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珂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让历史名人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李从珂是后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一个性格十分矛盾的人。他年少时仅率数十骑兵就敢混入数万人的梁军,斩杀梁军将领;可他当了皇帝后却胆怯怕战,畏惧辽军,不敢率军救援张敬达,导致最后身死国灭。那为何李从珂年少时骁勇善战而到了年老后就贪生怕死了呢
一,李嗣源养子
李从珂本姓王,父亲早死,母亲又被李嗣源强纳为妾,因此成为李嗣源养子。李从珂成年后身材高大,又英勇善战,因此很得李嗣源喜爱。李嗣源随晋王李存勖东征西讨,经常把李从珂带在身边。李存勖因此也对李从珂十分欣赏,称赞他与自己一样能征善战。
天祐十八年(921年),李存勖讨伐后梁,两军在德胜寨大战。晋军击退梁军,李从珂于是仅率十数骑就混入梁军阵中,斩杀梁军将领,获得李存勖高度称赞。同光元年(923年),李从珂助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得以升任卫州刺史。同光四年(926年),后唐发生内乱,李存勖死于兴教门之变,李嗣源得以即位为帝。
李嗣源即位后,大力提拔李从珂,委任他为河中节度使。枢密使安重诲因为曾被李从珂殴打,因此怀恨在心,多次在李嗣源面前进谗,想要除掉他。但李嗣源对李从珂十分信任,还训斥安重诲是挑拨离间。长兴元年(930年),安重诲削藩失败,使得董璋、孟知祥反叛,因此失势被杀。李从珂内心得以安定,屡次升迁,获封潞王。
二,谋夺帝位
长兴四年(933年),李嗣源病逝,子李从厚即位。李从厚见各地节度使权力很大,便决定削藩。他对李从珂最为猜忌,于是让其子李重吉出镇地方,其女李惠明出家为尼。李从珂听了十分害怕,担心李从厚要杀自己,于是图谋反叛。应顺元年(934年),李从厚调任李从珂为河东节度使,李从珂于是下定决心,起兵反叛。李从厚急命西京留守王思同率大军讨伐,围攻凤翔。
李从珂见自己被唐军团团包围,形势万分危急,于是登上城头,向城外士卒哭泣,说自己是被冤枉的,劳苦功高反而受到猜忌。围城的羽林都指挥使原本就是李从珂旧部,一听他这么说,于是鼓动军士投靠。李从珂实力大增,于是率军东征,杀王思同,进军洛阳。沿途节度使纷纷投降李从珂,吓得李从厚弃城而逃。
李从珂进入洛阳,被百官拥立为帝,还处死了出逃的李从厚。李从珂为了巩固统治,想要遵循夺位前的诺言,重赏跟随自己的军士。但由于国库空虚,李从珂不得已将赏赐大为削减,结果引起了军士的强烈不满,导致他的统治并不稳固。
三,猜忌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石敬瑭骁勇善战,实力强大,又是李嗣源的女婿。因此李从珂对石敬瑭有些猜忌,害怕他会谋反。辽军多次入侵后唐,李从珂便命石敬瑭抵御辽军。清泰二年(935年),石敬瑭上奏称缺乏军粮,还请派兵增援。李从珂便命附近州县运粮给他,还派兵支援他。
李从珂派使者赏赐石敬瑭大军衣物,结果军士误以为衣物为石敬瑭赏赐,于是对他高呼万岁。石敬瑭听了十分害怕,于是派部将刘知远斩杀三十六名高呼万岁的军士,向李从珂请罪。但李从珂却更加猜忌石敬瑭,于是任命徐州节度使张敬达为北面行营副总管,充当石敬瑭副手,以分割其权力。
四,身死国灭
清泰三年(936年),李从珂认为石敬瑭早晚会反,不如早些逼其谋反,于是下诏调任其为天平军节度使。石敬瑭大为惊恐,认为李从珂是要除掉自己,于是起兵谋反。李从珂于是任命张敬达为招讨使、杨光远为副招讨使,讨伐石敬瑭。张敬达率大军将太原团团包围,但由于天降大雨,迟迟未能破城。
石敬瑭见形势危急,急忙向辽太宗耶律德光求援。辽军于是南下支援石敬瑭,击败张敬达,将其团团包围。李从珂于是派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光、幽州节度使赵德钧兵分两路救援张敬达。但范延光、赵德钧二人存有私心,故意对张敬达见死不救。
李从珂见形势危急,便与众臣商议对策,有人劝他亲征。李从珂虽然率军北行,但内心却十分胆怯,痛哭不已,因此行军缓慢。杨光远见大军被围数月,弹尽粮绝,于是杀张敬达降辽。石敬瑭与耶律德光于是联合南下,直逼洛阳。李从珂见大势已去,于是投火自焚。
总的来说李从珂是一个很矛盾的人,既是骁勇善战的名将也是贪生怕死的皇帝。虽然李从珂给人一种前后判若两人的感觉,但其实也不矛盾,跟一个人的心态有很大关系。当一个人处在顺境的时候就会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但到了逆境时就优柔寡断,只会哭哭啼啼的埋怨。李从珂自小生活在将门,深受李嗣源的影响与保护,敢打敢拼,因此长期处于顺境,没有经历大的挫折,心态不够坚定,所以到了老年后一遇逆境心态崩溃,胆怯怕战而使后唐覆灭。
-
亡国之后投降的君王有哪些?他们后来过得怎么样? 2024-02-28
-
后唐庄宗李存勖是怎么从乞丐变成皇帝的?他为什么一生不立皇后 2024-01-04
-
刘仁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2024-05-09
-
宋福金的生平经历如何?她到底有多幸运? 2024-05-06
-
柴荣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2024-05-11
-
柴荣为什么罢免张永德和李重进的权力?原因是什么 2024-01-1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