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历史上曹操对关羽如此偏爱 曹操到底喜欢关羽哪一点
- 中文名:关羽(162年~220年)
- 别名:关云长,关长生,关公
- 所处时代:东汉末年
- 民族:汉
- 出生地:河东郡解良县(今山西运城)
- 出生日期:162年(延熹三年六月),待考
- 逝世日期:220年初(建安二十四年冬)
- 职业:将领
- 主要成就:白马斩颜良,襄樊败于禁,杀庞德、威震华夏
- 官职:前将军 假节钺
- 封爵:汉寿亭侯
- 谥号:壮缪侯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还不了解:曹操为何偏爱关羽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曹操都十分偏爱关羽,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偏爱关羽呢?按演义说法,关羽是因为三英战吕布、温酒斩华雄而闻名天下,受到曹操偏爱也就很正常了。但是,历史上关羽唯一的斩将记录是发生在跟随曹操时期,所以这个理由并不成立,那么历史上曹操为什么偏爱关羽呢?
为了制衡刘备
曹操认为刘备是英雄,得到关羽相当于割断刘备臂膀,就算关羽不愿意为自己效力,有关羽在刘备也不敢轻举妄动。
曹操看人很准,十分赏识关羽的能力
曹操看人的眼光并不比刘备差,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一针见血的指出刘备才算是英雄。最后事情的发展也的确如曹操早年预料的那样,最终能够与他争夺天下的其中就有刘备。曹操既然能够看出刘备是英雄,那么自然一眼就能看出关羽的能力。后来,关羽从万军之中取袁绍大将颜良的首级,创下三国历史上唯一一次万军之中斩杀敌方名将记录,解除了袁绍对白马的围困,关羽刚刚跟随曹操,便立下大功,果然没有让曹操失望,立下官渡首功,自然被曹操越发偏爱。
曹操的爱才之心
曹操用人主张“唯才是举”,即不管对方人品好坏、出身优劣、有无犯罪记录、是不是降将,只要有才能,曹操都会重用他。郭嘉为人好酒色,私生活极其不检点,还涉嫌贪污,但是郭嘉深有谋略,曹操几乎对他言听计从,与他“行则同车,寝则同席”。五子良将中的张辽和张郃分别是是曹操从吕布和袁绍手下招降来的,张辽原本是吕布手下大将,曾与高顺携手于濮阳大破曹操,但是曹操生擒吕布以后,依然不计前嫌重用了他。张郃原为袁绍手下大将,官渡之战中识破了曹操奇袭乌巢的计划,幸好袁绍没有听从,不然官渡之战最终胜利者就是袁绍了。不计前嫌重用张辽与张郃,都体现了曹操的爱才之心,对于能力与忠义比二人更强的关羽,曹操怎能不偏爱呢?
曹操想效仿豫让故事
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史记·刺客列传》
《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赵、韩、魏联手打败智氏,智伯兵败身死,他的手下豫让为了给智伯报仇,刺杀赵襄子,虽然豫让多次刺杀失败,赵襄子有感于豫让的忠义,一直不忍心杀他。最后一次,赵襄子忍不住质问豫让:“你曾经侍奉范氏、中行氏,可是他们被智氏消灭了,你不但没有为他们报仇,而且做了智伯的家臣,怎么智伯死了,你偏偏要那么执著的想为他报仇呢?”豫让回答说:“我跟随范氏、中行氏的时侯,他们是把我当普通人对待我的,那我也以普通人的态度对待他们,至于智伯,是把我当国士看待,那我也以国士的态度报答他。”
曹操深知关羽对刘备的忠义,但他认为,只要他对关羽比刘备对关羽更好,关羽一定会回报以更大的忠义,可是他没想到,关羽与刘备的关系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是“义为君臣,恩犹父子”,在关羽心中,刘备已经是他的“智伯”。因此,曹操再怎么偏爱他,都动摇不了他跟随刘备的决心。但是赵襄子虽然最终没能让豫让为之所用,却留下了重视贤能的好名声;曹操虽然最终没能让关羽为之所用,但是却向天下人展示了他礼贤下士的一面,最后放关羽离开,又向天下人展示了他胸怀宽广的一面。
曹操偏爱关羽,实际上已经起到了“千金买骨”的作用,重用关羽以使天下归心,才是曹操偏爱关羽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史记》
-
张郃被诸葛亮射杀后,蜀汉里谁最开心? 2024-01-17
-
孙权当上吴王后,大乔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2024-02-25
-
赵云和吕布谁更厉害 张飞又是怎么说的 2024-04-17
-
把刘备的江山拱手送人,蒋舒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2024-02-07
-
贾诩为什么没有投靠袁绍?原因是什么 2024-02-17
-
小沛是很小的封地,为什么刘备还那么激动? 2024-02-1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