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名人故事 女友知道韩信受“胯下之辱” 最后为什么还会嫁给屠夫

女友知道韩信受“胯下之辱” 最后为什么还会嫁给屠夫

时间:2024-04-25 13:39:01 来源:网络
  • 中文名:韩信(公元前231~公元前196)
  • 国籍:中国(汉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淮阴(今江苏淮安)
  • 出生日期:公元前231年(辛丑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196年
  • 职业:大将军、左丞相
  • 主要成就: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
  • 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
  • 封爵:齐王→楚王→淮阴侯

还不知道:韩信女友和屠夫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女友看着他受屠夫的“胯下之辱”,为什么最终会嫁给了屠夫?

韩信带女友逛街,被屠户欺负,后来韩信出远门,女友就嫁给了屠夫。多年以后,韩信衣锦还乡,这时候韩信该如何做?

韩信与季桃

季桃是电视剧虚构的人物,但是在历史上屠夫、季桃都有原型,我们先简单介绍下剧中情节,安徽再看看历史上韩信到底跟这个韩信有什么差别。

年轻少女季桃,因为家中贫困,她的父母想要将她嫁给地主家的傻儿子,季桃为了追寻自己的幸福,就从家中逃了出来,到了淮阴县城。

因为身无分文,季桃饿昏在街头,被刚钓鱼回来的韩信碰到,于是给她买了好吃的,两人就这么在一起了。

年轻的韩信跟刘邦有一拼,都是不事生产的人,却志向远大,整天抱着一把剑,揣着一本兵书到处闲逛,而季桃则除外乞讨,讨回来的东西分给韩信一半。

韩信总是对她说,以后会带她吃好吃的。

有一天,韩信又挎着自己的剑,拉着季桃在城中闲逛,暴发户屠夫看到韩信腰间挂剑,拉着一位美少女,就像贵族公子一般,顿时不爽了,这么一个小县城,谁不知道谁啊?

这好吃懒做的韩信,怎么能看起来比自己还混得好?

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屠夫张开双腿,站在韩信的面前,对他说:“你要么从我胯下钻过去,要么就拿腰间的剑刺我!”

至于不钻,也不刺,屠夫这智商显然是没想到还有第三个选择的,于是韩信就从屠夫胯下钻了过去,这就是“胯下之辱”。

韩信本人倒没什么感觉,这么多年来都这么过去的,天天游手好闲,总不能还不让别人说闲话吧,可是季桃就感觉丢人至极,看着韩信的脸色都变了。

第二天,韩信就出门打工,跟着汉王刘邦征战天下,临走之前,对季桃说,以后会带她吃好吃的。

多年后,韩信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带着一大群小弟荣归故里,并开始打听季桃的情况。

试想一下,韩信大概离去了有十年左右,当年季桃就已经是嫁人的年龄,还会在家里等着他吗?

韩信好不容易找到季桃,两人没有了当初年少时期的深情,有的只是陌生。不一会儿,旁边来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开口就叫季桃“妈妈”。

韩信这才知道,原来季桃已经嫁人,并且她的丈夫就是曾经欺负过韩信的屠夫。

用季桃的话说,韩信离开之后,孤苦无依的季桃经常受人欺负,而屠夫却能帮助她摆脱这些麻烦,该怎样选择不言而喻。

小结:季桃的选择并没有错,别说在乱世,一个不小心性命不保,哪怕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碰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选择想必也是毫无疑问的。

韩信本来在家的时候就不事生产,不干活,又整天异想天开,还要靠季桃去乞讨给他吃的,胯下之辱就不说了,就这么丢下季桃一人离开,这让季桃如何等下去?

虽然屠夫曾经欺负过韩信,可是季桃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她能从老家一个人跑到城里,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如果屠夫没有欺负过韩信,她也许还未必会嫁给他。

正因为屠夫有过这样的举动,说明屠夫在县城也是有钱有势,算得上是一个能欺负别人的人,对于非常现实的季桃来说,该如何选择,其实并不难猜。

历史原型

“胯下之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跟电视上面演的也差不多,就是淮阴县城中有一个少年屠夫,看着韩信随身带剑,就羞辱他,要他从胯下钻过去,否则就用剑刺他。

因为屠夫身边有很多帮闲,在此情况下,韩信自问双拳难敌四手,自然是选择忍辱负重,这是非常无奈的选择,也是正常人的选择,并不可耻。

而韩信所谓的女友,历史上自然是没有这个人的,但是历史上也曾有人帮助过韩信。

韩信穷得无法维持生计,经常去南昌亭亭长家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非常厌恶他,又不好说出口,就趁着他还没来的时候,偷偷将饭煮好,然后一家吃完,等韩信来了,也不提做饭的事。

韩信明白了亭长一家的用意,大怒之下,甩袖离开,再也没有回来。

尝就南昌亭长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曾经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丝绵,其中一位见韩信恶了,就拿出自己的饭给他吃。几十天都是如此,直到老大娘漂洗完毕。

韩信很高兴,对大娘说:“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地报答老人家。”大娘却非常生气地说:“大丈夫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我吗?”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季桃乞讨东西给韩信吃,跟漂母将饭给韩信吃,何其相似?电视剧中,韩信的感谢方式与感谢漂母也一般无二,无非是画大饼。

那么,结局呢?韩信功成名就之后,对待突然、亭长夫妻、漂母又是如何呢?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汉高祖五年,刘邦终于打败了项羽,韩信被封为楚王。

韩信到达自己封地之后,就派人去找到当年的漂母、亭长、以及屠夫。

1.韩信赐给漂母一千黄金,果然实现了昔日的诺言,重重地感谢了她。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史记·淮阴侯列传》

2.曾经让自己白吃了几个月,后来又舍不得的亭长,韩信赐给他一百钱(不是一百金),并对他说:“你啊,就是个小人,做好事都不能做到底。”

3.对待曾经羞辱过自己的屠夫,韩信却不仅没有报复他,反而将他称为自己麾下以中尉。并对手下说:“他当年折辱我的时候,我是不能杀他吗?只是杀之无名,所以才忍住了而已。”

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於此。”——《韩信·淮阴侯列传》

韩信重谢漂母一事,是在情理之中,想必很多人都能理解,而对亭长的刻薄,与对屠夫的大度,就显得有点矛盾,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韩信呢?

真正的韩信到底是刻薄,还是大度?

在看待这个问题之前,老夫先给大家讲讲一个关于刘邦的故事。

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因为老四是庶出,刘邦在嫡子中是最小的,所以又叫刘季,这个季就是老幺的意思,跟“季汉”的季意思差不多。

同理,刘邦的两位兄长分别叫刘伯、刘仲,刘伯去世很早,留下一个儿子刘信。

汉高祖六年,刘邦定鼎天下之后,开始大封群臣,当然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于是将老二封为代王,老四封为楚王(此时韩信已经被降为淮阴侯),却独独不给老大家封赏。

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就问他:“你是不是忘记了你大哥的儿子刘信啊?怎么给别人都封了,不给他封赏呢?”

刘邦说:“不是我忘记了他,而是他的母亲不是个忠厚的人。”

这话从何说起?

原来,刘邦的性格跟韩信相似,在家时都是游手好闲的人,与韩信不同的是,他家世比较好。

所以他经常呼朋唤友去大哥刘伯家中打秋风,而刘伯对这个弟弟很疼爱,也就随他。

后来刘伯死后,刘邦还是照旧,带着一群吃闲饭的人去嫂子家里吃饭,而刘伯的遗孀孤儿寡母本来就生活不易,自然不喜欢刘邦天天去打秋风。

久而久之,刘邦大嫂就想了一个办法,当刘邦带人来蹭饭的时候,她就不停地刮着锅底,意思是锅里饭已经吃完了,刘邦带着的人见没饭可吃自觉就走了。

而刘邦呢,他就不信,跑过去一看,锅里明明还有饭,却让自己失了面子,于是对大嫂怀恨在心,导致后来发达了之后也不给他们一家封赏。

不给侄子封赏虽然发生在韩信之后,但是刘邦跟韩信共事多年,两人肯定对这段相似的经历有过探讨,韩信必然明白刘邦对这种人的态度。

因此,我觉得韩信对亭长的态度更主要是因为有刘邦的态度在前,他不敢跟刘邦对着干,要知道这个时候刘邦已经对韩信生了忌惮之心,连他的兵权都给撸了,韩信这样做更多是给刘邦看。

而韩信对待屠夫、漂母的态度才是他的本性。

标题:女友知道韩信受“胯下之辱” 最后为什么还会嫁给屠夫
链接:https://www.lishimingren.com/gushi/6653.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更多
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史学界分为西汉和东汉,共29帝立国405年。汉...

汉朝

汉朝(Han Dynasty,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

姜太公钓鱼

盘庚死后又传了十一个王,最后一个王叫做纣(音zhòu)纣原来是一个相当聪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经亲自带兵和东夷

2024-04-25
勾践卧薪尝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

2024-04-25
100个历史典故读懂中国历史

1、大约四千七百多年前,轩辕(即黄帝)联合炎帝战胜九黎族蚩(chi)尤,蚩尤俘虏被称为黎民,之后黄帝打败炎帝族,成为中原

2024-04-25
《成化十四年》电视剧是那个朝代,剧中人物原型介绍

《成化十四年》这部剧也是即将要开播的了,这部剧的名字其实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年份,成化是明朝皇帝朱见深的年

2024-04-25
黄帝原名叫什么?黄帝共有多少个孩子

在陕西北部莽莽的黄土高原上,有一片林木葱郁的山岗,传说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安息的地方,今天给大家介绍的

2024-04-25
晋朝皇帝列表

晋朝皇帝列表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