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如果派别人去守华容道 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还不知道:华容道大将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诸葛亮安排守华容道的大将,不是关羽,而是赵云,结果如何?
三国演义中,关羽守华容道,由于他心太软,念及曹操昔日旧情,将其放走。有人提出,如果诸葛亮安排守华容道的大将不是关羽,而是刘备集团的另一位大将赵云,结果将会如何呢?需要分两种情况,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第一种情况:诸葛亮没有特殊交代
对于诸葛亮的命令,赵云将会不折不扣执行到底,即使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惜。如诸葛亮让赵云保护主公刘备过江,前往东吴迎娶孙权的妹妹,多危险的任务啊,但是赵云却没有提出异议,又如赵云陪同诸葛亮过江吊唁刚刚被诸葛亮气死的周瑜,当时东吴诸将对诸葛亮恨得牙根都痒痒,但他依旧跟着去了。
总之,对于军师诸葛亮的命令,赵云会像听从主公刘备的命令一样,贯彻落实,执行下去,完成任务。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是对赵云最真实的写照。
因此,如果诸葛亮派出赵云守华容道,命令是不顾一切斩杀,或者擒拿曹操及其残兵败将,赵云一定会完成任务,斩杀或者生擒活捉曹操等人。曹操及其手下,厮杀一夜,已经精疲力尽,硬闯肯定闯不过华容道,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第二种情况:诸葛亮有特殊交代
诸葛亮交代任务,为了保持自己的神秘感,常常有特殊交代,一般是交给接受任务的人一个锦囊,让其在合适的时候打开,依计行事。此人也不需要动脑筋,只需要傻瓜式照着诸葛亮给的锦囊做就行。
如赵云保护主公刘备过江东娶亲的时候,诸葛亮便给了其三个锦囊。第一个锦囊是赵云陪同刘备到了江东后,打开锦囊,写的是面见吴国老,将事情搞大;第二个锦囊是刘备沉浸在温柔乡里,赵云打开锦囊,对刘备谎称曹操大军压境;第三个锦囊是刘备和孙夫人被吴军追得上天入地无门的时候,打开锦囊,祈求孙夫人帮助脱困。这三个锦囊环环相扣,都是赵云不知所措的时候,指导其如何做。赵云严格按照锦囊中的指示做了,圆满完成任务。
如果诸葛亮在派出赵云守华容道的时候,又给了锦囊,他一定会按照锦囊上的办理。锦囊让放曹操,赵云就会毫不犹豫放了曹操,如果锦囊上让杀了曹操,赵云就会提曹操首级交差,如果锦囊让生擒曹操,赵云就会生擒曹操,回去交差。
那么,诸葛亮交给赵云守华容道这项任务时,会给赵云锦囊,特殊交代赵云吗?
赤壁之战后,曹操虽然损失惨重,但是其实力尚在,北方仍然在其掌握之中。孙刘联军,孙权占据主导地位,水军异常强大,能够很容易击败曹军水师,陆军稍差一点,但是有周瑜、鲁肃、吕蒙等众多统帅,实力也不差。刘备一方兵微将寡,更要命的是没有一块稳定的地盘。
如果曹操战死在赤壁,形势对刘备一方极其不利。因为曹操刚刚统一北方,根基还不太稳定,如果曹操突然死去,北方很可能再次陷入混乱,曹魏将不再是江东孙权的大敌。此时,孙权很可能实行吞刘战略,彻底吃掉刘备,进而北伐,蚕食北方。如果江东打不过北方,也可以与曹魏划江而治。
因此,诸葛亮只有保证曹操活着,给予江东孙权足够的压力,他才能始终保持与弱小的刘备结盟,容纳刘备,共同抗曹。事实也正是按照诸葛亮所设想的进行的,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及其手下,回去之后也没有被军法从事。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诸葛亮为了主公刘备的霸业,必须要让曹操顺利逃回北方,他如果派赵云守华容道,很可能会给其一个锦囊,令其虚张声势,放走曹操。
与其给赵云锦囊,还不如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关羽,让关羽彻底了结与曹操的恩怨,一心一意为刘备效力。这样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
三国时期的曹植四友指的是哪些人?他们是何结局? 2024-03-22
-
曹操偏爱曹植却选择曹丕的原因是什么? 2024-02-25
-
三国里差点被埋没的几位名将,幸好遇见了自己的伯乐 2024-02-23
-
石亭之战是怎么回事?曹休为何会在此战后惭恨离世? 2024-03-11
-
曹操的夫人是谁曹操有多少儿女 曹操最后怎么死的 2023-12-15
-
马云騄:马超的妹妹赵云的妻子,三国最勇猛的女将 2024-02-2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