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马皇后痴爱一生 两人感情到底有多深
- 中文名:孝慈高皇后马氏
- 国籍:中国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归德府宿州
- 出生日期:元至顺三年(西元1332年)
- 逝世日期:洪武十五年(西元1382年)
- 职业:皇后
- 主要成就:规劝朱元璋减免刑罚
- 配偶: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 谥号:孝慈高皇后
- 陵寝:明孝陵
- 姓 名:朱元璋(1328.10.21~1398.6.24)
- 别 名:重八兴宗国瑞
- 国 籍:中国明朝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
- 出生日期:1328年10月21日(戊辰年)
- 逝世日期:1398年6月24日
- 职 业:皇帝
- 主要作品《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御制皇陵碑》《周颠仙人传》等
- 主要成就:推翻蒙元统治,恢复华夏政权;结束民族压迫,恢复民族平等;剿灭群雄,驱逐胡元,建立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一世一元制;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开创洪武之治;重视文化教育,整顿吏治;恢复朝贡体系,提出“不征之国”
- 即位地点:应天(南京)
- 在位时间:1368年1月23日—1398年6月24日
- 即位年龄:40岁
- 在位时间:31年
- 享 年:71岁
- 庙 号:太祖
- 谥 号:高皇帝
- 年 号:洪武
- 陵 寝:明孝陵
还不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敢于坐在龙椅上的马皇后,朱元璋为何能对她痴爱一生?
一次,朱元璋见马皇后坐在龙椅上顿时勃然大怒,声高八度地问道:谁准你坐在这的?普天之下,只有朕才能坐在上面!马皇后气定神闲地说道:你的又如何,我就是坐了,你又能把我怎么样?说罢,马皇后拉过朱元璋一起坐下。
朱元璋坐下后,摇摇头,笑了笑,道:“朕还真不能奈你何啊。”马皇后听了,靠在朱元璋的肩上打盹了,而朱元璋则在一旁看起了案牍。
从上面的一个小故事可以看出,马皇后和朱元璋的感情的深厚程度了!
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氏一生对他的帮助很大,堪称一名贤内助。
马氏,宿州人。其父马公,仗义好施,富甲一方,早年与郭子兴有刎颈之交。
马氏幼时,马公杀人避仇,把女儿托付给了郭子兴。郭子兴夫妇把马氏当成亲生女儿,从小就教她读书识字,让她与两个儿子骑马射箭。共习武艺。
郭子兴起兵后,在妻子张氏的怂恿下,把马氏嫁给了朱重八。朱重八成了军中令人羡慕的“朱公子”,正式取名朱元璋。那一年,马氏二十一岁,朱元璋二十五岁。
马氏身材粗壮,有一双大脚,长相并不漂亮。但她知书识礼,稳重端庄,确实令朱元璋既高兴又佩服。马氏见朱元璋虽有些智谋,但不思进取,恐怕成不了什么大的气候,就劝他说:“我义父把我嫁给了你。我看你身强力壮,可是胸无点墨。你要想建功立业,还得在书本上下点功夫,没有见识是成不了大事的。”
朱元璋开始不以为然,但经不住妻子的一再劝说,终于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征战之余总要抽出时间来学习,渐渐地文化有了提高。从此,朱元璋说话、办事也有了头绪,很得郭子兴的喜欢,他在军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
但是,郭子兴暴躁多疑,心胸狭窄,朱元璋常常无端受罪。为了消除翁婿矛盾,保全朱元璋,马氏就拿出私房钱,讨好郭子兴的爱妻张氏,请她在郭子兴面前说好话。
一天,在讨论军事行动的会议上,朱元璋提出的正确主张,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不料,这又引起郭子兴的嫉妒。
第二天,郭子兴找个借口,把朱元璋关了禁闭,并严令伙房不得送茶
饭。从早到晚,朱元璋水米未进,这可急坏了马氏。天刚一黑,马氏溜进伙房,偷出几块刚出炉的烧饼就往外走。刚出门,恰见张氏迎面走来,慌忙中她把烧饼放入怀里。等见了朱元璋,解怀取饼时,却发现饼已把胸前的皮烫焦了一大块。
后来,朱元璋领兵出征,马氏就鼓励将士,抚慰一眷属,稳定后方。有一次,“汉王”陈友谅的大兵围攻朱元璋的根据地应天,应天城内一片恐慌。
马氏临危不乱,她从容自若,大出金银,犒赏将士,安定人心,这对打败陈友谅的大兵无疑起了很大作用。在匆忙的戎马生涯中,朱元璋养成了把思考的事情随时记下来的习惯。
由于朱元璋识字还不多,所以这些札记卡片上常有因不会写的字而出现的空白或者记号。每天晚上,马氏就把这些卡片收拢起来,把空白和记号用文字补上。这对朱元璋随时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马氏还经常劝朱元璋收用儒士,严明军纪,这些都对朱元璋夺得天下有极大的帮助。可以说,没有马氏,也不会有朱元璋的皇帝宝座。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时常对大臣们称道马皇后的贤惠,把她比为唐太宗的长孙皇后。马皇后听说了,又进一步开导朱元璋说:“你今贵为天子,仍能不忘当年贫苦,我很欣慰。古人说,夫妻相保易,君臣相保难。你既然不忘妾身,也更不要忘了一起同过患难的群臣。”朱元璋点头称善。
但是,作为万乘之主,朱元璋时常要大发脾气,严惩大臣。这时,马皇后就温和地劝诫他:不要随便发怒,更不要因怒随意杀人。参军郭景祥守和州,有人报告说郭的儿子拿稍要杀父亲。
朱元璋听后,不问三七二十一,就要派人去杀掉郭景祥的儿子。马氏知道了这件事,劝朱元璋说:“郭景祥只有这一个儿子,别人告诉的话也许不真实。如果把他的儿子杀了,郭家就绝后了。”后经调查,郭景祥的儿子果然受了冤枉。
大将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告他胡作非为。朱元璋火冒三丈,准备把李文忠调回治罪,并征求马氏的意见。马氏说:“严州毗临敌境,轻率地更换将领,实在不妥当。而且,李文忠平时为人正派,杨宪的话不见得可信。”朱元璋采纳了马氏的意见。后来,李文忠在边境锐意经营,立了大功。
学士宋濂,因为孙子宋慎的事情受到牵连,被逮捕了,要处死刑。马氏向朱元璋建议说: “老百姓家里为了子弟请老师,尚且讲究礼节,有始有终,何况当皇帝的呢?而且,宋濂现已住在老家,不一定知道他孙子的事情。”
朱元璋没有理睬。晚上,在饭桌上,马氏既不吃肉,也不喝酒,朱元璋感到奇怪,惊问怎么回事。马氏说: “我为宋先生作祈祷啊。
朱元璋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扔下筷子站了起来,第二天即传令赦免宋濂!
马皇后起于民间,对前朝的剥削苛重而激起百姓抗争、夭下大乱的情景记忆犹新,常常提醒朱元璋说:“百姓才经厉过战乱,元气还没有恢复,就像初飞的小鸟不能拔毛,新栽的小树不能摇根。作为开国之君,应奉行仁政,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样才能享国久长。”一些地方官横征暴敛,对百姓肆行剥夺,朱元璋就拿马皇后的话来告诫这些官吏,并严令轻摇薄赋,与民休息。
对那些太学生的家属,马皇后也没有忘记。有一次,朱元璋观察太学。回到宫中,马皇后问起太学中有多少学生,朱元璋答说有数千人。马皇后说: “人才多了。这些学生有官府给以凛食,但是他们的妻子儿女在家靠什么生活呢?”于是,朱元璋决定设立红板仓,积粮供奉那些太学生的家属,为太学生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马皇后注重对皇子的教育,说服朱元璋为诸子遴选名儒教读。她以太后之尊,待朱元璋的其他妃殡如姐妹,遇到她们有孕时特加照顾。有时宫人因事犯错,朱元璋怒斥,马氏也故意发怒,命左右将犯错的宫人押交宫正司议处。
朱元璋怒消,问马后道:“我发怒,你也跟着发怒,你不自己责罚,却将他们交付宫正司,这是为何?”“赏罚公正才能服人”,马皇后这时才说,“为君的,不要因高兴而加赏,不要因愤怒而加罚。喜怒之时,必有所偏重,而不能公正地处置。我将宫人交给宫正司,就是要由他们按其轻重作出公正裁决,这样才适宜啊。”为了避免宫人们因照料朱元璋不合意而得罪,马皇后不辞劳苦,亲自操持朱元璋的饮食起居。
有些宫人不解,马皇后说:“我知道宫里有那么多人照料皇帝。但是,一个女人,侍候丈夫本是份内之事。如果饮食不洁,或者不合口味,遭殃的是你们。你们受罚,我心里也不好受,所以我要自己做这些事情。”因而,宫中上下对她爱敬有加。
但是,马皇后也未放松对妃嫔的约束。她命人编辑《宋代家法》,收集宋代贤良后妃的事迹及宋宫的纪律,颁行六宫,教育宫中诸女。
明太祖读后,大受启发,立刻精择数条,如“后妃不得预闻政事”、“后妃以下宫缤女御不得私自出外”等,用铁牌铸字,挂在每一宫门之内。这一措施执行严格,影响久远,终明之世,宫闺严正,没有出现女主弄权乱政的现象。
为了感激马皇后,明太祖多次寻访她的族人,准备授以官爵,予以光耀。马皇后一次一次地拒绝,她说:“古训说,爵禄私外戚之家,不合法啊。”明太祖没办法,只好封马后的父亲马公为徐王,母亲郑温为王夫人,修墓建庙,仅此而已。
洪武十五年(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倒了。官吏纷纷上疏,要求祭告山川神灵,为马皇后祈福。他们并请皇上征集良医,为马皇后治病。马皇后知道后,摇着头对朱元璋说: “人生在世,死生有命,祷告有什么用?再说,好的医生也不能改变天命,我这病已经治不好了,所以就不要再找医生了,免得他们被连累。”
不久,马皇后的病情迅速恶化。垂危之际,朱元璋问她还有什么话。马皇后轻轻地说:“我希望陛下尊重人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谨慎处理问题,做事有始有终,子孙后代更加贤明,大臣和百姓各得其所。倘得如此,妾死也膜目了。”八月二十五日,马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一岁。九月五日,马氏被葬在孝陵。
-
伴君如伴虎,四位大臣辅佐皇帝只有一人善终 2024-01-04
-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是被朱元璋赐死吗,他的后代结局如何 2023-12-17
-
朱元璋真的杀富人助穷人吗 朱元璋为什么这么做 2024-03-05
-
盘点古代打仗最厉害的七位帝王,他们分别是谁? 2024-02-23
-
蓝玉他都做了些什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他 2024-01-14
-
被清军击败后李自成去了哪里?是什么下场? 2024-04-22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