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为何会进入北魏的后宫?都发生了什么?
- 本名:冯太后
- 别名:文明皇后、文成文明皇后、文明太后
- 所处时代:北魏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长安
- 出生日期:441年
- 逝世日期:490年10月17日
- 主要成就:临朝摄政,诛杀权臣,太和改制,奠基孝文
- 籍贯:长乐郡信都县(今河北冀州)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的皇后,是北魏实际执政时间较长、治理功绩非常突出的一位贤后。这是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冯太后是十六国中的北燕皇室的后人。北魏在统一战争中,灭掉了北燕,冯氏便作为俘虏,被掳进北魏的后宫之中,成了一个婢女。
不仅如此,由于担心北燕后人造反,北魏皇帝太武帝还杀掉了冯氏的父亲,诛灭了冯氏家族很多人。
可以说,冯氏真正称得上是家破人亡的。一般来说,这种家破人亡的女子,只能在男权社会里逆来顺受,任人摆布地过完一生。但是这个冯氏却不一样,她自己的家国虽然被灭了,但是,她却用独特的方式,把作为“敌人的”北魏朝廷控制起来。北魏整整三代皇帝都在她的控制之下。可以说,她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为她的家族实现了复仇。
为了能讲明这句话,我们来看看冯氏有怎样传奇的一生。
冯氏最早被俘虏到北魏后宫后,她只是一个婢女。不过,最终她用自己独特的女性魅力,俘虏了当时的小皇帝文成帝。文成帝13岁登基的时候,立12岁的冯氏为贵人。在文成帝16岁的时候,就把15岁的冯氏立为皇后。
冯氏被立为皇后以后,用自己出众的政治才干及协调能力,获得了文成帝的信任。以至于文成帝但凡朝中大事,都要与冯皇后商量。
后来,文成帝的妃子李妃给他生了长子拓跋弘。随即,拓跋弘被文成帝立为太子。当时的北魏,有一个怪异的制度“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弘被立为太子后,拓跋弘的生母李妃就必须被赐死。因此,拓跋弘过继到冯皇后的名下,成了冯皇后的养子。
文成帝与冯皇后两人琴瑟和谐,整个国家也安宁太平。可惜文成帝25岁的时候就英年早逝。拓跋弘继位,他也就是献文帝。这样,冯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也就成了冯太后。
献文帝继位的时候才12岁,是个小皇帝。朝中权臣乙浑看见冯太后母子孤儿寡母,认为他们无法掌控朝廷,因此便准备造反,自立为帝。
而冯太后就在这时候,体现了卓越的政治才干。她联合其他大臣,很快就拿下了乙浑,并且铲除了他的党羽,让拓跋氏的皇位稳固起来。
一开始,冯太后临朝称制,由自己处理朝廷的各项事务,献文帝在一边学习临摹。不过,当献文帝生了儿子拓跋宏(也就是后来的著名的魏孝文帝)以后,出于女人的天性,冯太后非常喜欢这个乖孙子,因此担任起了抚养照顾这个乖孙子的工作。朝廷中的很多事情,她就交给了献文帝来处理。
献文帝开始处理政务以后,性格激进的他,做了两件让冯太后很不满的事情。
一是冯太后在临朝称制的时候,对朝廷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那些贪腐的无能的,或者不顺自己意的大臣,都给予了罢斥。献文帝当政后,马上就进行“拨乱反正”。那些被冯太后罢黜的大臣,他又把他们召回朝廷,重新给予重用。
二是献文帝打击了冯太后的男宠。当时冯太后也只有20多岁,活力四射,特别喜欢俊美男子,因此养了不少男宠。献文帝认为,这是淫乱后宫的表现。他不好对冯太后发作,于是就打击冯太后的那些男宠。
冯太后越来越不能忍受献文帝的做法,于是就逼迫他禅位。献文帝没办法,只好禅位。但是他又不愿意把权力交给冯太后,于是准备禅让给自己的叔父。但立刻就遭到了冯太后的反对。最终,献文帝不得不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才5岁的儿子拓跋弘。拓跋弘就成了孝文帝,冯太后也就成了太皇太后。
不过,献文帝虽然禅位了,但是他并没有交出权力。他作为一个太上皇,还四处指手画脚,对朝廷的事情,也经常揽过来做。这使得冯太皇太后非常不满,于是把献文帝囚禁起来。而且很快,献文帝就死掉了。怎么死的,谁也不知道。
这样,冯太皇太后第三次掌控了朝廷。
孝文帝渐渐长大,虽然他并没有做过什么反叛的事情,但是冯太皇太后却感到了恐慌。她常常对孝文帝非打即骂,甚至一度把孝文帝关起来,关了三天,不给他饭吃,试图把孝文帝饿死。
好在孝文帝对冯太皇太后非常柔顺听话,不管冯太皇太后怎么整治他,他都毫无怨言。这也让冯太皇太后改变了态度,悉心照料起孝文帝来。而孝文帝也在冯太皇太后的严格管教和悉心教育下,具有了卓越的政治才干。
490年,控制过北魏三代皇帝的49岁的冯太皇太后,终于寿终正寝,从而把权力让给了孝文帝。
-
元劭:武宣王元勰嫡长子,在河阴之变中遇害 2024-04-12
-
宇文颢:北周德皇帝宇文肱长子,生性至孝,英勇善战 2024-04-07
-
沈庆之为什么会在自己80岁高龄时被赐死? 2024-02-05
-
元悌: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二子,在河阴之变中遇害 2024-04-13
-
宇文贤:北周明帝宇文毓长子,他担任了哪些职位? 2024-04-07
-
北齐皇帝高湛的变态心理:对别人老婆特别钟爱 2023-12-1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