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既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 最后为什么能成为北宋皇帝
- 中文名:赵佶
- 别名:宋徽宗、道君皇帝、昏德公
- 国籍:中国(北宋)→中国(金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汴京(今河南开封)
- 出生日期:1082年5月5日(农历)
- 逝世日期:1135年6月5日
- 职业:皇帝、书画家、词人
- 信仰:道教
- 主要成就:收复燕京故地;创立“瘦金体”;剿灭方腊农民起义
- 代表作品:《宋徽宗御制道德经解》、书牡丹诗、《池塘晚秋图》
- 在位时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
- 谥号:圣文仁德显孝皇帝
- 庙号:徽宗
- 陵墓:永祐陵
- 年号: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
- 年号:重和,宣和
还不了解:宋徽宗皇位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徽宗排行第十一,为何能继承北宋皇位?
1100年正月,端王赵佶进入开封城的皇宫,黄袍加身,接受百官的朝拜,成为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即宋徽宗。宋徽宗是宋神宗的儿子,排行第十一,他的生母陈氏出身不高,也非皇后,按理说宋徽宗排行既不居长,也不是嫡子,根本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那么他是如何成为北宋皇帝的呢?
在宋神宗死后,继承皇位的确实不是宋徽宗,而是宋哲宗!宋哲宗名叫赵煦,是宋神宗的第六子,也不是嫡子,由于他前面的五个兄长全部夭折,所以他才能继承皇位。可是到了1100年,宋哲宗病死,年仅25岁。如果宋哲宗有儿子,那么皇位也轮不到宋徽宗,然而宋哲宗只有一个儿子,且早已夭折。
宋哲宗死后,皇太后向氏(宋神宗的妻子)便召集宰相等人入宫,商议皇位继承人选问题。按照封建王朝“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规制,新皇帝要从宋神宗的儿子中选择,也就是宋哲宗的弟弟们。宋神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当时在世的有第九子申王赵佖、第十一子端王赵佶、第十二子燕王赵俣、第十三子简王赵似、第十四子睦王赵偲。
这些皇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庶出,所以只能按照排行来确定。如果这样的话,皇位根本不是赵佶的,因为在他之前,还有一个申王赵佖。结果,在这场决定北宋王朝命运的会议上,向皇太后与宰相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向太后在微哭了几声后,向宰相们发问,“皇帝已弃天下,未有皇子,当如何?”
众人都没有回答之际,宰相章惇厉声说道:“依礼典、律令,简王乃母弟之亲,当立。”也就是说,章惇认为应该立宋哲宗的同母弟、排行第十三的简王赵似。不过,向太后却不同意,在她看来,宋哲宗的母亲朱氏虽然也被封为皇太后,但根本没做过皇后,不能再让她的儿子做皇帝了。
向太后心里这么想,却不能这么说,她解释道:“申王以下,俱神宗之子,莫难更分别。申王病眼,次当立端王。兼先皇帝曾言,端王生得有福寿。”意思是说,申王以下的这些皇子都是宋神宗儿子,没有什么分别,言外之意都是庶子。不过申王有眼疾,所以该立端王,另外先帝还称赞过端王有福寿之相。
章惇仍然不同意,“以年则申王居长,以礼律则同母之弟简王当立”。就在皇太后与章惇争论之时,知枢密院曾布发表了意见,他厉声斥责道:“章惇听皇太后处分”。之后,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表示遵奉皇太后的旨意。章惇默然不语,他了解端王虽然素有才名,但为人轻佻,并非皇位的最佳人选。
会议结束后,端王被召入宫中,向太后表示,“皇帝已弃天下,端王当立”。赵佶还推辞了一阵,“申王居长,不敢当”。向太后说道:“申王病眼,次当立,不须辞”。在文武百官的拥戴之下,过了一会,赵佶头戴顶帽,身披黄袍,登上御座,开启了他长达26年的统治,北宋王朝陷入深渊之中。
参考资料:1.《宋史》;2.《续资治通鉴长编》
-
岳飞如果抗旨收复中原的话 岳飞的结局又是什么 2024-01-31
-
皇帝看上容貌秀丽的女子,太后为何坚决反对? 2024-01-18
-
赵匡胤去世之后 为什么会是弟弟赵光义继承皇帝 2024-02-22
-
宋朝“大胃王”官员赵雄,揭秘背后真实原因 2024-01-21
-
历史上宋江起义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108”将只是普通的三十六个人 2024-02-14
-
完颜承麟在位时间有多长?中国最“短命”的皇帝 2024-01-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