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公生是什么出身?她被驸马家暴后朱棣是什么态度?
- 中文名:朱棣(1360~1424)
- 别称:明成祖,永乐大帝
- 国籍:中国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应天(今江苏南京)
- 出生日期:1360年5月2日(庚子年)
- 逝世日期:1424年8月12日
- 主要成就: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占领安南,五征漠北
- 代表作品:《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诗》
- 在位时间:1402年至1424年
- 庙号: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
-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 年号:永乐
- 陵墓:长陵
- 前任:朱允炆(明惠宗)
- 继任:朱高炽(明仁宗)
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身份和地位是非常尊贵的,下面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封建王朝社会,身份尊贵的公主出嫁后,驸马是万万不敢怠慢的。可是,常宁公主却是个例外,不仅经常被驸马家暴,身为父亲的明成祖朱棣,还不为她撑腰,这是怎么回事呢?
常宁公生于1386年,当时朱棣还是坐镇一方的藩王。不过,由于她是最小的女儿,因此自幼很得朱棣宠爱。
1399年,继位不久的建文帝朱允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削除藩王的势力。本就有心夺位的朱棣,趁机举起“清君侧”的旗号,发动了靖难之役。
1402年,朱棣攻占了南京都城,朱允炆消失在皇宫的大火之中。
国不可一日无君,朝臣们“反复劝进”,苦求朱棣登基称帝。
朱棣则“反复推辞”,最后“万不得已”才登上帝位。
朱棣做了皇帝后,由于夺位不正,他为了巩固手中的皇权,也为了稳定国内的局势,所以他在继位之初,对曾经遭到朱允炆打压的藩王们进行安抚,并恢复了藩王旧制。同时,他还为了加强与镇守云南的外姓王沐昕之间的亲情关系,特意将常宁公主许配给了沐昕,并封沐昕为驸马都尉。
据《沐驸马像赞》所言,沐昕出身于“侯门华胄,皇家懿戚。秉德廉虚,小心翼翼。资兼文武,志乐书诗。煌煌勋业,光照鼎彝。有峨其冠,有伟其服。允矣君子,其温如玉”,是个风度翩翩的文武大才。
因此,沐昕成为驸马后,朱棣对他极为看重。《明太宗实录》中曾多次提到,沐昕多次奉朱棣之命,在藩王生日及重大节日时,献礼致贺等。可见,朱棣对沐昕这个女婿还是相当亲厚的。
沐昕也对朱棣颇为孝顺,在《九朝野记》中,还记载了他曾送过两个绝色歌女给朱棣。
这两个歌女很会取悦朱棣,因此很得朱棣喜爱。朱棣在散朝后,经常召她们来表演歌舞,消磨时光。
可是不知怎为的,有一天,沐昕居然用铜锥打死了这两个歌女。
按说沐昕的做法就是犯上。可是朱棣虽然不高兴,但并没有责罚他,此事居然不了了之了。
沐昕见此,愈发胆大妄为,竟对常宁公主也渐渐不客气起来。
据《明史》记载,常宁公主虽说从小就得朱棣宠爱,但是她却教养很好,在行事说话上更是“恭慎有礼”。
不过,常宁公主却看不惯沐昕的跋扈骄纵,所以难免对他有所劝说。
谁知,沐昕不仅不听,反而恶言相向,根本不考虑她公主的身份。说到过激处,还对常宁公主动手动脚。
挨打受气的常宁公主带着满腹的委屈向朱棣诉苦,希望朱棣能好好约束沐昕。
谁知朱棣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还劝常宁公主为人妻子,要多有忍耐。
常宁公主在朱棣这里没得到安慰,只得委屈地又回到沐昕身边。
这之后,沐昕变本加厉,经常在外面寻花问柳。回到家中,常宁公主但凡有一点让他不满意的,便会遭到他的拳打脚踢。
忍气受骂的常宁公主,最终抑郁成疾,在22岁这年气病而死。
常宁公主去世后,朱棣依然没有为难沐昕,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沐昕的父亲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而沐英虽说是养子,但他却是马皇后一手抚养长大,堪比亲生儿子。
再加上沐英英勇善战,对朱元璋极为忠心。他不光是开国元勋,还是平定天下的不世之才。所以,朱元璋待他更是视如己出。在天下初定后,便封他为西平侯,镇守云南。在他去世后,悲痛的朱元璋还追封他为黔宁王,并予以厚葬。
沐昕虽说是沐王府的二代掌门人,可是沐家在云南一带已经势力强大,并且深得当地百姓爱戴。所以朱棣深知对沐昕只能拉拢,不能打压。这也是为何,他会把最疼爱的小女儿嫁给沐昕,为的就是换取沐家对他的支持。
所以,就算沐昕杀了他最喜爱的两个歌女,家暴常宁公主导致其早逝,朱棣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和他的江山比起来,常宁公主的生死,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
为什么说明朝最有影响力的臣子是张居正? 2024-04-23
-
《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原型是谁?历史上她是朱元璋的儿媳妇! 2024-02-26
-
李太后是如何从宫女逆袭成太后的?她有哪些成就? 2024-03-23
-
朱棣为何一定要杀方孝孺?真相是什么 2024-04-25
-
朱棣好不容易迁都背景 朱高炽继位为何想再迁回南京 2024-04-17
-
嘉靖皇帝睡觉时十六名宫女刺杀他,最后宫女全被处死 2024-02-2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