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被杀只因为曹操多疑吗 真正原因是什么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 中文名:华佗(约公元145年(待考证)~公元208年)
- 别称:华旉
- 字号:元化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约公元145年(待考证)
- 逝世日期:公元208年
- 职业:医学家
- 主要成就:外科鼻祖、发明麻沸散、五禽戏
- 代表作品:《青囊经》(已佚)
还不知道:华佗真的是因为曹操的多疑被杀的吗?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哪怕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枭雄曹操的知名度也堪称大名鼎鼎,而与他同一时代,且有交集的华佗作为流芳百世的一代神医,“名气”也丝毫不弱。在那个时代里,一位是野心勃勃的政治家,一位是云游四方的杏林圣手,他们二人身份悬殊,最终的结局也令人扼腕叹息:华佗被曹操所杀。
《三国演义》中,曹操多疑的性格导致了华佗的死亡。然而,这个观点并不被后世的学者认可,毕竟《三国演义》只是一部小说,其中有太多的艺术虚构成分。曹操这样一位权倾朝野的政治人物,为何会杀了一个跟他的野心风牛马不相及的神医,留下一个千古罪名呢?
曹操剧照
曹操杀华佗,许多人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华佗仗着自己医术高明,要挟曹操给他封官赏爵;第二,华佗地位低下,曹操并没有将华佗当作一个“人”来看待,所以杀与不杀只在他一念之间。然而,这两点依然并非曹操诛杀华佗的真正原因。
华佗之所以被杀,第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触犯了曹操的政治权威。中国古代是一个封建专制社会,每一位帝王都非常注重自己的权威,展现自己权威的最佳方式,就是下属对自己言听计从。绝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挑战君主权威的人,最后都被剥夺了生命,不幸的是,华佗就是其中一个。
华佗
曹操虽然没有正式的称帝,但是自官渡一战,他早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统治者,这一阶段,曹操的权力欲望与之中心都到达了顶峰,在魏国中,曹操的权威比之皇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操正是位高权重之时,他自然想要在各个方面来展现自己的威严。然而,从小饱读经书的华佗却不这么认为,他虽然只是一名郎中,却怀着济世救民、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当曹操成为实际统治者以后,一心想要做汉家臣子的华佗,自然不愿意曹操为伍。
曹操下诏催促华佗为他看病,可是他却违背了曹操命令,甚至欺骗了曹操。这种行为在曹操看来,都是在挑战自己的绝对权威,甚至否定了自己的君主地位,为了摆正自己的权威,他便按汉律处死了华佗。
华佗之死
第二个重要原因:在曹操的眼里,华佗其实是一个“无用”之人。曹操的个性颇为复杂,他既对天下百姓心怀怜悯,可是又摆脱不了自己嗜杀成性的一面。不过,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他在做事时有一个法则,无论百姓还是官员,凡是触及到了他的根本利益,他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为了自己一统天下的目的,曹操从不怜悯百姓性命;凡是对自己没有任何使用价值还屡屡反对他的官员,也皆杀之。华佗其实也属于这种触犯了自己利益,同时又对自己无用之人。华佗不愿给曹操治病,反而返乡归家,甚至一度让曹操遭受病痛折磨。随便他是对天下有用的一代神医,可是他对曹操而言,却是一个无用的“庸医”。
曹操与华佗
秉持这一观点的曹操,自然不会让触犯自己权威的华佗继续活下去。所以华佗的死因,并不仅仅是曹操多疑的性格所造成的,更多的,是华佗的不谙世事和汉家立场。
-
曹操的夫人是谁曹操有多少儿女 曹操最后怎么死的 2023-12-15
-
孙尚香真的只是孙权的棋子吗? 2024-03-05
-
司马孚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有何经历 2024-04-22
-
三国时期蜀汉的平安三侯指的是哪些人?都担任过什么官职? 2024-03-15
-
曹魏皇帝曹芳的一生怎么样?最后为何会被废? 2024-03-24
-
夏侯霸是夏侯惇的儿子,他为何会投靠蜀汉? 2024-02-07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