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进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曹魏有何作为?
- 中文名:乐进(?~218年)
- 别 名:文谦
- 国 籍:中国
- 民 族:汉族
- 出生地: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218年
- 职 业:将领
- 主要成就:官渡之战中斩淳于琼;斩严敬;每战先登;击退关羽
- 官 位:右将军,假节
- 谥 号:威侯
乐进,曹操麾下第一先锋:“五子良将”之一,三国中最不该被人忽略的十大将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乐进为人骁勇善战,经常充当大军先锋,无坚不摧,深受曹操重用与信任。那乐进是如何“奋强突固,无坚不陷”的呢,又为何不出名呢
一,投靠曹操
乐进早年从军,在曹操帐下效力,虽然身材矮小,但为人骁勇善战,因此很得曹操赏识。曹操手下兵力不足,便让乐进回乡招募士卒。乐进办事效率很高,很快就招募到了一千士卒。曹操见了很高兴,于是提升乐进为陷阵都尉。
二,东征西讨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与吕布为了争夺兖州爆发大战。乐进在濮阳之战与雍丘之战中身先士卒,为击退吕布、张超立下较大功劳,因此更得曹操信任。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在淮南称帝,曹操于是联合刘备、吕布等诸侯共同讨逆。乐进在苦县大败袁术部将桥蕤,得以获封广昌亭侯。此后乐进随曹操继续东征西讨,击败吕布、眭固、刘备等人,立有功劳,因此晋升讨寇校尉。
三,征讨河北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为了争夺华北的控制权而爆发官渡之战。乐进和于禁率五千精兵渡过黄河,攻打袁绍偏师,屡战屡胜,夺取获嘉等地。随后乐进返回官渡,积极对抗袁军,斩杀袁将淳于琼,为官渡之战的胜利立下很大功劳。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死,子袁尚、袁谭为了争夺河北大战。曹操趁机进军河北,乐进在黎阳之战中英勇作战,斩杀敌将严敬,得以升任游击将军。袁尚、袁谭只得联合起来,对抗曹操。最后曹操为了使二人继续内讧,便撤军南返。乐进又去消灭乐安郡的黄巾军余党,安抚当地百姓。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又趁着袁尚、袁谭内讧之机北上。乐进随曹操围攻邺城,最后成功攻克邺城,斩杀守将审配。随后曹操北上,攻打袁谭,双方爆发南皮之战。乐进身先士卒,抢先登入南皮东门,为南皮之战胜利立下大功。
建安十年(205年),袁绍外甥并州刺史高干起兵反叛,曹操于是率军征讨。乐进则从北面进军,绕道高干身后,迫使其回守壶关。乐进一路追击,消灭大量敌军。壶关久攻不下,曹仁于是劝曹操赦免守军,这才得以拿下壶关。
四,对抗孙权
建安十一年(206年),乐进随曹操讨伐管承,将其击败。事后曹操向汉献帝上书,称赞乐进、张辽、于禁三人有勇有谋,忠心耿耿,屡战屡胜,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汉献帝于是下诏,晋升于禁为虎威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准备南征荆州,便派乐进驻守阳翟,张辽驻守长社,于禁驻守颍阴。但乐进、张辽、于禁三人之间互相不和,曹操于是派赵俨为参军,调和三人矛盾。最后在赵俨的调解下,三人关系大为改善。
乐进随曹操大军南下,夺取荆州,但曹操在赤壁之战惨败,于是北归。曹操为防刘备、孙权,便留曹仁、乐进等人驻守荆州。乐进固守襄阳,屡次击退关羽等人的进攻。南郡等地的部族原本投靠刘备,但见乐进勇猛,于是向他表示归附。乐进于是发动反攻,大败刘备势力,拿下临沮、旌阳。
建安十八年(213年),乐进随曹操南征孙权,但无功而返,曹操于是让乐进与张辽、李典驻守合肥。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趁曹操讨伐张鲁之机,进军合肥。李典与张辽二人便主动摒弃不和,共同对敌。张辽与李典出战,乐进留守合肥。最终张辽在逍遥津之战大败孙权,威震江南。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乐进病逝。
总的来说乐进骁勇善战,在消灭袁绍集团的战斗中表现优异,为曹操平定河北,一统北方立下很大功劳。此后乐进有参与讨伐刘备集团与孙权集团,表现优异,不愧是五子良将之一。但《三国演义》里面对乐进的描写很少,且其在书中没有出色的表现,使得许多人并不了解乐进,导致他在五子良将中并不出名。
-
曹操临死前告诫过曹丕 曹丕为什么还要重用司马懿 2024-04-06
-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 2024-01-26
-
如果三顾茅庐的人换成孙权和曹操 诸葛亮的隆中对又是什么样的 2024-04-30
-
孙策是怎么白手起家的?靠的是什么 2024-02-05
-
诸葛亮如果和刘备互换的话 夷陵之战还会输吗 2024-04-19
-
庞统做了什么让曹操心服口服?真相是什么 2024-01-11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