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儿子那么多 他们到底有多厉害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对曹操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的儿子们,到底有多厉害?
作为我国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和"三国"局面的主要缔造者,曹操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尽管关于曹操到底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的讨论一直没能得出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称其为英雄还是奸雄,曹操的能力和才干都是毋庸置疑的。
其实,除了"枭雄"这个被大众熟知和认可的标签之外,曹操也是一位卓越的父亲和育儿专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的儿子们在其教导之下成长得十分卓越,且分别在许多领域有所建树。曹操对于儿子们的培养,实在印证了那句著名的俗语:"虎父无犬子"。
提到曹操的儿子,相信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会是继承其位并正式登基为帝,建立曹魏政权的魏文帝曹丕,或是文采斐然,在文坛拥有极高地位的曹植等等。
但笔者认为,真正得到曹操精心培养的其实还要属他的长子曹昂。曹昂的生母是曹操的小妾刘氏,因为母亲早逝,他实际上是由作为正室的丁夫人养大的。
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儿子,曹操自然也是倾力栽培,在起兵参与争霸之后,他更是时常将曹昂带在身边,让其提前感受战争的氛围,学习军营当中的相关事务。然而,建安二年(197)曹操遭到张绣降而复叛的伏击时,为了坐骑受伤的父亲能够逃出生天,曹昂义无反顾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了曹操,结果自己步行断后,不幸战死。
在生死关头能够毫不犹豫选择保全父亲的性命,可见曹昂平时受到了良好的"孝道"教育,而能够切实践行,则体现出了他的卓越品德。鉴于此,尽管曹昂没能凭借能力青史留名,但他所展现出的品质显然足以体现出曹操对孩子德行方面的教导。
接下来我们再说作为曹操与卞夫人所生嫡长子的曹丕。在个人成就方面,曹丕建立了曹魏王朝,正式开启了三国时代,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拥有如此辉煌的成就,除了从父亲那里直接继承了大好形势之外,他的自身能力自然也不容忽视。根据史书以及曹丕自叙的《典论》记载,他很小的时候就被曹操要求同时学习文化和武艺。
得益于此,长大后的曹丕不但在诗文创作方面得以与父亲、弟弟曹植一同被誉为"建安三曹",还擅长骑马、射箭,身体十分健康。作为皇帝,曹丕尽管没有卓越到名垂青史的地步,但也算是可圈可点。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平定各方的割据势力,维护了曹魏政权的长治久安,也改善了自汉末以来人民悲惨的生活水平。
上文多次提及的曹植乃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从小就展露出了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惊人天赋,这让本就热衷于吟诗作赋的曹操深感欣慰。
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曹植的代表作《洛神赋》、《白马篇》等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篇,而他本人则更是获得了"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高度评价。
和曹丕、曹植在文学方面展现才华不同,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次子曹彰更加向往驰骋沙场的生活。早在还是个小孩的时候,曹彰就向父亲表示自己将来想要当个领兵作战的将军,而长大之后,他也确实展现出了作为将领所需要的素质。
作为一个在战场上戎马半生的人物,曹操也乐于看到自己的孩子建立战功,于是曹彰得以于建安二十三年(218)北讨乌桓,将自己的威名传播到了塞外。
曹昂德行高尚、曹丕走上权位、曹植醉心文学、曹彰武勇过人,而曹操最宠爱的孩子却是与小妾环夫人所生的曹冲。一说起曹冲,或许"称象"是其无法摆脱的鲜明标签。
其实,在历史上的曹冲不仅仅有着称象的智慧,还有着为了避免小吏无辜受罚而为其出谋划策的慈悲之心。或许正是由于过人的智力和善良的品性,曹操才会多次在大臣面前表露出传位于曹冲的想法。
曹冲聪颖善良,但却不幸夭折,对此,曹操直截了当地表示,这对于自己而言是一种损失,但对诸子而言却是大好事,由此可见,曹冲的能力已经到了足够曹操摒弃出身、年龄等问题立其为接班人的地步了。
总的来说,曹操拥有如此为数众多的卓越子嗣,足可见其深谙教子之道,擅长教导后辈。
-
刘备会不会传位给刘封 如果传位给刘封会怎么样 2024-01-09
-
他是三国演义中被忽略掉的蜀汉将领 他在当时的地位不输于赵云 2024-02-24
-
宋江死后最高兴的人是谁?是高俅还是宋徽宗 2024-01-11
-
曹魏皇帝曹芳的一生怎么样?最后为何会被废? 2024-03-24
-
诸葛瞻的父亲是谁?他跟刘禅是什么关系 2024-02-08
-
魏延为什么不在街亭之前驻扎?原因是什么 2024-02-1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