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扶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秦始皇对这个儿子很喜欢吗
- 中文名:扶苏(公元前241年~公元前210年)
- 别 名:公子扶苏
- 国 籍:秦朝
- 民 族:华夏族
- 出生地:咸阳
- 出生日期:公元前241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10年
- 主要成就:与蒙恬一起防御匈奴
- 家庭背景:秦始皇长子
- 性 格:心地善良,能够为人民着想
- 有关人物:秦始皇嬴政,胡亥,子婴
- 中文名: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
- 别名:赵正、始皇帝、秦始皇
- 字号:祖龙
- 国籍:秦朝
- 民族:汉族(当时称华夏)
- 出生地: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
- 出生日期:公元前259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10年
- 职业:秦朝皇帝
- 信仰:法家思想
- 主要成就:首次统一华夏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修建万里长城,打通西南
- 在位时间:公元前246年—前210年
- 享年:50岁
- 陵墓:骊山陵(今西安市临潼区下河村)
对秦始皇和扶苏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与扶苏表面是父子,实际是政敌,难怪是胡亥当上了二世皇帝。
在秦始皇传位之上,有一个比较传统的说法,在秦始皇去世后,宦官赵高和李斯在密谋改了传位诏书。按照秦始皇的意思,他原本想让长子扶苏成为下任帝王,但是赵高和李斯害怕自己无法掌控扶苏,所以选择篡改诏书,让能受到自己控制的胡亥为继承人。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一些不合理之处,但是几千年来,都没有办法找到反对这一说法的证据。
但是秦始皇下达的诏书被人篡改,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其中一点,就是秦始皇上位的时候,还是一个刚刚几岁的小孩子,刚刚上位之时,掌握天下大权的是吕不韦。所以秦始皇也是在这一种算计之中长大,也就是这一番成长经历,让秦始皇能够看透所有阴谋。而李斯和赵高他们都选择支持胡亥的事秦始皇肯定早就了解,可就是这样,秦始皇还是选择让李斯和赵高起草,让扶苏为下任皇帝的诏书,对这一点不经推敲。
难道是因为秦始皇自己没有想到,这样的做法不靠谱?还是说秦始皇根本就没有留下反制措施?除此之外,陈胜在谋反的时候也说过,应该被立为皇帝的是扶苏,这里又出现了问题,在秦朝朝廷里面,李斯的势力也不是一家独大,他都会怀疑胡亥做上皇位的正统性,朝堂里面的大臣对于他的上位,却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甚至连一句质疑都没有,这一点根本就不合理。
并且秦始皇有众多孩子,但他出游的时候,除了胡亥这一个孩子以外,根本不会带其余人。从这一点来说,秦始皇对于胡亥还是特别偏爱的,而在扶苏身上却找不到任何偏爱的事件。在2009年北大收购了秦汉时代的竹简,在竹简里面专家意外发现2000多年以前的《赵正书》,在这里面明确解释上面提到所有不合理的地方,那就是司马迁给所有人开了一个大玩笑。
所谓嬴政准备把位置传给扶苏,就是一个谎言而已,这个谎言的出现都别有用心。根据这些历史记载,从始至终秦始皇都没有想过让扶苏坐上皇位,一直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就是胡亥,不过胡亥这一个孩子,并不是很聪明,所以导致秦朝的覆灭。并且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就已经确定胡亥的位置。
因为秦始皇出游之前,都会带着李斯和冯去疾两位大臣,这两位也建议过秦始皇将胡亥定为继承人,这样的建议也得到了秦始皇的肯定。而且秦始皇不愿意让扶苏上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两人处于政敌关系,父子两个人在政治上面的理念完全相反。在秦朝一统之前,秦国秦孝公还活着,那时秦国就确立了法家学派的理念,也就是秦王有最大权力,但是秦王必须要与法家学派合作,才能够达到治国的效果。
这一种理念从秦孝公开始,在秦始皇之前,已经有6代秦王遵守。从这一点看秦始皇也是在法家传统中生长,而扶苏和这些人不同,因为他特别热爱儒学,还和很多儒家学者关系亲密。在秦始皇眼里这样的做法就是大逆不道,所以父子两人之间也有各种矛盾。而秦国在灭亡之后,儒家慢慢拿到了话语权,所以扶苏的人生,被儒家学者重新编写,这才有了胡亥谋朝篡位的故事。
-
胡亥上位后对兄弟姐妹都下手了 子婴为什么能够幸存下来 2024-04-08
-
刘邦当初都是酒肉朋友 最后为什么个个都是人才 2024-04-10
-
蒙恬出身于名门之家吗 蒙恬是个怎样的人 2023-12-21
-
历史上项羽自杀真的是无颜过江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2024-01-23
-
历史上的蒙恬是谁 蒙恬在秦国很厉害吗 2023-12-21
-
秦始皇为什么要重用一代佞臣赵高? 2024-01-0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