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孝庄太后的一生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
孝庄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最能驾驭风云政变的女中豪杰之一,下面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清朝的开始,是满蒙联姻的产物。清朝的强盛,是满蒙女子的智谋。
清朝传奇女子,第一位便是孝庄太后,本名布木布泰,野史被称为大玉儿。
历史上形容孝庄,她被称为杰出的女政治家。这四个字,毫无感情,却点明了她的能力。
(一)13岁的布木布泰,嫁给了自己34岁的姑父皇太极
清朝开国君主是努尔哈赤,他最为属意的继承人是他的长子褚英,但是因为心胸狭隘被兄弟们告发,让褚英远离了王位,最后被努尔哈赤处死。
褚英死后,努尔哈赤设立了四大贝勒,分别是二儿子代善,大侄子阿敏,五儿子莽古尔泰,八儿子皇太极。
其中皇太极年龄最小,但是沾了母亲的光,最为受宠。而在努尔哈赤东征西讨的时候,一直把皇太极带在身边,从而获得了汗马功劳,也成为了四大贝勒中最有名望的人。
努尔哈赤死后,除了侄子没有继承的可能性,最有可能的就是代善,可是代善在自己儿子的教唆下,一力主张皇太极登基,所以皇太极顺理成章的成了皇帝。
皇太极成为皇帝后,上面有一堆能力很强的哥哥,下面还有一堆能力很强的弟弟。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
当时皇太极的原配妻子哲哲是科尔沁的姑娘,为了和科尔沁加强联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兵马,所以皇太极在哲哲生了三个女儿之后,继续从科尔沁娶了一个妃子回来。这妃子,就是哲哲的侄女,布木布泰。
此时只有13岁的布木布泰,嫁给了自己34岁的姑父皇太极。
(二)布木布泰在皇太极后宫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蒙联姻
作为男人,还是一个阅遍美色的老男人,自然是看不上还是小姑娘,不懂风情的布木布泰。
要知道在皇太极的后宫,最受宠的妃子,两个都是寡妇,其中不包括海兰珠。由此可见,皇太极更加喜欢的是有韵味的女人,成熟的女性。而不是还没有长开的女孩子。
所以当了皇帝的皇太极,为了前朝后宫的稳定,为了维护满蒙联姻的关系,开始了大封后宫。
中宫大福晋,理所当然就是发妻哲哲。也许没有爱,但是有一定的敬重。
西宫福晋,就是布木布泰。这在后宫之中排第二,皇太极很给科尔沁的颜面。
然后皇太极开始广纳后宫,先是册封了东宫福晋。在古时,以东西为尊,东比西更尊贵,布木布泰就成了后宫第三人。
这位东宫福晋在生完孩子之后,就被皇太极送人了。把媳妇往出送,这都是大清最初的传统。
可是皇太极紧接着又纳入两个妃子为福晋,此时的布木布泰成了后宫第四人。
直到海兰珠的出现,皇太极开始了专宠,并册封宸妃。在古代,宸这个字,是帝皇的专属。
此时的后宫,执掌中宫的是姑姑哲哲,有着皇太极宠爱的是姐姐海兰珠,只有布木布泰,什么都没有,而且位份一降再降,最后在后宫排在第五位。
要知道此时的布木布泰,为皇太极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就换来这样的一个结果。
布木布泰在皇太极后宫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蒙联姻。皇太极对她没有爱,没有敬,有的只是利用。
(三)把一腔热爱,献给了大清江山
本以为一生就这样默默无闻下去,直到海兰珠儿子去世,海兰珠病逝,皇太极伤心之下离世。因为政治原因,多尔衮推举顺治登基,布木布泰才终于站到了人前,让大家知道,皇太极的后宫,还有一个女人,她生育了下一任皇帝。
可是布木布泰的好日子并没有来临,多尔衮病逝,顺治亲政,最后布木布泰只能扶持八岁幼童康熙登基。这一次从后宫,到了前朝。开始了新一轮的钩心斗角。
反观布木布泰这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在孩童时期,作为吉祥物嫁给了年长21岁的丈夫,并且不受宠爱。甚至在后宫的地位一退再退,一直在给别人腾位置。有需要的时候,她就会出现。不被政治需要的时候,她就远离人群视线。
作为妻子,她一生没有得到丈夫对妻子的敬重,她不如姑姑哲哲。一生没有得到丈夫对妻子的爱意,她不如姐姐海兰珠。
作为女人,如果野史是真,因为要推行汉学,紧守五伦。大玉儿一生也没有办法和多尔衮在一起。
作为母亲,中年丧子,看着儿子为了一个女人疯魔,看着儿子在亲政之后的荒唐,甚至亲手送走了儿子。
作为祖母,她扶持康熙,小心翼翼地降服鳌拜,直到康熙亲政,直到大清安稳。一生没有放松过。
布木布泰在满语里面的意思是天降贵人,可能布木布泰一生就是来襄助大清安稳,所以她自己的一生坎坷,一直目送他人的离去。
无夫,无子。把一腔热爱,献给了大清江山。
直到最后,历史上没有布木布泰,只有孝庄。
-
清朝男人的辫子那么长,他们多久才洗一次? 2024-01-14
-
乾隆自称自己为十全老人 乾隆的偶像为何会是一个昏君 2024-02-24
-
道光皇帝也算德才兼备, 为何救不了清朝呢? 2024-02-09
-
康熙皇帝最宠爱的宜妃,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2024-01-05
-
光绪最不宠爱的妃子,瑾妃最后结局如何? 2024-01-05
-
佟佳氏为什么会被立为皇后?她是怎么死的 2024-01-2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