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被为千古以来勇猛第一 项羽都有哪些战绩存在
- 姓名:刘邦(256.12.28~195.6.1)
- 别名:刘季、汉高祖、汉高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郡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
- 主要成就:反抗暴政,推翻秦朝,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 代表作品:《大风歌》《鸿鹄歌》
- 逝世年龄:62岁
- 谥号:高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长陵
- 姓名:项籍(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
- 别名:项羽,项王,西楚霸王
- 字号:字羽
- 民族:华夏族
- 出生地: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
- 出生日期:公元前232年(庚子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02年
- 职业:西楚霸王、军事家
- 主要成就: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推翻秦朝,建立西楚政权
- 代表作品:《垓下歌》
- 三大战役:巨鹿之战,彭城大战,垓下之战
- 相关事件:鸿门宴,会稽起义,霸王别姬
- 故都:彭城(今徐州)
还不了解:项羽战绩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项羽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以来勇猛第一,他有哪些惊人的战绩呢?
纵观中国军事史,历朝历代的战争比比皆是,然而能够以少胜多的战役却屈指可数。正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比分的历史发展规律一样。战争史也不例外,有能够以多击寡者,必然也有以少胜众者。在秦汉易代之际,曾出现了两位军事天才,一是项羽,一是韩信。韩信用兵在于巧,项羽用兵在于猛。今天且不说韩信军事能力如何,但后人曾这样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那么让我们先看看他以下惊人的战绩。
一、巨鹿之战
清朝学者曾有这么一句话“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即是述说巨鹿之战的。当时楚军兵力5万,秦军兵力40万,力量对比悬殊,然而楚军以必死之心待敌,无不以一当十,即使被称为虎狼的秦国也最终败下阵来。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如此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虽然了了数语,却将项羽的勇猛描绘的绘声绘色。虽不在其中,亦觉如奔雷之势,血脉喷张矣。
二、彭城之战
戏下分封后,齐国田荣首先反叛,于是项羽率军平叛,因草菅人命,激起了百姓的抵抗,陷在齐地难以脱身。刘邦趁势率领五诸侯兵56万攻克彭城。彭城是项羽的国都,因此他留部下在齐地平叛,亲自选拔3万精兵一路南下。然后在早晨从彭城西边的萧县对刘邦联军发起猛烈的攻击,到达中午就攻破了他们,杀死汉军10余万人。汉军全都向南逃入山中,楚军又追赶到灵壁东边的睢水上游。汉军后退,楚军趁势冲击,杀死了很多人。汉军十余万人都跳到睢水中,睢水因此不能流动。楚军又围了刘邦数层,这时忽然刮起大风,飞沙走石,天空晦暗,刘邦才趁势逃跑。
三、东城之战
垓下之围后,项羽率领800多人突围,到达东城只剩28骑,汉军追赶的却有5000骑。项羽为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把骑兵分为四队,分别向四面攻击,约定在山东合为三队。然后项羽大呼而下,汉军全部后退,于是斩杀汉军一将。这时赤泉侯担任骑将,追赶项羽,项羽怒目斥责他,赤泉侯人马俱惊,于是项羽退避数里后和骑兵合为三队。汉军于是也分为三队围攻项羽,项羽再次快马攻击,斩杀汉朝一都尉,杀了百十来人,后来聚集骑兵,只丢失了两人。
从巨鹿之战、彭城之战、东城之战中看到,这三次战役都是项羽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进行的。巨鹿之战比例为1:8,彭城之战比例为1:19,东城之战比例为1:179。当然古时冷兵器时代,不只是机械式的单打独斗,是讲究排兵布阵的。一旦阵型被攻破,即使有千军万马也无济于事,只能束手就擒或兵败如山了。如此实力悬殊,又能短时间内取胜,恐怕后世也难以找出与他比拟的吧!当时项羽也不只是参加过这三次战争,其自称一生七十余战,未曾败北。那么“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确实是名实相副的。
-
千古一相 秦朝丞相:李斯 2023-12-09
-
做一只刺猬或一条鱼 2023-12-12
-
巨鹿之战后,赵高为何什么会除掉胡亥,拥立子婴上位? 2023-12-27
-
秦朝灭亡之后 秦始皇赢政还有没有后代存在 2024-04-07
-
吕雉和虞姬相比 项羽到底喜欢吕雉还是虞姬 2024-04-09
-
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的吴起,为什么最后的下场那么悲惨? 2023-12-2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