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基是什么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东汉末世是士族崛起的时代,四世三公的袁氏无疑是第一门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汉末群雄中,势力最大的就是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为了争权夺利,各自拉拢盟友,形成了袁绍、曹操、刘表与袁术、公孙瓒、陶谦两大集团。随后两大集团内讧,集团之间也互相内讧,导致曹操最后胜出而一统北方。若袁绍、袁术不分裂,那统一北方的极有可能就是袁家,而二人的哥哥袁基会承担这个重任。那袁基为何没能带领袁家走向辉煌呢
一,出身名门
袁基出身汝南袁氏,为司空袁逢之嫡长子。由于从袁基的高祖父司徒袁安开始,袁家四代就一直有人高居三公之位,所以家世十分显赫,被人称为“四世三公”。因此袁基一出生就是名门子弟中的名门子弟,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地位丝毫不比当时的皇子差。
豪桀多附于绍,术怒曰:“群竖不吾从,而从吾家奴乎!”(后汉书·袁术传)
袁基的大伯袁平、二伯袁成都早逝无子,所以袁基就成了袁家第五代的长孙与未来的汝南袁氏宗主,在家族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远比庶弟袁绍、嫡弟袁术高很多,也更受家族重视,是家族的重点培养对象。例如袁术就曾骂庶兄袁绍为“家奴”,可见当时庶子地位之卑微。
二,担任九卿
袁逢去世后,袁基作为嫡长子承袭父亲的爵位,成为安国亭侯。当时袁基的叔父袁隗官至司徒且声名显赫,袁基就在他的提携下步步高升,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太仆;而他的两位弟弟袁绍、袁术只能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慢慢向上升迁。
中平六年(189年),汉少帝刘辩即位,由舅舅大将军何进辅政。袁隗则升任太傅,位在三公之上,与何进一同辅政。袁基则在旁辅助袁隗,司隶校尉袁绍和虎贲中郎将袁术则在袁隗的安排下辅助何进。
不久何进就在袁绍的助推下图谋铲除宦官,而与张让、段圭为首的宦官集团发生内讧,最后被宦官所杀。袁术为了替何进报仇,便带兵杀入皇宫,一举铲除了宦官集团。
此时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都被铲除,东汉朝廷一下子就陷入了权力真空。而袁隗为代表的士人集团正好可以填补真空,趁机掌控大权。况且袁隗德高望重,袁基、袁绍、袁术三兄弟都身居高位,掌握京师的车马与军队,那未来朝廷就是袁家说了算。
但随后袁家安排入京的外将董卓失控,导致了袁家的算盘彻底落空。此前袁绍为了提升何进对抗宦官的实力,提议征召并州牧董卓等地方实力派入京。董卓曾为袁隗的属吏,正是靠袁家的提携才得以升居高位,所以袁绍断定他入京后必定会依附袁家,帮助袁家掌权。
可董卓入京后野心膨胀,迅速掌控了洛阳兵权,为了提升自身威望,便决定进行废立。随后董卓就找来袁绍来商议此事,而袁绍担心大权落入董卓手中,于是坚决反对。董卓大怒,想要杀掉袁绍,但因为其家世显赫而作罢。随后袁绍就担心被害,于是逃往冀州。袁术则也因为反对董卓废立而担心被害,于是逃往南阳。
袁绍、袁术一逃,袁家丧失了兵权,导致袁隗、袁基只得同意董卓废立。然后董卓就废汉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袁隗彻底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只得和袁基暂时依附董卓。
袁基的两位弟弟都已出逃,他作为袁家第五代的接班人,一方面要留下来辅助叔父袁隗,维持袁家在朝廷的影响力并保护留在洛阳的家眷;一方面董卓加强了对袁家的监视,导致袁基无法逃走。
三,惨遭杀害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群雄纷纷起兵讨董,推举袁绍为盟主、袁术为副盟主。董卓大怒,便采纳部下的建议,为了离间袁绍、袁术兄弟,便于三月戊午(5月10日)逮捕袁隗、袁基叔侄,将其与留在洛阳的家眷全部杀死。
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后汉书·袁绍传)
果然袁基死后,袁绍与袁术兄弟迅速决裂,为了汝南袁氏宗主的地位斗得是你死我活,还都成为了汉末最有实力的枭雄。另外袁绍与袁术二人都心存野心且图谋称帝,如果袁基没死,那二人必然要服从袁基,为这个哥哥效力。天下的名士也大都会投效袁基,袁家的势力也不会分裂,反而会更强,那袁基就极有可能取代曹操,建立袁氏皇朝。
-
刘贺为什么会被废?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帝,27天就下台 2024-01-19
-
金日磾是怎么变成托孤大臣的?真相是什么 2024-02-06
-
刘盈和刘恒是什么关系 窦漪房窦太后喜欢刘盈吗 2023-12-14
-
能帮助刘邦建国的三大功臣是谁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2024-04-09
-
汉末三国时期真实的刘表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4-04-05
-
历史上曹操杀吕布真的是形势所逼?真相是什么 2024-03-3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