要跟随着一起去。始皇帝答应了这个 请求。
于是在这次平原津时生了病,可能是有预感自己不久于人世,但是又极其厌恶周围的人说一个“死”字,周围的人都讳莫如深,过了一阵子 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他就写了一封信给公子扶苏,让他回咸阳参加自己的葬礼,处理自己的相关的事宜。但是这封信写好之后,并没 有即刻发出,而是放在了赵高的手里。后来,始皇帝在途中去世,他死去的消息只有近臣李斯、宦官赵高等人知道。
一场阴谋便缓缓拉开序幕,李斯为了不让秦国发生动乱,暂时不发出始皇帝驾崩的消息,而是和赵高伪装成始皇帝还活着的样子,像往常一 样降诏批签,并在皇帝的诏书上做了修改,赵高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则拆开了那封,秦始皇赐给公子扶苏的那封已封好的信。并向其他人 说李斯在沙丘接受了始皇的遗诏,立皇子胡亥为太子。胡亥就是在赵高的帮助下,成功登上了皇位。
胡亥在最皇帝之后,便开始铲除其他的势力,扶苏虽然是长子,但是却并不是太子。李斯怕天下大乱秘不发丧,李斯在给扶苏的赐死诏书中 说扶苏:“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虽然这样的罪名可能站不住脚。其实,在当时不论是他还是其他的大臣,都认为扶苏才是合适的太子 人选。此时的扶苏还不是太子,他揣度父皇改变主意也是有道理的,他无法违抗。
其二,下诏之人除了权臣赵高之外,还有父皇最信任的大臣李斯,这个诏书的可信度就十分大了,除了没有始皇的授意外,其他的真实性都 极大。其三,就算是扶苏想要反抗,他最终的结果还是只要死路一条,为什么这样说,试想扶苏即使不自杀,也应该和蒙恬一样,蒙恬反抗 不接受诏书的罪名,被押回咸阳的大牢。离开驻军,回咸阳待罪。即使反抗,此时胡亥的太子之名已正,再以合法继承人身份发丧即位,哪 里还有扶苏的机会,扶苏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即使暂时被关在监狱不死,不久也会像始皇的其他儿子一样,被胡亥害死,而死于非命。
史书说扶苏仁,不会违抗圣旨,即使知道圣旨是伪造的,扶苏也没有机会赢得这场皇位争夺。所以,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帮助下,才当上了 皇帝。
-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千古暴君? 2023-12-09
-
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 中华第一勇士:蒙恬 2023-12-09
-
秦始皇悟透经济学 2023-12-12
-
白起是常胜将军,为何改用屡战屡败的王龁! 2023-12-09
-
战国四大名将最终结局是什么?最聪明的将领王翦的一生 2023-12-09
-
千古一相 秦朝丞相:李斯 2023-12-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