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章闻名官场的上官仪,为何被武则天视为眼中钉?
- 本名:上官仪
- 字号:字游韶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人
- 出生地:陕州陕县
- 出生时间:608年
- 去世时间:665年1月4日
- 主要作品:《上官仪集》
- 主要成就:开创“上官体”诗风
- 官职:西台侍郎、同三品
- 爵位:楚国公(赠)
- 中文名:武曌(公元624.2.17~公元705.12.16)
- 别名:武则天、武媚娘、武后
- 国籍:中国唐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利州,另有长安、洛阳等说
- 出生日期:武德七年(公元624年2月17日)
-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 职业:唐朝皇帝、政治家
- 信仰:佛教
-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神宫大乐》等
- 谥 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 年 号:证圣 圣历 神功 久视 神功 神龙
- 在位时间:690年-705年
- 陵 墓:乾陵
唐朝是个诗歌繁荣、诗人辈出的时代,上官仪就是贞观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也是风行一时的诗体“上官体”的开创者。
上官仪出生于名门望族,父亲上官弘是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大业十四年,隋炀帝在江都之变中被杀,隋朝宗室及外戚皆被杀害,上官弘也死在其中。当时上官仪年仅十岁,被家人藏匿起来才躲过一劫。为了继续生存,上官仪投身寺院做了和尚。
上官仪身处寺庙,不仅钻研佛典,还潜心学习经史,善做文章。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贞观年间,上官仪在扬州大都督杨恭仁的推荐下,进京参加科考,顺利考中进士,被授弘文馆直学士,逐步升迁至秘书郎。
上官仪凭借满腹才华赢得了唐太宗的青睐,他以文章闻名官场,经常为唐太宗起草诏谕,还参与了众多宫中宴集,侍宴赋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宰相房玄龄、褚遂良等人修成《晋书》,上官仪也参与了修撰工作,被授为起居郎。
唐高宗时期,上官仪在官场上更是顺风顺水。高宗继位第二年,上官仪被任命为宰相,显赫一时。然而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唐高宗的青眼相加,后来竟导致了上官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唐高宗当政后期,身体欠佳,繁忙的政务让他难以招架。出于对皇后的信任,他将权力交给武则天。时间一久,唐高宗感觉到武后正在不断架空自己的皇权,恰逢武则天在后宫行厌胜之术被人告发,已有不满的唐高宗意欲废后,便与上官仪暗中商议。上官仪刚按照唐高宗的旨意起草废后诏书,便被武则天察觉。在武后的申诉辩解下,唐高宗不忍废后,又怕武后怨怒,便将一切责任都推给上官仪。
就这样,上官仪成为了唐高宗与武则天夫妻矛盾的牺牲品,被武则天视为登上皇权的绊脚石。
不久后,武则天指使亲信诬陷上官仪图谋造反。最终上官仪下狱,与儿子一同被处死,家产抄没,襁褓中的孙女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一同被没入掖庭,成为婢女。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继位,上官婉儿受到宠信,被册为昭容。上官仪这才得以平反,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并被以礼改葬。
-
程咬金一生战功赫赫,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2024-03-08
-
杜伏威是什么地位?李渊为什么要逼死他 2024-02-08
-
李隆基为什么会在一日之间连续废掉三位皇子? 2024-02-02
-
面对唐玄宗的薄情寡义,江采萍写下七言绝句以表达决绝的心情 2024-03-22
-
李世民杀了李建成之后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逼老父亲退位 2024-02-13
-
古代的太监为什么要拿一柄拂尘?有什么作用 2024-01-1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