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林甫是如何为女儿选婿的?有何故事
- 本名:李林甫
- 字号:小字哥奴
- 所处时代:唐朝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时间:683年
- 去世时间:753年1月3日
- 主要作品:《唐六典》
- 官职:中书令(右相)
- 爵位:晋国公
- 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后被剥夺)
李林甫,祖籍陇西,担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今天历史名人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他在位时欺下媚上,独断专权,妒贤嫉能,做了不少坏事,因此被评为唐朝第一奸相。
不过,做奸臣佞相和做好父亲并不矛盾,李林甫虽身居高位,在朝中专权跋扈,但他对儿女却极为疼爱。不光如此,他还是一位非常开明的家长,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就要说到李林甫为女儿选婿的事情了。
在封建王朝,儿女的婚事从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连皇帝的女儿也都别想婚姻自由。
李林甫本是李唐宗室的远亲,又是朝中显贵,按说靠联姻来巩固他的地位才是正道,但《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李林甫为了让女儿们挑到满意的丈夫,做了一件雅事,那就是设了一扇“选婿窗”。
书上记载说:“李林甫有女六人,各有姿色,雨露之家,求之不允。林甫厅事壁间有一小窗, 饰以杂宝,幔以绛妙。常日使六女坐于窗中,每有贵家子弟入谒,林甫即使女于窗中自选可意者事之。”
意思是说,李林甫有6个特别漂亮的女儿,由于门第高贵,许多人前来求娶,但李林甫都没有应允。后来李林甫在议事厅的墙上设了一个小窗,窗上不光饰以精美的器物,还以一块轻薄如蝉翼的红幔覆在窗上。
李林甫那6个漂亮女儿,就坐在窗后。每当有王亲贵族的年轻子弟进来拜谒李林甫时,女儿们便可从窗后观望,并选择如意郎君做为伴侣。
通过这种方式,其中5个女儿都挑到了心仪的夫君。唯有李腾空(史书上没说她是李林甫第几个女儿)自幼慕道,不愿过相夫教子的生活,因此没有挑选如意郎君。后来她舍弃荣华富贵,最终出家为道。
那么,另5个女儿分别挑的女婿都是谁呢?他们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他们分别是鸿胪少卿张博济、户部员外郎郑平、右补阙杜位、谏议大夫杨齐宣和京兆府户曹元捴。
这几位自然是出身显贵,又有才学的靓仔。自从做了李林甫的女婿,他们在朝中为官更是顺风顺水。
然而,好日子总有到头时。
公元752年,御史大夫王鉷的弟弟王焊,与刑縡发动叛乱,结果被御林军镇压。
杨国忠因李林甫推举王鉷,而不推举他为御史大夫怀恨在心,于是趁机在唐玄宗面前大进谗言,称王鉷亦参与谋划叛乱,李林甫与其也有勾结的嫌疑
于是,唐玄宗处死了王鉷,从此对李林甫渐渐疏远。
李林甫得知后,心里愤懑不已,谁知年事已高,经不起这一气,居然大病不起了。
眼看着时日不多,再加上唐玄宗日益宠信杨国忠,李林甫知道他这一死,李家上下必招祸事。
其实,这种预见,早在李林甫深得唐玄宗宠信时,他的长子李岫就劝过他。
据《资治通鉴》记载:“林甫子岫为将作监,颇以满盈为惧,尝从林甫游后园,指役夫言于林甫曰:‘大人久处钧轴,怨仇满天下,一朝祸至,欲为此得乎!’林甫不乐曰:‘势已如此,将若之何!’”
意思是说,李林甫的长子李岫为将作监的时候,很为李林甫权势太大而忧虑。有一次,他和李林甫在后园游览时,看到一些民夫正在操劳,于是指着他们对李林甫说,您做宰相太久了,这样一来,您得罪的人几乎遍布天下,如果哪天灾祸降临,我们想像他们这样活着,只怕都不能了。
李林甫听完愀然不乐,回了一句,大局如此,我又能怎么办!
现在回想起李岫的话,李林甫更是感到惊惧不安。于是,他在临死前对杨国忠涕泪不止,表示他死后,杨国忠一定会接替他的位子,到时候的后事,都拜托杨国忠了。
杨国忠虽然当时汗流浃背,连说不敢当。可是,当李林甫去世后,他却和安禄山合谋,说李林甫和叛将阿布思约密谋造反,并在唐玄宗面前称阿布思约和李林甫曾约为父子。
唐玄宗听说后,颇为不悦,于是命有司审理此案。
眼见大祸将至,李林甫的女婿杨齐宣一向胆小怕事,得知后,为了明哲保身,便附和杨国忠,依他的意图,出面证实李林甫确有此事。
这样一来,一场对李林甫的大清算,拉开了序幕。
可怜李林甫被剥去所有职务,仅只能以庶人之礼,草草下葬。
至于李林甫的儿子和女婿,都被开除官职,并惨遭流放。
当然,杨齐宣“大义灭亲”有功,所以他被判无罪。
-
南平公主:唐朝第一位拥有谥号的公主,最终结局如何? 2024-01-15
-
历史上的张巡到底是什么人?他对大唐有何贡献? 2024-03-18
-
李世民的托孤大臣是谁?结果差点葬送掉李家江山 2024-01-12
-
李世民在死前并没有处死武则天,是因为什么? 2024-05-14
-
张柬之作为推翻武则天的人之一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悲剧的下场 2024-02-11
-
隋唐名将秦叔宝的武器有多重? 真的是手持双锏吗? 2024-01-25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