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晚年执政下的东吴陷入内乱,是因为什么?
- 本名:孙权
- 别称:吴大帝
- 字号:字仲谋
- 所处时代:汉末三国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
- 出生时间:182年(东汉光和五年)
- 去世时间:252年5月21日(孙吴神凤元年)
- 主要成就:接手并安定江东、建立吴国;发展江南经济;到达夷洲
- 庙号:太祖
- 谥号:大皇帝
- 特征: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
- 籍贯: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
- 在位时间:229年—252年
- 年号1:黄武(吴王时)、黄龙、嘉禾
- 年号2:赤乌、太元、神凤
- 陵寝:蒋陵
吴国,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跟着历史名人小编一起探寻。
孙鲁班是吴主孙权的长女。她是吴国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孙权晚年开始,吴国政坛一片混乱,正是因为有她在其中胡搅乱拌的结果。这是怎么回事呢?
孙鲁班的生母步夫人是孙权最宠爱的女人之一。爱屋及乌,孙鲁班自幼便很得宠爱。所以在三国史中的诸多女性中,她是为数不多有名有姓还有字的一个。
要说孙权有多宠爱孙鲁班,看看给她取的字就知道了。
据史书记载,孙权“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
托孤重臣张昭听说后,认为太过危险,于是数次规劝他。孙权听从了张昭的劝说,可是技痒难忍,便做了射虎车,站在里面射老虎。然而老虎还是时常扑过来,于是孙权便拿刀刺杀它们为乐。
张昭认为还是危险,多次苦谏,但孙权却依然舍不得丢下杀虎的嗜好。
所以,孙权给孙鲁班取了个字叫——大虎。
孙权和刘备不一样,刘备为了逃跑,数次抛妻弃女。但孙权却把女儿视为掌上明珠,百般疼爱。
待孙大虎到了婚嫁之年,孙权便作主把她许配给了周瑜的长子周循。
说到周循,那真是深得周瑜的遗风。不光生就一副翩翩好风度,还腹有谋略。孙权很喜欢周循,也很看好周循的未来。肥水不流外人田,就让他做了自己的女婿。
可惜的是,周循不光继续了周瑜的帅气和才智,还继承了他的不寿。没几年,他便英年早逝,可怜孙大虎花样年纪,就早早做了寡妇。
孙权于是又把孙大虎许配给右大司马全琮。
全琮是官宦世家之后,又是朝中重臣。他一向为人谦和恭顺,累有战功,却从不恃功自傲,因此得到孙权重用。
自然,把孙大虎嫁给全琮,孙权也有笼络他的意思。
全琮在娶孙大虎之前,也有过妻室,并且已经有长子全绪和次子全寄。
孙大虎嫁给他后,便被称为“全公主”。两人婚后又生下了三子全怿和四子全吴。
由于做了孙权的女婿,谦恭善谋略的全琮,便更得器重。而孙权给予他的赏赐,更是络绎不绝,一时显赫无比。
公元238年,孙大虎的生母步夫人去世。
本来,步夫人生前得宠,该立为皇后。但由于她一生没有子嗣,因此孙权迟迟没有立她为后。现在她去世了,孙权悲痛之余,便追封她为皇后。
但后宫不可一日无主,所以孙权便再立三子孙和的生母王夫人为皇后。
孙大虎却一向和王夫人不睦,为什么呢?
原来,自王夫人应召入宫后,便得到孙权宠爱。
孙大虎母亲步夫人为了巩固地位,不仅不和她争风吃醋,反而还经常举荐美女侍奉孙权,因此得到孙权赞许,于是“久见爱持”。
但是,孙大虎却是恨透了王夫人,认为是她夺走了孙权对步夫人的宠爱,所以她极力阻挠。
自太子孙登去世后,孙和便被立为太子。
此时,孙权年老多病,孙大虎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多番谋划。
孙和继位,对她必定无益,因为孙和会怨恨她阻挠王夫人做皇后一事。
正好,孙和与弟弟鲁王孙霸不睦。
孙大虎看在眼里,便和全琮极力反对孙和,数次向孙权夸赞孙霸。
当时,孙权对孙和与孙霸都一视同仁,朝中大臣也估摸不出孙权的想法。一时间,大家分别站位,有的支持孙和,有的支持孙霸,势均力敌,同时又势不两立。
孙权见此,颇为焦虑,一病不起。
孙和为表孝心,去家庙为孙权祭祀祈祷。
孙和的太子妃张氏的叔叔张休,正好住在家庙附近。因此,孙和便在张休家小坐了一会儿。
没想到,孙大虎的眼线,很快就将他的举动报告给了孙大虎。
孙大虎得知后,马不停蹄赶到孙权的病榻前,称孙和根本没有去祭祀祈祷,而是与外戚密谋夺位。她还添油加醋地说,自从你老人家生病后,王夫人不知何故,竟面有喜色。
在孙权眼里,孙大虎一向是他的小棉袄。听了孙大虎的话,孙权好生恼怒。再加上年老昏聩,所以他立刻找来王夫人,对她责骂不已。
从此,孙和与王夫人便不得孙权恩宠了。王夫人忧惧不安,不久便病逝。
随着王夫人的去世,孙和愈发不得宠爱。失势的孙和,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就在这时,孙大虎的丈夫全琮去世,孙大虎成了了全家的大家长。
孙大虎由于经常出入宫闱,她敏锐地发现,孙权最为宠爱的,既不是孙和,也不是孙霸,而是幼子孙亮。于是,她便将全琮的侄孙女全氏嫁给孙亮为妻。果然不久,孙权废黜了孙和的太子之位,又以“图谋危害太子”的罪名处死了孙霸。而10岁的孙亮,则被立为太子。
孙权去世后,孙亮继承了皇位,全氏也被封为皇后。孙大虎由于拥立有功,全家因此多人获加官进爵者。全尚也因为是国丈,被封为都亭侯,加封永亭修,官至城门校尉,并担任太常尉将军,总理朝廷政务。
如此一来,全家成为东吴历史上外戚最为显赫的一支,而全家能如此显赫,自然离不开孙大虎的作用。所以,不论在宫廷还是全家,她的地位都稳如磐石。
自从全琮去世后,孙大虎便再也没想过改嫁一事。
不过,孙大虎也并不打算做什么贞节烈女。不到三年,她又有绯闻传出来。
这次的绯闻男友是孙峻。他是孙静的曾孙,散骑侍郎孙恭的儿子。从辈分上来说,孙大虎是他没有出五服的堂姑妈。
孙峻早在孙权晚年时,得到重用,与诸葛恪等人受遗诏,成为辅佐孙亮的托孤大臣。
孙亮继位后,诸葛恪专权。孙峻发动政变,杀死诸葛恪,开始他的专权之路。
为了巩固势力,孙峻非常巴结孙大虎。还为了取悦她,赐死了废太子孙和。
这样一来,朝廷上有孙骏把持,宫廷内有孙大虎把持,二人为利益结为同盟。
然而,孙骏作恶多端,不久便梦见诸葛恪拿剑刺他的胸口。醒后惊惧不已,不久竟一病呜呼。
孙大虎的政治同盟或者说绯闻男友就这样没有了,这让孙大虎很是难过。想要保住荣华富贵,只能再找一个盟友。
然而此时,把持朝政的虽然是孙峻的堂弟孙綝,但他却对孙大虎半点也不感兴趣。
此时,身为皇帝的孙亮已经年满15岁,他对孙綝的专横跋扈非常厌恶。为了打压孙綝,杀掉了他的两个心腹朱熊和朱损。
由此,孙亮和孙綝的矛盾更加尖锐。
孙亮决定先下手为强,干掉孙綝。
由于孙大虎对孙亮有拥立之功,所以孙亮便和她商量这件事。
孙大虎认为扳倒孙綝,让孙亮亲政,她将再次获得巨大的荣耀。于是找来全尚等人,一起密谋诛杀孙綝的事情。
谁知全尚回家后,却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孙氏。而他的妻子孙氏,又是孙綝的堂姐。为了保护孙綝,孙氏将此事悄悄告诉了孙綝。
孙綝听闻后,连夜发动政变,率军包围了皇宫。在夺取玉玺后,把孙亮废为会稽王,同时所有参与阴谋的人,也都被缉拿入狱。
很快,孙大虎和全尚都惨遭流放。自此,显赫一时的全氏外戚就此败落,而孙大虎也自此在历史上失去了踪迹。
-
徐晃在官渡之战中的表现怎么样? 2024-04-25
-
刘璿:三国时期蜀汉宗室,他为何被乱兵所杀? 2024-05-02
-
许褚是怎么儿子的死埋下伏笔的?真相是什么 2024-01-14
-
历史上刘备称帝之后,为何没有追封自己的父亲? 2024-03-22
-
三国时期马超和颜良的实力如何? 2024-04-15
-
姜维为什么投降蜀汉?他降蜀后为什么那么忠诚? 2024-03-18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