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身上有什么故事 李斯为什么要背叛始皇帝
- 中文名: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
- 别 名:李通古
- 国 籍:秦朝
- 民 族:华夏族
- 出生地:今河南驻马店上蔡西南
-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280年(壬子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208年
- 职 业: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 信 仰:法家思想
- 主要成就: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
- 极力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
-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
- 推行郡县制,制定法律和相关制度
- 创立小篆,书法和散文成就突出
- 代表作品:《谏逐客书》、《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等
《史记》记载: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李斯在临刑前,回头看自己的儿子说:“我还想跟着你一起牵着黄狗,到蔡东门追逐野兔,还有这样的机会吗?”说完父子俩都哭了,最后的李斯下场很惨,不仅本人被腰斩,还被夷三族。回首当年丞相风光无限,而今落到如此下场,不甚唏嘘。
李斯(约公元前 284年—公元前208),李斯是秦朝时期的著名丞相,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协助秦始皇帝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又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的出发点可以说是直接的,他是个读书人出身贫寒,年幼家境贫寒,面对的不仅是窘迫的生活现状,还有毫无出头之日的那种绝望之情,这是最恐怕的,虽然李斯早早地明白了要奋发,才能够有出头之日,于是他勤奋读书,加上本就天资聪颖,无权无势的他也混得个在楚国上蔡乡村做看守粮仓的小文书的职位。这个职位官职不大,勉强谋生,最起码能够养得活李斯,但是这种枯燥、无聊又毫无意义的工作,让李斯活得如蝼蚁一般。
一复一日的枯燥工作,让李斯在粮仓里反思自己的人生,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仓库里的老鼠而得到了提示。在管理仓库的某一天,李斯在上厕所的时候,看到了厕所里四处蹿动的老鼠,李斯看到厕所里的老鼠,瘦小枯干,吃着粪便,见有人来,吓得惊惶四处逃窜。不禁想起自己粮仓里的老鼠,个个吃得肥肥胖胖,一副养尊处优的模样。感叹一人的处境与环境关系很大,“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于是一狠心辞掉了他在楚国的工作,来到了荀子的门下,让荀子收自己为徒,向荀子学习帝王之术。李斯是荀子门下最出色的学生之一,他和韩非是同学,本来李斯是想在荀子那里学成后,找一个满意的职位,或是荀子能够向楚国推荐他,在楚国官场上谋个一官半职足矣。没想到,当时的形势变化得太快了,这个时候秦国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诸侯国,秦国屡败韩赵,楚等国,统一天下的必然是秦国,看清了大局面的李斯,毅然决然地从楚国来到了秦国。
李斯来到秦国不久,就被吕不韦看中,吕不韦认为他是一个人才,对他很是赏识,后来吕不韦被驱逐出秦国,秦国的另一个权臣赵高看中了李斯,并将其推荐给秦始皇。李斯无愧于大秦帝国,为何这么说,因为李斯力主先灭韩,秦始皇听了李斯的建议,率先灭韩;在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斯为其出谋划策;在制度上,李斯力主郡县制,坚决反对封建制,极大地维护了中央集权的统治;秦始皇出游,李斯都跟随左右,为其保驾护航,可以看出李斯对秦始皇忠心,尊重两人的君臣关系。李斯始终是秦始皇的坚定支持者,也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臣之一。
那么,李斯为什么要背叛始皇?究其原因,李斯变节的原因主要是怯懦与无奈。大家都说李斯是为了利益,有没有想过,李斯已经位极丞相之位,与其说是利益,不如说是牵扯到了一些关乎李斯整个家族的生死存亡问题,个中原因很复杂。赵高与李斯的曾经多次过招,不能不承认李斯是屈从赵高的而非迎合,李斯的权宜之计,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地位,但是这次背叛带来的后果,不久之后就应验了。不仅是李斯,连同李斯的家人也为他这次的选择付出了惨重代价。
-
傀儡皇帝的壮举——秦三世子婴 2023-12-13
-
秦始皇的真正身份是什么 秦始皇的父亲是谁 2023-12-20
-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千古暴君? 2023-12-09
-
胡亥是个怎样的皇帝 为什么是胡亥当皇帝而不是扶苏 2023-12-20
-
胡亥的母亲是谁 胡亥最后是怎么死的 2023-12-19
-
秦始皇手下最厉害的将军有哪些? 2023-12-2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