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初实力比刘备还要强 诸葛亮为什么不选择曹操而是刘备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而非曹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看一看。
诸葛亮选择刘备而非曹操,我认为因素有三,分别是地域,感情和理想。
一是南阳的位置关系。
三顾茅庐大约在公元207年,当时刘备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依附荆州刘表,驻扎在新野。对当时南阳是属于曹操的势力范围还是属于刘表的势力范围,众人莫衷一是。即使南阳当时属于曹操的控制,也是在曹操势力范围的边缘地带。而刘备驻扎在新野,则距离南阳非常近,这就使得刘备在招揽诸葛亮时有两个优势。一是距离近。那时没飞机、高铁,距离远近非常重要,所以刘备才有时间、精力三顾茅庐。二是相比曹操,刘备更容易知道有诸葛亮这个人。在那个信息主要靠人口口相传的时代,让附近的人知道自己,显然比让全国的人知道自己容易的多,刘备也是到了襄阳后才知道有诸葛亮这么一号人物。
以上两点是刘备能招揽到诸葛亮的客观因素。
二是刘备三顾茅庐,盛情难却。
说完客观因素,我们再说主观方面。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备当年三顾茅庐是心怀感恩的。
曹操同样重视人才,麾下众多谋士、武将,是其打下基业的倚仗。但并没有曹操招揽过诸葛亮的记载。同样有两点原因,一是曹操可能根本没听过诸葛亮这个人。二是曹操未必欣赏诸葛亮。根据《隆中对》所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知道诸葛亮的人对他自比管仲、乐毅也不认同,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认可诸葛亮的才能。
一边是为了自己三顾草庐,愿与自己共谋天下,一个根本就没招揽过自己,诸葛亮从感情上肯定更倾向于为刘备效命。
三是诸葛亮在刘备手下更能受到重用。
曹操当时刚统一北方,实力强大,势头正猛,这是根本没有自己属地的刘备无法比拟的。但同样,曹操麾下谋士众多,且多是足智多谋、才华横溢之辈,诸葛亮如投奔曹操,未必得到重用。而相比于家大业大的曹操,刘备就寒酸得多。刘备不管是实力还是人才,都远逊色于曹操,所以其对人才更渴望。三顾茅庐足以说明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程度,诸葛亮为刘备效命,更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人生的理想抱负。
所以,不论从主观还是客观,诸葛亮被刘备选中的同时,他也选中了刘备,使三顾茅庐成为一段佳话,才会有了后来三足鼎立的局面。
-
盘点三国时期八位出自颍川的人才,他们分别是谁? 2024-03-17
-
孙策的儿子坐不稳位置吗 孙策为什么会传位给孙权 2024-04-04
-
霸王项羽单挑多强 历史上有哪些武将能打败他 2023-12-24
-
如果再给诸葛亮多活十年的话 蜀汉能不能统一天下 2024-01-30
-
孙权已经年近花甲,23岁太子为何突然暴病而亡? 2024-01-19
-
张飞在桥头喝退曹军时 他们为何不使用弓箭射击 2024-04-1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