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令坤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韩令坤,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将领,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显德二年(955年),韩令坤参与后周伐南唐之战,获得歌伎杨氏,对她十分宠爱。不久韩令坤俘获唐将陆孟俊,准备将其送给皇帝。杨氏因为全家遭陆孟俊杀害,恳请夫君韩令坤替自己报仇。然后韩令坤杀了陆孟俊,替杨氏报了血海深仇。那韩令坤是如何“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呢
一,出身将门
韩令坤出身将门,为徐州守御指挥使韩伦之子,因此早年从军,在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帐下效力。广顺元年(951年),郭威建立后周,因为欣赏韩令坤骁勇善战,于是封他为铁骑散员都虞候、控鹤右第一军都校、和州刺史。
二,效力后周
显德元年(954年),韩令坤随周世宗参与高平之战,在此战中表现突出,力败汉军,得以升任本厢都指挥使、泗州防御使。然后韩令坤随周世宗乘胜攻打太原,担任行营前军马军都校。虽然周世宗因为太原城池坚固而未能将其攻克,但却认识到韩令坤是青年才俊,予以大力提拔,升任其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定武军节度使。赵匡胤也因高平之战获得周世宗赏识,便与韩令坤交好,成为亲密好友。
韩伦因为儿子韩令坤受到皇帝重用,所以也沾了光,得以升任陈州行军司马。但韩伦为人贪财,不仅私下贩酒牟取暴利,还搜刮民脂民膏,做出许多违法之事。周世宗得知此事,于是派殿中侍御史率汀前往调查。率汀据实禀报,周世宗得知后大怒,决定处死韩伦。韩令坤于是跪在周世宗面前苦苦哀求,才保了韩伦一命。
三,攻伐南唐
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派宰相李谷征讨南唐,韩令坤于是随征南唐。李谷初战不利,为唐军击退。韩令坤、李重进为了替李谷雪耻,于是奋力攻打唐军,取得大胜。然后周世宗亲征南唐,派韩令坤、赵弘殷偷袭扬州。南唐东都副留守冯延鲁轻视周军,不做防备,使得韩令坤轻易就率数百骑兵进入城中。接着韩令坤安抚百姓,很快就控制了扬州。冯延鲁只得逃入寺庙躲避,但仍被周军搜出俘获。
唐将马希崇见周军夺取扬州,为了保命,于是把歌伎杨氏送给韩令坤。韩令坤见杨氏长得十分漂亮,对此很高兴,于是纳她为妾。周世宗得知韩令坤攻克扬州大喜,升他为扬州知州。泰州的唐军得知扬州失守,畏惧投降后周。不久南唐击败吴越,然后乘胜夺回泰州,逼近扬州。韩令坤担心孤城难守,于是弃扬州退走。周世宗得知韩令坤弃城而走,对此十分生气,急忙派赵匡胤与张永德前往救援。
韩令坤得知援军到来,于是返回扬州,还出城与唐军作战。随后周军大败唐军,俘获唐将陆孟俊。韩令坤乘胜追击,击败唐将马贵,擒涟州刺史秦进崇。韩令坤准备把陆孟俊送给周世宗,杨氏于是痛哭说:“此前陆孟俊攻克潭州,杀我一家二百余口,只有我因为得马希崇保护而幸免于难,希望夫君杀了陆孟俊替我全家报仇雪恨。”韩令坤因此派人向陆孟俊核实此事,发现为真,于是杀了他。
周世宗听闻韩令坤大败唐军,这才转怒为喜,任命韩令坤为缘江招讨副使,让他随缘江招讨使向拱攻克寿州。周世宗对此次南征南唐的胜利十分高兴,封韩令坤为检校太尉、镇安军节度使。显德四年(957年),周世宗二征南唐,派韩令坤镇守扬州。南唐发动反攻,摧毁扬州城。周世宗于是征召青壮年重修扬州城,任命韩令坤为修城都部署,全权负责修城事宜。
四,镇守成德
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命韩令坤开挖汴水河道,以沟通其与淮河的联系。然后韩令坤担任霸州都部署,随周世宗北上伐辽。不久周世宗病逝,其子周恭帝即位。周恭帝封韩令坤为检校太尉、侍卫马步军都虞候,让他防御辽军。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篡周建宋,封韩令坤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天平军节度使。随后韩令坤参与平定李筠与李重进之乱有功,获得赵匡胤厚赏。建隆二年(961年),赵匡胤任命韩令坤为成德军节度使、北面缘边兵马都部署,让他镇守地方。建隆六年(965年),韩令坤在成德军因为毒疮发作病逝。
总的来说韩令坤为后周名将,在对抗北汉与南唐的战斗中立了大功。同时韩令坤也与赵匡胤交情深厚,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主动交出兵权,到地方镇守。
-
历史上李煜是怎么兵败以至于国破家亡的? 2024-04-07
-
朱温有几个儿子?他们结局如何? 2023-12-30
-
南汉国主刘鋹为何要臣子自宫?刘鋹最后结局如何? 2023-12-29
-
冯道是谁 一生历五朝八姓十一帝的冯道是奸臣还是忠臣 2023-12-16
-
除了四大美女,古代历史上还有哪些美女? 2023-12-26
-
后周恭帝柴宗训的生平简介 赵匡胤逼他禅位后他结局如何? 2023-12-3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