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果郡王一生钟爱的一人是谁?
胤礼,满洲正红旗人,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为纯裕勤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甄嬛传》中的果郡王,由于不能僭越宫廷之礼,即使再对甄嬛这个皇嫂情有独钟,也只能借笛子来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成为甄嬛背后默默呵护之人。相信很多观众都为果郡王这样的痴情而感到着迷,但历史上真正的果郡王不爱甄嬛也不爱浣碧,而是另有其人,别被电视剧骗了哦!
我们先来回顾剧中果郡王与甄嬛感情的成长历程。最初甄嬛与雍正皇帝第一次见面时,雍正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而是冒充果郡王与其相处,这算是甄嬛与果郡王冥冥之中注定要相识的引子吧。
果郡王与甄嬛的第一次“相遇”则是在梅园里。这个“相遇”之所以用引号是因为果郡王见到的只是甄嬛的“小像”,这是甄嬛去梅园祈祷时留下的,因而有了“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桥段。
而实际上这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则是在避暑山庄里,甄嬛酒后出来透气,裸足戏水时,她的一举一动被果郡王看在眼里,而甄嬛却毫不知情。
就此果郡王便对这个皇嫂身份的甄嬛念念不忘、相思入骨,只要是甄嬛在危险或者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就如天神一般出现,给予甄嬛力挽狂澜的支持与援手,甚至不惜用冰冻自己的身体来为甄嬛降温,可见其用情之深。
期间,果郡王为了掩饰自己对甄嬛的感情,不得已娶了两位侧福晋,一个是甄嬛的妹妹浣碧,另一个则是孟静娴,这两个女子都是被果郡王的才情倾倒的爱慕之人,她们每一个都是用情之深。
只可惜果郡王对浣碧、孟静娴只是像例行公事一样去对待,一切都是对外演戏,实质上对她们毫无感情可言,虽然孟静娴为了“得到”果郡王使用了小伎俩才怀了他的骨肉,但最终也是难逃一死,不得不为她一厢情愿的单相思而感到可悲。
最后果郡王难掩对甄嬛的真挚感情,被雍正试探出端倪而被甄嬛亲手毒死。当我们对果郡王与甄嬛的缱绻爱情为之感动的同时,也会为两个人有情人无法在一起的生死分离结局而感到唏嘘。
而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的感情却并非如此,他确实一生钟爱一人,但却不是甄嬛,更不是浣碧,那么她是谁呢?
果郡王是康熙的第十七个儿子,是雍正同父异母的弟弟,在朝政方面是辅助雍正皇帝的一把好手,并且不是剧中的那样被毒死的短命,而是死在了雍正的后面,并且受雍正的遗诏成为辅政大臣,在乾隆三年去世,时年四十二岁。
果郡王生前没并有像其他王爷那样三妻四妾,而是只有一个嫡福晋钮祜禄氏,果毅公阿灵阿之女,还有一个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
由此并不能看出果郡王是否为痴情之人,但从他的子嗣上就完全可以推断得出了。
“第一子,未有名,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十六日戌时生,母为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
第一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二月二十一日辰时生,母为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
可以看出果郡王虽然有了嫡福晋却并不是十分喜爱,而偏爱侧福晋孟氏,恰好与剧中的孟静娴苟同。只可惜这位孟姓的侧福晋的孩子都夭折,以至于果郡王无后。
最后后以乾隆幼弟弘曕为子袭和硕果亲王。雍正十一年修‘玉牒’:“第六子弘曕,雍正十一年癸丑六月十一日亥时,谦嫔刘氏出。”而这一点倒是与剧情完全吻合。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仍然是一个痴情之人,只喜欢孟氏侧福晋一人。所以千万不要被剧情所误导,历史上真正的果郡王爱的不是甄嬛、也不是浣碧,而是侧福晋孟氏,也就是剧中的孟静娴啦!
-
容妃是谁?后来改嫁乾隆皇帝成为宠妃 2024-01-30
-
清太祖努尔哈赤简介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分别是什么? 2023-12-18
-
允祹:康熙最长寿的儿子,一直活到了96岁的高寿 2024-02-22
-
孝慎皇后死后皇帝为何祭奠了六十次? 2024-02-24
-
历史上婉贵妃陈氏是什么出身?她活了多少岁 2024-04-04
-
康熙晚年出现九子夺嫡 那些不参与夺嫡的儿子又是什么下场 2024-04-0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