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一共有多少个兄弟 雍正一共杀了几个兄弟
- 本名:爱新觉罗·胤禛
- 所处时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满族
- 出生地: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 出生时间:1678年12月13日
- 去世时间:1735年10月8日
- 主要作品:《雍邸集》
- 主要成就: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推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等改革,设立军机处
- 庙号:世宗
- 年号:雍正
- 谥号:宪皇帝
- 陵寝:清泰陵
- 前任: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 后任: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
- 在位时间:1722年—1735年
都说雍正帝对兄弟赶尽杀绝,其实那是不了解雍正一共有多少兄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受影视剧和各种穿越小说的影响,很多人对雍正帝的印象都是刻薄寡恩,对兄弟极为薄情。雍正帝即位后,他严酷打压自己的兄弟,赶尽杀绝。
三阿哥胤祉被削爵圈禁;八阿哥胤禩非但被削爵革职,还被迫改名阿其那,被论罪四十款,囚禁于高墙之中,后来又被毒死;九阿哥胤禟先被打发到西宁军中效力,然后被削除宗籍,改名塞思黑,锁链拘禁,幽禁致死;十阿哥胤因为其母出身尊贵,所以保住一命,只是革爵圈禁;十四阿哥胤禵因为是同母亲弟,所以雍正没有怎么折磨他,先打发胤禵前去守陵,然后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不过还是直到雍正驾崩,胤禵才得以重获自由。
这么看起来雍正确实对兄弟非常刻薄,然而实际要注意的是,这些人的身份,除了是雍正帝的兄弟外,更是雍正的政敌。尤其是经历过残酷的夺嫡之争,雍正和他们之间完全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对于敌人严酷打击并不能说明雍正的薄情,了解一下雍正一共有多少兄弟,就会发现雍正帝其实对自己的兄弟还算不错了。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一共生下了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除去早夭的,计入排行的共有24个儿子。活到康熙去世时候的也有二十个人,按照齿序分别是1,2,3,4,5,7,8,9,10,12,13,14,15,16,17,20,21,22,23,24。
从十五阿哥起到二十四阿哥,因为年龄过小,并没有参与过夺嫡之争,也因此雍正对他们的待遇普遍不错。这批没当过雍正敌人的弟弟们里,待遇最好的应该是十六阿哥胤禄。他被出继庄亲王,平白获得了一个铁帽子王,世袭罔替。十七阿哥胤礼也就是果郡王,也深得雍正信任。他和十六阿哥胤禄一起成为了雍正留给乾隆的两位宗室顾命大臣,与鄂尔泰、张廷玉一起受遗诏辅政。
至于更小的那些弟弟,雍正几乎是把他们当成儿子一样看待抚育了,做到了“长兄如父”。比如二十四阿哥胤祕,作为康熙帝最小的儿子,雍正最小的弟弟,他刚十七岁就被册封为亲王,与雍正的儿子宝亲王弘历、和亲王弘昼一起被册封。
再看前十四个阿哥。这里又分成两类,一类是参与过九子夺嫡的。大阿哥和太子都参与了九夺嫡之争,不过他们都被康熙废黜圈进,与雍正无关。三阿哥确实被雍正打击报复了;八爷党的八爷、九爷、十爷、十四爷,更是被全方位无死角的重点打击。至于十三阿哥胤祥,那是雍正的铁杆亲兄弟,信任的无以加复,“常务副皇帝”,军国政事无所不统,爵封开国八位铁帽子王之后的第一个铁帽子王,还是有清一代唯一不避皇帝讳之人。
再看没有参与过夺嫡之争的那些弟弟们。五阿哥胤祺由孝惠皇后抚养,从小不会说汉语,只会说蒙古语,直到皇子读书9岁时才刚刚开始学汉语。这导致他完全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也因此“秉性和平”,雍正从来没对他有过任何想法,一直以亲王寿终,谥曰温。
七阿哥胤祐身有残疾,同样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所以康熙登基后晋封他为和硕亲王,薨后谥曰度。雍正为他刻碑记功,诏褒其“敬谨小心,安分守己”之秉性。
十二阿哥胤祹从小由苏麻喇姑抚养,生性淡泊,故而成为了康熙诸子最长寿了,活了77岁,直到乾隆二十八年才去世。
综上,就可以看出来,康熙帝留下的二十个儿子中,除了三、八、九、十、十四五人是作为夺嫡之争时雍正帝的政敌,被雍正打击报复外,雍正对其余的兄弟还是不错的。说雍正对兄弟们赶尽杀绝,那是言过其实了。
-
慧贤皇贵妃受乾隆独宠为什么还一生未孕? 2024-02-02
-
清朝皇太极死因成谜 皇太极的死因是? 2024-01-18
-
清朝智商能排前三的皇帝,乾隆没上榜 2024-03-06
-
揭秘雍正死因之谜 雍正为什么会突然会暴毙而死 2024-02-17
-
说说清朝紫禁城那些秘闻 清宫四大谜案是真的还是假的 2024-05-05
-
咸丰临死前留下顾命八大臣辅佐统治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2024-02-20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