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爆发时假如鲁肃还在,关羽会有不一样的结局吗?
- 中文名:关羽(162年~220年)
- 别名:关云长,关长生,关公
-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 民族:汉
- 出生地:河东郡解良县(今山西运城)
- 出生日期:162年(延熹三年六月),待考
- 逝世日期:220年初(建安二十四年冬)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白马斩颜良,襄樊败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
- 官职:前将军 假节钺
- 封爵:汉寿亭侯
- 谥号:壮缪侯
- 中文名:鲁肃(172年~217年)
- 字号:字子敬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
- 出生日期:公元172年
- 逝世日期:公元217年
- 职业:战略家、外交家
- 主要成就:为孙权策划天下大计,联刘抗曹
- 代表作品:《榻上策》
- 官职:汉昌太守、横江将军、大都督
- 相关典故:单刀赴会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这是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攻打驻守樊城的曹仁,关羽一开始取得胜利,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想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不想和关羽硬拼,司马懿和蒋济趁机建议曹操,勾结孙权,从关羽背后下手,偷袭荆州。
于是,孙权立即同意,派大将吕蒙执行这一偷袭行动,吕蒙随即“白衣渡江”,率军扮作客商,袭取了荆州。
关羽在襄樊前线和曹军死磕,而背后中了孙权和吕蒙的阴谋诡计,腹背受敌,孤军奋战,也没有援军,最终兵败被杀。
先看关羽被杀的经过,关羽打樊城,曹操先派于禁督七军救援,于禁战败,曹操又派徐晃救援,徐晃到了前线,关羽战败,在撤退的时候,东吴已经偷袭了荆州,关羽军心涣散,败走麦城,被吴军擒获,随即被杀。
《三国志 关羽传》记载: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也就是说,孙权的军队,一捉到关羽,就马上杀了关羽父子,没有丝毫的犹豫。这肯定是孙权下的命令,不然,谁敢擅自杀关羽?
试想,如果当时鲁肃还活着,孙权会偷袭荆州吗?即使偷袭荆州,关羽还会被杀吗?
众所周知,鲁肃是杰出的战略家,是东吴少有的高瞻远瞩之人,他很清醒地看到,当时天下的局势,大汉王朝已经没希望了,而曹操实力强大,一时半会也打不败他,本身江东也实力不大,只能自保,这种自保还是建立在鼎足而立的情况之下,也就是说,江东必须有人分担来自曹操的压力。
《三国志 鲁肃传》记载: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这样以来,如果孙权趁关羽打樊城,和曹操死磕,偷袭荆州,鲁肃肯定会反对。
而吕蒙不同,他是东吴的鹰派人物,一直想拿下荆州,建功立业,吕蒙只想着眼前利益,而没有鲁肃看得那么远。
再说,即使孙权下令偷袭,让鲁肃去执行,那么,鲁肃也不会对关羽赶尽杀绝,最多是赶走关羽,绝不会下死手。
这样说,依据是什么呢?
《三国志 鲁肃传》记载: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
鲁肃和关羽相邻驻军的时候,即使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鲁肃从孙刘联盟的大局出发,一直表现的非常理智,经常安抚好这种矛盾。
换句话说,鲁肃对关羽,还是很厚道的,当然,基础是建立在孙刘联盟的基础上,也是为了东吴的自身利益。鲁肃知道,刘备亡了,那么,孙权接着也完蛋了,这是唇亡齿寒的道理。
所以,单刀会时,双方僵持不下,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最终,也没有打起来,和平解决了。
孙、刘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孙权,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属刘备。孙、刘休兵罢战。
如果不是鲁肃,肯定会打起来,一旦打起来,曹操就得利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因此,鲁肃如果活着,从孙刘联盟的大局出发,即使孙权派他夺了荆州,他也绝不会杀关羽,他会放走关羽,只夺不追。一旦刘备和关羽回头来攻,肯定会协商,和平解决问题,不会闹僵。
-
从歌女到大佬夫人,历史上的卞夫人是个怎样的人? 2023-12-28
-
刘禅被封安乐公享福了,他的后代结局如何? 2024-02-15
-
蜀汉除了五虎上将以外,还有哪些名将? 2024-02-09
-
刘备手下最厉害的人是谁?一个被遗忘的人 2024-02-15
-
关羽当初投靠曹操会得到重用吗 关羽会有一番很大的作为吗 2024-02-21
-
三国演义中邢道荣为何会死在赵云手上?真相是什么 2024-03-2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