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对蜀汉到底有多重要 荆州丢失对蜀汉有什么影响
还不知道:蜀汉和荆州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荆州有多重要?大意失荆州对蜀汉有什么影响,看完你就明白了。
说起三国就不得不提起荆州,荆州既是三国兵家必争之地,又是隆中对的核心,隆中对也强调了得荆州者得天下,包括诸葛亮在南阳时也是一只强调荆州的重要性,诸葛亮出山第一件事就是收荆州,为了荆州,关羽死了,张飞为关羽报仇也间接性死了,包括刘备夷陵之战打荆州失败,回去病死。
那么我们说说荆州到底是多重要的一个地方,能令诸葛亮如此看重。这时的中原地区,由于长年的战争摧残,已经是没有多少人口了,因为荆州偏安于中原以南,又却拥江汉平原。免于战火,能人异士,也是都纷纷迁往襄阳,其中不乏诸葛亮,水镜先生等。这时的荆州不仅有着大面积土地优势,还有着大量的人口人才优势。
然而刘备建立蜀汉的益州多为山地,荆州的面积和人口远远多于益州的平原,而且近可以攻襄阳,进而逐鹿中原,退可以回益州打持久战,荆州被三家瓜分,刘备自己就占据了五个郡,之后刘备用江夏郡换了半个南郡,也就是江夏郡归孙吴,南阳郡归曹魏,其余都是刘备的,之后刘备入蜀,其余五郡,交给了关羽驻守,在攻取汉中之后,关羽也是积极配合,出兵攻陷襄阳,所以曹操忙派于禁,庞德引领七军支援,也被关羽来了个水淹七军。此前公元215年孙权要求还荆州,刘备说打下凉州就还荆州,这孙权不能同意,心中也是暗暗不平,就这期间桂阳,长沙两郡又划给了东吴。
然后之前就对刘备不满的孙权一方虽然收回长沙郡等地,但还是想借机收回整个荆州,毕竟那个年代土地和军队才是立足的硬道理,也能直接利用荆州水土提供充足的粮草和军需物资。所以之后,东吴暗地和曹魏“结盟”了,要趁机夺下荆州。可以想象关羽腹背受敌,又没有外援,自然很快便失掉了荆州。自己也因此丢掉了性命。
关羽失荆州主要原因傲气,让他看不起孙权,吕蒙等人,觉得自己武功高,也看不起下属糜芳,傅士仁,他不仅拒绝了孙权想要替自己的儿子求娶他女儿的联姻,而且还羞辱了孙权,要说关羽也是想问题不细心,自己出去打仗,最怕后方不稳,另外荆州失守也有蜀汉政权的原因,这么大一个荆州,就关羽一个大将,连个应急方案没有,出去打仗后方没有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哪怕黄忠,赵云在后方也不至于这么狼狈吧,另外就是国力不行,如果国力可以或许就不用撤走城里的部队去支援樊城,这样城里不空虚,也能抵挡一阵,至少还能赢得回救的时间,因此失去荆州也是意料之中。
失去荆州对蜀汉的影响也是非常大,隆中对彻底宣布破产,对于蜀汉政权而言,无疑是个重大的打击。蜀汉本身就是三国最弱的一方,然后丢了荆州更是雪上加霜,更何况荆州可是个人才,粮草充足的宝地,失去荆州,据守益州的蜀汉虽然是易守难攻的地方,不容易被曹魏和东吴进入有险可守,但崎岖坎坷的地势阻挡了别人也阻挡了自己向外扩张。也由于出蜀路途崎岖,每次诸葛亮想要北伐时每次都因粮草问题而犯难,也因此每次北伐都功亏一篑。间接性导致国家没有了发展。
-
曹操有至少10次想给荀彧升官,他为什么都拒绝了? 2024-02-28
-
曹操临死前最小的儿子才5岁,曹丕是如何对他的? 2024-02-27
-
曹丕登基称帝后,丁氏为什么会被满门抄斩? 2024-02-06
-
汉末三国时期,吕布手下都有哪些实力强劲的悍将? 2024-04-11
-
关羽瞧得上的人很少,他为何曾尊称吕布为“吕将军”? 2024-02-27
-
吕布和赵云谁更能打?谁的武力值更高? 2024-04-0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