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死后头颅被收藏272年之久 这个头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中文名: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
- 别 名:王巨君
- 国 籍:新朝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县东)
- 出生日期:公元前45年
- 逝世日期:公元23年10月6日
- 职 业:皇帝、政治家
- 主要成就:建立新朝、王莽改制
- 祖 籍:章丘龙山镇平陵城
- 年 号:始建国,天凤,地皇
- 在 位:公元8年---公元23年
- 享 年:69岁
对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室当宝贝,收藏272年之久,它有何特殊之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王莽在西汉历史上的功绩不小,是一位真真正正的改革家,但他在史书上的评价却不高。因为他是篡位称帝,所以备受争议。
不过直到现如今,史学家们研究认为,王莽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其有远见而且无私,因他一系列先进的利国利民的措施,还被现代的人们戏称为是,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一位穿越者。
历史上的奇闻怪诞不少,其中就有一件跟王莽有关的,那就是王莽的头颅,在他死后被割下,放在皇宫中还被历代皇室当成宝贝,整整收藏了272年。拿王莽的头颅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王莽推翻西汉后,建立的新朝,在历史上极其短暂,只存活了15年。西汉末年发生的绿林赤眉起义,使得王莽在一片混乱中被杀死,他的头颅也被割下。
为了保存好王莽的头颅,不至于腐烂,刘秀特命人用一层特殊的材料,刷在上面。
刘秀留下王莽的头颅有两个作用:第一,是刘秀为了警告那些有着不轨之心的大臣们,不要有篡权夺位的想法,不然这些大臣的下场就会和王莽一样。
第二,是刘秀为了警醒后世登基的皇帝,禁止外戚专权,也要皇帝时刻提防着,朝中的重臣独揽大权的情况,否则王朝就会出现像王莽一样大权在握的人,造反后重建新朝。
王莽所在的王氏家族,是西汉最显贵的世家,权倾朝野,无人能敌。王氏家族的世家子弟中,人人生活奢侈风靡,过着不忧百姓疾苦的快乐日子。
独独只有王莽没有因家中的富贵而迷失本心,王莽依然生活节俭,待人处事非常谦恭有礼。自身不仅聪慧灵敏,还一直致力于学习,所以王莽在世人的眼中名声极好。
西汉的汉平帝死后,即位的是只有两岁的汉宣帝,为了稳固朝臣,王莽以假皇帝自居,代理朝政。虽然王莽已经有了天子的实权,但他还想要天子的名声。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了汉朝的政权,登基为帝。但这时的西汉政治腐败,朝堂奢靡,民间强权搜刮民脂民膏已成风气。
王莽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了连根拔起西汉政权腐败的根基,王莽开始推行新政。
不过时运不济,这一年全国开始爆发天灾,瘟疫、蝗灾、旱灾全部涌向了民间,民众怨声载道。
灾害造成了天下动荡,也加剧了人们对王莽的仇视,一时之间掀起了反莽浪潮。
为了平息怒火,也为了使天灾退去,王莽准备举行哭天大典。而西汉的农民中早已形成了反抗王莽的两大势力,一个是赤眉军,另外是绿林军,他们想借此机会杀害王莽。
这场反抗运动终于在西汉末年爆发,数万起义军攻入长安。在混乱中王莽被起义军战士斩杀,最终王莽被五马分尸,而他的头颅也被人割下。
新朝灭亡,刘秀登基后建立东汉。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也曾是绿林起义军中的一员。刘秀命人用黑漆涂刷王莽的头颅,这样可以避免头颅的腐烂,并将头颅好好收藏,以警示后代的子子孙孙。
刘秀登基后,开始收拾西汉朝堂留下的残局,西汉后期时的官僚腐败太过严重,王莽在位时也未能将其根除。
所以刘秀一即位便开始整治东汉朝堂,刘秀提倡节俭,选拔一些贤能廉洁的官员任职,对地方官员的贪污腐败的惩罚措施,也极为严格。
刘秀讲究奖惩有度,在他的治理下,官场腐败之风得以转变。在刘秀临终之时,还倡导他的下葬仪式,务必节俭。
王莽头上篡位者的称号,无法去除,但他在历史的推进上,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比如王莽所实行的改革被现在的史学家称为中国第一人,王莽在西汉历史上的功绩,还有极力推崇儒术这一条。
在华夏文化中,孔子的儒家思想意识是重中之重,但孔子在世时他的理念,并未得到各位君王的认可与推行。直到孔子去世后,他所主张的儒学才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在西汉之前,儒学的地位都还没有这么的崇高。而王莽的治国理念中,他认为只有全面推行儒家教育,才能使得国家朝良好的方向进展,王莽开始重用儒家的学士。
西汉之后,全国出现了独尊儒术的局面,这才真正奠定了儒家文化不可撼动的地位。
-
袁滂:东汉末年官员,官至三公,却始终清心寡欲 2024-04-28
-
和亲被迫嫁给七十岁老头,细君公主最后结局怎么样? 2024-01-02
-
刘志是如何铲除权臣梁冀的?他为东汉带来了什么? 2024-03-10
-
战国打仗没有经济崩溃 为什么汉武帝打了几十年就经济崩溃了 2024-02-25
-
为什么说刘协是汉朝最可悲的皇帝?真相是什么 2024-02-11
-
汉献帝刘协有几个儿子?他儿子们结局如何? 2023-12-2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