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夺得荆州之后 刘备的实力真的很强大吗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刘备得了荆州为何还是没有想象中的强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荆州刘表实力有多强?
荆州,是东汉十三州中最大的一个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荆州向北就是中原地区,向东是江淮地区,向西是巴蜀地区,向南则是交州,可谓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天下咽喉”。荆州共有七郡:南阳、江夏、南郡、武陵、桂阳、长沙、零陵,包括今湖北、湖南、河南南部、贵州东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其中南阳郡治宛城,即张绣屯兵之处,张绣有自己的地盘、兵马,相对独立,但是名义上依然从属于刘表,而且荆州未经战火,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是用武之地。
三国志记载,刘表任命过部将吴巨为苍梧太守,部将赖恭为交州刺史,可见,刘表的势力所及,已经不仅仅是荆州了,还染指了交州,同时期江东孙氏,也只不过是据有江东六郡,只不过是扬州一部分而已。扬州淮南地区处于曹操集团控制之下,江东以南的扬州其他郡县尚未征服,虽然早在隆中对问世的八年之前,鲁肃就已经提出了夺取荆州的榻上策,但是江东孙氏多次进攻荆州,与江夏太守黄祖几次交手,连江夏一郡都没能夺取。刘表病逝以后,刘琮不战而降投降曹操,这还不包括新野刘备的部队和江夏刘琦的部队,这两只队伍加起来,应该有接近两万之数。赤壁之战,曹操带甲23万,其中包括13万北方军对和8万荆州兵,而孙刘联军不到5万,扣去刘备和刘琦的军队,孙权自己的部队不过3万,在这一危急存亡之战,孙权举江东之众,居然只能拔给周瑜3万兵马,反观刘表,据有二州,带甲十万,不论是地盘大小还是兵力都远超孙权。
官渡之战,袁绍也不过以十余万大军进攻曹操,曹操兵力不到3万,更小的可怜。刘备取益州之时,只带了2万兵马,夷陵之战,刘备率举国精锐东征,也不过4万人,可见,带甲10万的荆州刘表,实力不但不弱,而且很强。官渡之战之前,刘表可以说实力仅次于占据北方四州的袁绍,曹操平定河北以后,刘表实力也仅仅次于曹操而已,江东孙权、西蜀刘璋,凉州马腾,汉中张鲁、辽东公孙氏,又有谁拥有十万大军呢?
诸葛亮为什么说“而其主不能守”?
前文已经分析了,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侯,刘表的实力仅次于曹操,江东孙权反而实力弱小。从实力对比看,显然夺取江东比夺取荆州靠谱,为什么诸葛亮却认为江东国险民附不可图谋,荆州却是“而其主不能守”呢?
归根结底就是刘表的性格问题,刘表能够单枪匹马控制荆、交二州,并且爱民如子,让荆州地区免于战火,不失为一代人杰。但是刘表为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可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鼠辈”。江东孙氏多次入侵荆州,可是刘表居然一直被动防守,只要黄祖能够守住江夏就行了,从来没有想过反击孙氏。曹操在北方征战之时,刘表完全可以乘机进取中原,可是他却却按兵不动,坐失良机。明明知道刘琦和刘琮的矛盾,却无力调解,当刘琮把带甲十万的荆州拱手相让,世人终于知道为啥诸葛亮说“而其主不能守”了,如果刘表稍微有点进取之心,凭借荆州的实力,绝对可以争夺天下的!
为何刘备集团得到荆州也不见实力多强?
刘表时期的荆州,可是完整的荆州七郡外加交州,可是刘备时期呢?赤壁之战不过夺取荆南四郡,占地盘最多的时侯也不过是从孙权手上借到半个南郡(江陵)的时侯,荆州七郡中,南阳郡和南郡的另一半(襄阳)还在曹操手上呢。作为代价,还让孙权夺取了交州,湘水之盟以后,刘备集团只有两个半郡在自己手上了,刘备的荆州,和刘表的荆州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
鲁肃是谁?刘备最信任的谋士 2024-02-14
-
都说“人无完人”,三国时期有完人吗?不是诸葛亮 2024-02-15
-
孙权最喜爱的接班人是谁?早夭后引起东吴动荡 2024-01-04
-
庞德的儿子是谁 庞德的儿子真的杀了关羽的全家吗 2023-12-16
-
诸葛亮想让赵云守荆州,为什么最后去的却是关羽? 2024-02-20
-
长坂坡之战对赵云有何影响?结果如何? 2024-04-0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