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为什么在19岁就驾崩了 同治寿命为什么那么短
- 本名:爱新觉罗·载淳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紫禁城储秀宫
- 出生时间:1856年4月27日
- 去世时间:1875年1月12日
- 主要成就:兴办洋务运动,史称“同治中兴”。
- 年号:同治
- 谥号:毅皇帝
- 庙号:穆宗
- 前任:清文宗咸丰帝
- 继任:清德宗光绪帝
- 父亲:爱新觉罗·奕詝
- 母亲:慈禧太后
- 逝世地:紫禁城养心殿
- 享年:19岁
- 陵寝:清惠陵
同治皇帝为何19岁就驾崩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大清国祚296年,传位12帝,同治的存在感几乎为零。
有人可能不同意该看法,难道大清晚期的同治中兴不是人家创造的吗?
严格来说,和同治并没有任何关系,他的功绩就是做好傀儡皇帝,毕竟自己碰到的是慈禧太后,不像顺治和康熙皇帝,人家还有孝庄文皇后。
同治同治,共同治理,天下大权落在了两宫太后手上,这得离谱到什么程度。
有人说颐和园难道不是人家修的吗?这应该算得上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但修建的初衷是什么?后来又是否兑现了曾经的诺言?
说好听点叫树威获权,说通俗点叫供养太后,折腾来折腾去不还是垂帘听政吗?
再怎么辩驳,有些既定的事实无法改变,可怜、可悲、可笑的一生,难怪野史中将同治称之为“大清的象征物”。
6岁即位的他,谁也没想到在19岁便御龙归天,有人说这是因为生活习惯所致,可别的皇帝依然有他同样的爱好,为什么他却那样短命?
深究背后的原因,发现同治能够活到19岁已经算是高寿。
亡于天花
据正史记载,同治皇帝是因天花而亡。
相传同治在一次朝见后,身上开始出现各种疹子,随行人员连忙叫来太医诊断,最终确定为天花,并开了几服药熬制并服用。
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风水学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的生活。
慈禧太后派出了专门的队伍进行祈福,并下令天下百姓不准吃豆子,以此向“豆神”表示尊重和敬意,只为帮同治讨得“好兆头”。
身上的疹子慢慢在消失,满以为皇帝的病会很快康复,殊不知等来的却是病情加重。
这几服药服用完之后,慈禧再次召来太医复诊,这才注意到身上有几处溃烂,还没来得及医治便气绝身亡。
慈禧太后悲痛欲绝,同治皇帝怎能这样离世?但她还是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回到朝廷后,慈禧将这个消息公之于众,同时交代离去的原因是天花,有人相信有人质疑,但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吱声。
后事处理完后,这才有了众多传言出现,说得最多的便是梅毒。
这绝不是空口无凭,说出该原因的恰是同治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对于自己的学生,他自然是再了解不过。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作为大清的御用太医,难道还会出这样的差错?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生活在皇室宫殿,那就必须处处留个心眼,即便是太医都不例外。
梅毒感染的可能只有一种,人家难道不要面子吗?如果说出实情让皇室蒙羞,慈禧太后能放过他吗?
退一万步而言,即便知晓了真实病情,以当时的医疗水平去诊治,几乎没有康复的可能。
母子俩明争暗斗了这么多年,以“心狠手辣”著称的慈禧太后,怎么能放过铲除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便有了另一种传言,即太医诊断出了梅毒,慈禧谎称是天花,前者为了保命不得不按天花治疗,最终导致病情延误。
不管怎么说,“梅毒”的标签肯定是跑不了,他到底有没有患病的可能,我们继续往下聊。
短命之行
咸丰皇帝在离世前,讲很多事情都已经考虑到,毕竟自己的孩子只有6岁。
八位大臣受咸丰之命辅佐同治皇帝,并下令两位太后不得干预朝政,没想到这八个人被慈禧和慈安拿捏,这也有了垂帘听政。
咸丰钦点的人都是如此下场,谁还能有话语权?
尚在孩提时代的同治并无权力意识,每天被慈禧牢牢地掌控,在读书的过程中和恭亲王的孩子载澄要好,从此开始了堕落之路。
对于载澄一名,诸位并不陌生,影视剧中经常出现,妥妥的“浪子”形象。
二者每天结伴而行,要么花天酒地,要么青楼娱乐。
有人可能会好奇,难道同治就没有欲望所求吗?有是有,只不过被慈禧太后所压制,唯一能做的就是泄愤。
种种因素下,同治皇帝便有了后来的报复性堕落,身上沾满了各种各样的陋习。
慈禧太后得知该消息后很生气,称皇室后宫三千佳丽都要雨露均沾,为什么非要到这些场所去享乐?殊不知一切都已经晚了。
没过多久同治皇帝的病症就开始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纵欲的过度放纵,可反观事情的背后,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过度压制,同治又怎么会有这一番堕落之行?
笑侃人世间
当然,这只是外界的猜测。
天花固然是一种病,但绝对不至于到丧命的程度,种种细节凸显和野史的记载,矛头均指向了梅毒病症。同治皇帝离去后,光绪皇帝即位,自此大清再无翻身之机,着实令人惋惜。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健康不是一切,没有健康却没有一切。
身体永远是革命的本钱,它就像是数字“1”,其他东西都是“0”,如果没有这个“1”,拥有再多的“0”都是无用的。愿诸位在未来的日子里,珍惜个人身体,保持健康的同时并把握幸福。
-
乾隆有多少个儿子?儿子中他最宠爱的是谁? 2023-12-19
-
岳乐这一生有什么样的丰功伟绩?清朝最勇猛的将领 2023-12-28
-
咸丰留下八大顾命大臣处理军国大事 他们是怎么被慈禧收拾掉的 2024-01-15
-
慈禧墓现在还有尸骨吗 她的尸体现在埋在什么地方 2024-02-13
-
“和珅”和“纪晓岚”相比谁的官职更大?两个人真的平起平坐吗 2024-01-06
-
爱新觉罗·硕塞:清朝铁帽子王之一,堪称一代贤王 2024-03-2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