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钟繇的生平经历如何?有何作为
- 本名:钟繇(151~230)
- 别称:钟元常、钟太傅、钟太尉
- 字号:字元常
- 所处时代:东汉→三国(曹魏)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豫州颍川郡长社县
- 出生时间:151年
- 去世时间:230年
- 主要作品:《贺捷表》《力命表》《宣示表》《荐季直表》等
- 主要成就:平河东,收抚南匈奴;推动楷书发展
- 官 职:太傅
- 爵 位: 定陵侯
- 谥 号:成
- 尊 称:楷书鼻祖
颍川,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长期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在汉末三国时是一个人杰地灵,名士辈出的地方。
说起钟繇,历来都认为他是中国书史之祖,他在书法史上首定楷书,对汉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被后人称为“楷书鼻祖”。与草圣张芝、书圣王羲之、王献之跨时代并称为“书中四贤”。但鲜为人知的是,他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也很卓越。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钟繇幼时相貌不凡,聪慧过人,之后钟繇被举为孝廉,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因病离职。又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初平三年(192年),李催、郭汜在董卓死后攻陷长安,汉献帝被挟持,一时间汉献帝与关东之间的拉联系被斩断。随后兖州牧曹操派人上书,欲同汉献帝取得联系,李傕、郭汜等人此时派来使者并不是真心实意,商议着把使者扣留下来,钟繇却说曹操尊重朝廷、心怀汉室。如果拒绝了他的好意,恐怕难服众望,郭汜等人听从,曹操才得以派使者和汉帝取得联系,曹操听说他劝说李傕、郭汜二人帮助自己的事,于是对他充满渴盼。
不久,汉献帝被李傕胁迫,钟繇和尚书郎韩斌乘机把汉献帝救出长安,同年,汉献帝逃出长安,成功东归,钟繇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来了汉献帝,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事后曹操论功行赏。钟繇有“联曹”和“护驾”两大功劳,晋升为御史中丞,后来被封为东武庭亭侯,握有重权。
建安四年钟繇以侍中的身份领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当时马腾、韩遂诸将恃强居于关中,曹操为此很忧虑,钟繇致信马腾、韩遂等人,凭借着对于利弊的分析,兵不血刃地瓦解了西凉的内部势力,说服马腾、韩遂按兵不动。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钟繇从各处苦苦寻觅到了一千余匹战马给曹操作为补给,极大的缓解了曹操的燃眉之急,曹操正是利用了这批马匹才敢去乌巢劫营,这为曹操大破袁军立下汗马功劳,曹操还为此夸赞他是自己的萧何。可以看出钟繇极具政治远见,更有超人的胆略和手腕。
建安八年钟繇收复了平阳,迫使匈奴单于递来降书。平阳一战的胜利既使河东得到巩固,又使关中更加安定。汉献帝从长安迁到洛阳后,钟繇使荒凉的关中地区变得民实殷富,为后来曹操征伐关中各地打下了物质基础。建安十八年,魏国建立,以钟繇任大理,又升为相国,在曹魏的地位不断晋升。曹丕还为魏太子时,就赏赐给钟繇“五熟釜”,他比钟繇比喻成心脏脊骨,是众人的楷模。建安二十四年,钟繇受魏讽谋反案牵连,被免官。曹丕称帝之后钟繇进封崇高乡侯。黄初三年,钟繇代贾诩为太尉,转封平阳乡侯,任为三公之一,在曹丕一朝钟繇虽并无多大作为但也兢兢业业地辅佐着曹丕。公元226年,魏明帝继承皇位后,钟繇再次得到升迁,最终担任太傅一职,封定陵侯。此时的钟繇已到晚年,患有腿病,曹睿为此特免了钟繇入朝朝拜皇帝的礼仪,后来各朝都沿用了这个体例,三公生病的皆可以不拜。
太和四年,锺繇去世,享年八十岁,。谥号“成”,得以配享太庙。
-
曹丕篡夺汉献帝皇位后 曹丕为何没有杀汉献帝 2024-04-11
-
刘邦抱着戚夫人见大臣,大臣们看到后有何反应? 2024-03-07
-
郦商是什么样的人?汉初功臣名列第六位 2024-01-25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西汉元帝刘奭 2024-03-27
-
刘邦原本只是个小亭长,他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2024-03-30
-
萧何为什么会月下追韩信 萧何又是怎么死的 2023-12-1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