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不死蓝玉就没有事情吗 最后朱棣不造反是不是真的
- 本名:朱标
- 别称:懿文太子
- 所处时代:明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太平陈迪家
- 出生时间:1355年10月10日
- 去世时间:1392年5月17日
- 祖籍:安徽凤阳
- 庙号:兴宗(追赠)
- 谥号:懿文、孝康皇帝
- 陵寝:明东陵
- 中文名:朱棣(1360~1424)
- 别称:明成祖,永乐大帝
- 国籍:中国明朝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应天(今江苏南京)
- 出生日期:1360年5月2日(庚子年)
- 逝世日期:1424年8月12日
- 主要成就:编修《永乐大典》,经营东北;派郑和下西洋,占领安南,五征漠北
- 代表作品:《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诗》
- 在位时间:1402年至1424年
- 庙号:太宗(嘉靖时改为成祖)
- 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 年号:永乐
- 陵墓:长陵
- 前任:朱允炆(明惠宗)
- 继任:朱高炽(明仁宗)
对朱标不死蓝玉就不会死,朱棣也不会造反,是这样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太子朱标的死,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虑接班人了,经过深思熟虑,他没有选择其他儿子,而是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可面对这么年轻且无经验的接班人,朱元璋开始大杀功臣。看似给他留下了一个稳定的皇位,可没有想到,他刚登基,靖难之役就发生了,四年后,朱棣登基为帝了。
这也难怪的,一个人生死有命,更何况他还是大明的接班人。他的死必然会对后世有着诸多影响。有人说,如果朱标不死,那么身为朱标铁杆之一的蓝玉也就不会死,甚至很多其他大将也不会死,这样一来,就算朱棣仍然选择造反,那么也不会成功的。
毕竟一直以来的说法,朱元璋大杀功臣主要是为了给皇太孙铺路,怕他拢不住这些功臣,对皇位造成威胁。
蓝玉虽然功劳不如徐达等人,但也是有很厉害的角色。尤其是在建国后,老一辈的老的老,死的死之后,蓝玉开始主持大局。尤其是他率领十五万大军讨伐元朝作乱的余孽,最终取得显著的胜利。
随着蓝玉在南征北战中多次立功,朱元璋对他更加优待。另外,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是太子朱标妻子的舅舅,所以他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明朝初期太子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和朱棣以及其他藩王的关系也一直不是很好。而蓝玉等武将,也是朱元璋给太子留下的很重要的武人班底。
可蓝玉的死,与朱标的死究竟有多大的关系?要说没有关系,那是不可能的。朱标的死,牵一发而动全身。朱标死了,那么一切都要重新洗牌了。
可朱标如果不死,蓝玉就一定不死?这个恐怕有待商榷。
蓝玉,他最终是被锦衣卫告发谋反,这个可能性不大。蓝玉虽然没有政治头脑,但也不至于这么糊涂。可蓝玉是不是就没有问题呢,也不是。他这个人啊,是个存粹的武将,恣意骄横,目中无人。这样的人呢,在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手下,很难活下来的。
就算朱标不死,恐怕也没有多少对朱元璋的影响力,至少不可能阻止。
虽然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很好,两人的感情和关系也一度被称为最佳的皇帝和太子的佳话。可不得不承认,朱元璋对这个儿子还是有些不满意的,毕竟两个人个性差太多了,朱标太仁爱,这在朱元璋看来是要不得的。为此,朱元璋也多次告诫过太子。所以,两人的关系不见得就多么的融洽。尽管,这不影响朱元璋对太子的认可,但不见得朱元璋会听朱标的。
所以,如果蓝玉不改变的话,那么太子朱标不死,他也很难活下来。
-
何文辉是谁?曾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 2024-02-04
-
朱瞻基在位期间有何举措?无意间埋下了重大隐患 2024-02-10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明光宗朱常洛 2024-03-30
-
历史上王满堂是何样貌?她的生平如何? 2024-04-06
-
朱棣处死了三千宫女?历史真相是怎样的? 2024-02-27
-
明武宗朱厚照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2024-04-1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