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的权力那么大 曹操为何死都没有称帝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曹操达到了权力的巅峰,却为何到死都没有称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看一看。
曹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举孝廉出生,在后来镇压黄巾军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建立威势,摇身一变成为挟天子而令诸侯的第一人,被人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他生前差不多统一了当时的整个北方地区权力可谓达到了巅峰状态,但即使这样他亦是迟迟未称帝,直到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封为魏武帝,他没有称帝主要是因为祖上世世代代都受汉家恩惠,不想背负大逆不道的篡汉骂名、加上当时天下处于三分状态,称帝时机不成熟,仍然需要打着汉室旗号和曹操当时年事已高,想要把称帝的机会留给自己的后代。
祖上世世代代都受汉家恩惠,不想背负大逆不道的篡汉骂名
东汉末年曹操一步步崛起时,汉室虽然大势已去,再没有往日雄风和威慑力,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根基和影响力尚在,而且曹操家族和夏侯家族都是汉朝建立的开国功臣,世世代代受到汉家的恩宠,汉朝虽然已经是大厦之将顷,但皇帝始终还在,他若是称帝就会被后世所唾弃,世世代代背负大逆不道的骂名,因此他到死都不愿称帝。
当时天下处于三分状态,曹操称帝的时机并不成熟,仍需要打着汉室的旗号
曹操虽然挟天子而令诸侯,拜丞相封魏王,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建立了颇有实力的曹氏统治集团,还将整个大汉朝廷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但当时的天下呈三分趋势,西南蜀国有刘备建立的蜀国、东吴有孙氏家族建立的吴国,此外还有众多小政权割据。
如此动荡不安的局面曹操若是称帝,势必会招来蜀国和吴国,以及其它割据在各地的势力群起而攻之,所以要想称帝曹操就必须得先扫平这些可能对他造成威胁的各方势力,不过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扫平蜀国和吴国不是一朝一夕说做到就能做到的事,必须得有一个长远的谋划,因此一直挟天子而令诸侯打着大汉的旗号,反而更有利于曹操进行兼并和统一战争。
曹操当时年事已高,想要把称帝的机会留给自己的后代
从东汉末年镇压黄巾军起义到后来反对董卓篡逆,曹操一路东征西战笼络人才,在官渡大败袁绍,创下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争佳话,然后逐步统一北方,完成这些时候曹操已经六十多岁,年事已高,此时的他即使没有称帝但却只手遮天,要什么有什么,称不称帝什么的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名号而已,他已经不是那么看重。
又加之即使权势滔天,他由汉臣变成汉帝始终是篡逆,他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自己不称帝,将机会留给自己的后人,他后人称帝仍然会追封他名号,这样既能堵住天下人的口,大汉的千秋基业也依然是在他们曹氏集团手中。
总之,纵观曹操的这一生,他即使没有称帝,还差一个皇帝称号,但他手中的权力丝毫不亚于皇帝,还有即使不称帝,大汉的江山依然在他后人手中,所以,无论怎么看曹操都是最后的赢家。
-
蔡阳是什么人?他到底有多厉害 2024-01-09
-
盘点三国时期英年早逝的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2024-02-28
-
诸葛亮刚刚去世 刘禅为何要连杀三位重臣 2024-04-12
-
孙权晚年心态为什么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4-02-06
-
诸葛亮把绝学传给姜维,为啥不传给儿子呢? 2024-02-01
-
曹魏第一将是谁?他的生平怎么样 2024-02-13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