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当初没有实力和地盘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选择刘备
- 中文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
- 别名:孔明,卧龙
- 国籍:蜀汉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
- 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
- 主要成就:助刘备建立蜀汉基业
-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 制作孔明灯,发明诸葛连弩
- 代表作品:《出师表》《诫子书》
- 封爵:武乡侯
- 谥号:忠武侯
- 逝世地点:宝鸡岐山五丈原
- 祠庙:武侯祠
- 中文名:刘备(161~223.6.10)
- 别名:汉昭烈帝、汉先主、刘玄德、刘皇叔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
- 出生日期:公元161年7月16日
- 逝世日期:公元223年6月10日
- 主要成就:夺取两川、建立蜀汉、对抗曹操
- 庙号:烈祖
- 谥号:昭烈皇帝
- 在位 :221年4月—223年6月10日
对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也是世人公认的智者形象代表。诸葛亮早年隐居隆中,后来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在他的辅佐下,刘备阵营迅速崛起,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穷二白到与曹操阵营、孙权阵营分庭抗礼,三足鼎立。因此,诸葛亮无疑是刘备的蜀汉政权中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过,有一个问题却让许多后人感到困惑。当初三顾茅庐时,刘备一没实力,二没地盘。放眼天下群雄,似乎谁都比刘备强,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辅佐难度最高的刘备呢?其实这也体现出诸葛亮的大智慧。
诸葛亮出山前,东汉天下已经被各路群雄瓜分殆尽。大的集团有曹操、孙权、刘表,小的集团有马腾、韩遂、张鲁。以诸葛亮的能力,到其中任何一家打工都会被录用,但想得到重用却是不容易。因为才能这东西不能光靠水镜先生一张嘴,还得看过去的业绩。诸葛亮此前一直隐居隆中,没做出过任何成绩,所以如果他选择投奔到某家大中型集团,那顶多也就跻身于中下层干部的圈子。这与诸葛亮“每自比管仲、乐毅”的心境还是存在很大距离的。
诸葛亮心系天下,志向高远。所以他对自己的要求必然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时曹操势力最庞大,但他的阵营中人才济济,群英荟萃。诸葛亮如果选择投奔曹操集团,那么大概率是被埋没到众谋士之中,很难得到表现机会,自然也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和荆州集团的老大刘表还是亲戚,而且他一直生活在刘表地盘上。即便如此,诸葛亮都没有到刘表集团打工。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要的不是简单出仕,而是要直接进入核心圈子,能充分施展自己平生所学,否则他宁愿“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也不会选择去当一个默默无闻的谋士。
那么谁能给予诸葛亮施展抱负的空间呢?纵观当时各路势力,也只有刘备能成为那个伯乐。
第一,刘备有名望,有影响力,但还没发展出足够的实力,手下也极度缺乏优秀人才。诸葛亮在此时加盟刘备阵营,那就是雪中送炭,必然能直接“空降”到核心圈子,参与重大战略决策,这对立志于做出一番事业的诸葛亮来说是具备很大吸引力的。
第二,古代大家族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分头押注,不要把鸡蛋都装在一个篮子里。当时诸葛亮的堂兄弟诸葛诞在曹操阵营打工,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在孙权阵营打工。所以从家族利益方面考虑,诸葛亮只能选择一家有发展前景,但又没家族成员进驻的阵营,刘备又刚好符合这一条件。
第三,刘备的身份是中山靖王之后、汉献帝的皇叔,所以诸葛亮辅佐刘备,名义上正大光明,行动上师出有名。
诸葛亮选择刘备的事例对现代职场人士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对于普通人才来说,大平台是提升自己的最佳途径。但对于那些极有天赋的人才来说,小平台也许更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世人往往认为是诸葛亮成就了刘备。事实上,诸葛亮是人才,刘备是平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对方,彼此都不可或缺。
-
刘禅登基之后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还政于刘禅 2024-01-11
-
糜芳为什么会在关羽北伐的关键时刻投靠了东吴? 2024-02-20
-
王必的首级为什么会送给曹操?原因是什么 2024-02-19
-
比曹丕大3岁的郭皇后,一生没生育结局悲惨 2024-01-28
-
吕布与袁术的恩怨到底有多深? 2024-01-12
-
三国演义中关羽不靠曹操的支援,会打败颜良、文丑吗? 2024-03-24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