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隆科多是什么样的 电视剧演的都是真的吗
还不知道:清朝隆科多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隆科多,到底何种形象?
隆科多,佟佳氏,康熙皇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亲侄子、康熙皇帝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的亲弟弟、康熙朝重臣佟国维第三子;也就是说,隆科多是康熙皇帝的亲表弟兼小舅子。在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夺嫡”事件中,隆科多经过了数次站位选择,从皇长子胤禔转向皇八子胤禩,又在康熙皇帝驾崩的关键时刻站位皇四子胤禛并充分保证了康雍皇权更迭过程的顺利进行。
正如孟森先生所言,“世宗之立,内得力于隆科多,外得力于年羹尧,确为实事”;但相较于远离京畿的年羹尧,时任“九门提督”、“理藩院尚书”的隆科多凭借着手中的两万兵力,强力压制其余夺嫡皇子的不臣之心,甚至亲手阻止过康熙灵前的肢体冲突。就此来看,隆科多应有雍正皇帝的“第一拥立功臣”。
如此拥立之功,自然会得雍正皇帝丰厚回报,仅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隆科多就获得了以下回报:
1、和胤禩、胤祥、马齐一并成为“总理事务王大臣”,总理军国大政;
2、雍正皇帝专门下旨明确了隆科多的“官方称呼”——“隆科多应称呼舅舅,嗣后启奏处书写舅舅隆科多”;
3、命隆科多承袭其父佟国维的“一等公爵”,外加一个“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4、命隆科多长子岳兴阿承袭世职、次子玉柱直接晋升为“正二品”銮仪使;
也就是说,在康熙皇帝驾崩当月,隆科多的官职、爵位、恩宠就达到了最高等级;连带家族成员也跟着风生水起,佟佳氏更是一跃成为最具权势的满洲勋贵家族。
而后,隆科多更是拥有了“可以不经奏请,任意挑选官员”的“佟选”资格;并于雍正元年加封“太保”衔,雍正二年获赐“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等特殊恩典。
就此来看,正史记载的隆科多正如《雍正王朝》所演绎的那样,一次正确选择,成就显赫人生。
只是,这样的隆科多也只能存在于官方文献记载,存在于影视作品的演绎,历史上真实的隆科多远非如此形象。如果你了解了真实的隆科多,就会觉得雍正皇帝为其钦定的四十一款大罪原来如此客气;就会觉得雍正皇帝“心有所不忍,可免其正法,永远禁锢”的决定是多么的错误。
根据《清实录·世宗实录》的记载,雍正五年,雍正皇帝抓到隆科多“结党营私”、“私藏玉牒”的罪证后,紧急将远在中俄边境的隆科多召回京城,逮捕入狱。而后,隆科多的长子岳兴阿“大义灭亲”,上呈奏折弹劾隆科多,并就此揭开了隆科多的真实面目。
隆科多有一小妾,名为李四儿,妩媚动人、姿色出众,只是这个李四儿原为隆科多岳父的妾室,也就是隆科多正妻的“庶母”。因为隆科多的正妻曾经阻止过李四儿进入佟府,惹得李四儿怀恨在心;再加上李四儿一直想要上位,取代正妻;于是,李四儿便开始了长期排挤、折磨正妻的嚣张生活。
清朝时期的“正妻”和“妾室”之间有着明确的主仆关系,“以妾当妻”更是触犯《大清律例》的严重罪行,更别提“妾室”百般针对、折磨“正妻”的行为。但因为对李四儿的宠爱,隆科多竟然放任正妻受辱、受害乃至折磨致死。
根据岳兴阿的供词,隆科多的正妻被折磨到“若人彘”;根据《永宪录》的记载,隆科多的正妻“逼勒自缢”;但不管哪种记载,隆科多纵容小妾折磨正妻的行为,也甚是可恨、可耻、可恶。
其实,在正妻被折磨致死之前,李四儿就已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恶,而且这项罪恶也是在隆科多的支持下完成的。
康熙五十八年,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病逝,康熙皇帝派遣大臣前往吊唁,隆科多竟然让李四儿代替正妻出迎吊唁大臣。隆科多的这种表现,让其生母悲愤交加,不久便病逝了。
进入雍正朝以后,隆科多迅速成为最具权势的朝廷重臣,李四儿也跟着水涨船高、骄纵非常。康熙皇帝大丧期间,隆科多令仍为“妾室”李四儿跟随朝廷命妇出入禁门,参加皇帝大丧。甚至,在皇帝大丧期间,李四儿还邀请皇九子胤禟府中的太监前来府邸演戏,国丧期间大行娱乐、同雍正政敌交往过密,仅这两项罪行就够隆科多喝一壶的。
立下拥立之功,本就有着“兔死狗烹”风险的隆科多,在李四儿的“强力助攻”下,能迅速落得悲凉境地,也属必然结果。
这还是你熟悉的隆科多吗?这还是《雍正王朝》中深谙官场规则、深通人生道理的隆科多吗?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八十二》、《清实录·世宗实录》、《永宪录》
-
此女从宫女逆袭成皇贵妃,刚生完孩子就被宠幸 2024-01-15
-
清太祖努尔哈赤简介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分别是什么? 2023-12-18
-
历史上乾隆都有哪些妃子与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2024-04-21
-
光绪皇帝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帝 光绪为何没有夺回大权 2024-04-02
-
姑姑和侄女一起入宫,侄女成皇后,姑姑结局如何? 2024-02-29
-
清朝侍寝规则十分繁琐 都有什么样的规矩 2024-04-06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