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刘出京讲的是什么?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东汉末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下面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三刘出京指的是东汉末年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汉灵帝年号)至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汉献帝年号)时,三位汉室宗亲被任命为南方三个州的州牧或刺史。
分别是益州牧刘焉,荆州刺史刘表(后升荆州牧),扬州刺史刘繇(后升扬州牧)。
这三个州郡都在南方,远离东汉的政治中心,远离北方,也远离从黄巾之乱时起北方乱纷纷的诸侯混战。
因此,当北方各路诸侯打得热火朝天时,这三个州郡相对比较安静,还成为很多北方士族躲避战乱的好去处。
“三刘出京”的定义趋于正面,很多人认为这是东汉末年的有识之士为了保存汉朝元气,所做出的高瞻远瞩之举。
我知道了这个名词后,也去仔细阅读了些相关内容。
但我发现,所谓的“三刘出京”并非是东汉皇室或有识之士为了保存汉朝元气、应对北方战乱而做出的有组织的行为。
“三刘出京”从结果上来看,是有了保存汉朝元气的意义,但“三刘出京”的初衷却并非为此。
本文就结合史书上的相关记载,简单聊聊这个事。
一:刘焉为何去了益州?
“三刘出京”中,第一个出去的是益州牧刘焉,也是他建议汉灵帝刘宏选派重臣或刘氏宗亲为州牧镇守地方,《三国志·蜀书一·刘二牧传》中记载:
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焉内求交阯牧,欲避世难。
刘焉一开始是想去交州,至于目的,史书中说他是“欲避世难”,但实际情况却未必如此。
因为后来他改去了益州的原因是有人告诉他,益州有天子气,《三国志·蜀书一·刘二牧传》中记载:
议未即行,侍中广汉董扶私谓焉曰:“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焉闻扶言,意更在益州……
因为益州有天子气就马上改换了避难的地点,刘焉要求出去镇守地方的目的很不单纯,绝非是一心为了帮助朝廷安定地方。
我想,刘焉一开始想去交州,估计也是存了天高皇帝远,想在当地自立的心思。
天下大乱时,朝廷连益州都估计不过来,更何况遥远的交州了。
汉灵帝认可刘焉建议的初衷是派出宗亲去镇守地方,以拱卫日渐衰落的中央,实际上,却给了部分野心家们搞割据的机会。
二:刘表为何会去荆州?
刘焉之后是刘表,《后汉书·刘表传》中记载:
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诏书以表为蒯州刺史。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时,汉灵帝已经死了,皇位上坐着的是汉献帝刘协,但掌权的是董卓。
也就是说,刘表是董卓派出去的。
而董卓同意刘表离开京城去当荆州刺史,其目的肯定不会是如汉灵帝派刘焉出去一样,希望汉室宗亲们拱卫中央。
当时的董卓,废杀汉少帝刘辩,激怒了天下士族,正在被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诸侯们围攻,逼得要迁都,搞得很狼狈。
他为了缓和跟皇室及士族的关系,获得更多的政治上的支持,所以才把名列汉末“八骏”之一、在皇室和士族中名气很大的刘表委任出去。
刘表到了荆州稳定住局面后,也投桃报李,在关东诸侯相约一起讨伐董卓时,他拒绝参与。
三:刘繇为何会去扬州?
刘表之后是刘繇,他是在兴平元年时,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
这一年,董卓也已经死了,掌权的是前董卓部将、西凉军阀李傕和郭汜。
刘繇当时并不在国都长安(初平元年,董卓为避关东诸侯,从洛阳迁都过去),他本来被征召到朝廷去当侍御史,但刘繇拒绝去长安赴任,躲在淮浦(属徐州辖下的东海郡)。
因此,刘繇就任扬州刺史,其实不算是出京,他是就近任职。
刘繇能成为扬州刺史的原因,是李傕和郭汜想让刘繇去跟袁术争斗。
东汉时期的扬州,管辖地域很大,包括长江以北的淮南地区和长江以南的江东地区。
而袁术当时的根据地就在淮南,扬州刺史的治所就在淮南的寿春,正被袁术占着(他后来就是在寿春称帝建国)。
根据《后汉书·袁术传》中的记载,袁术在刘繇被任命为扬州刺史的前一年,“杀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之,又兼称徐州伯。”
也就是说,袁术当时把自己封为了扬州刺史(非朝廷正式任命),刘繇想去寿春就任扬州刺史,就要先拿下袁术。
刘繇无兵无权,哪敢跟袁术抢地盘,《三国志·吴书四·刘繇传》中记载:“时袁术在淮南,繇畏惮,不敢之州。”
但李傕和郭汜的目的还是达到了,刘繇后来被人接到江南的曲阿,在扬州的江南部分站住了脚,有了军队和地盘后,一直跟袁术交战。
也因此,刘繇的扬州刺史很快就升格了,被任命为扬州牧。
-
栾布为好友彭越收尸,为何就得到刘邦的重用? 2024-02-18
-
卫绾是一位怎样的人 卫绾有哪些优点 2023-12-14
-
刘弘为什么会被大臣废黜?他短暂的一生存在哪些争议? 2024-03-27
-
太子刘据被杀真的是因为巫蛊之祸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2024-02-23
-
垓下之战最后的结果如何?韩信是如何取胜的? 2024-04-03
-
蔡伦对后世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他是如何制造“蔡侯纸”的? 2024-03-1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