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真实姓氏为何会成为历史谜团
- 姓名:曹操(155年~220.3.15)
- 别名:曹孟德、曹吉利、曹阿瞒
- 国籍:三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
- 出生日期:155年(乙未年)
- 逝世日期:220年3月15日(庚子年)
- 职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 主要成就:实行屯田制,安抚流民
- 消灭群雄,统一北方
- 开创建安文学,提倡薄葬
- 代表作品:《观沧海》《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
- 谥号: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陵墓:高陵
曹操是东汉末年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曹操的父亲虽然做过太尉,当然是花高价钱买的,不过曹操的童年很不幸。为何这样说呢?
其一,曹操的姓氏有争议。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个太监,太监当然生不出儿子,因此曹腾后来在皇帝身边之后,要了个儿子。也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曹嵩姓什么?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你看即使有良史之才的陈寿也没有说清楚曹操到底姓什么。倒是诋毁曹操的《曹瞒传》说曹嵩身上流淌着夏侯氏的血液,曹嵩就是曹氏抱养夏侯的后代,夏侯氏也是亳州的望族,当时是西汉开国名将夏侯婴的后人,夏侯婴的后人夏侯惇、夏侯渊都和曹操的关系很铁。不过这里也有些麻烦事,曹操的后人曾和夏侯氏的后代结婚,这违背了当时同姓不能结亲的原则。曹操长了那么大,自己居然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你说心里能好受吗?
其二,曹操的母亲死的早,以致曹操小时候受的教育也不好,曹操后来有一首诗回忆自己的童年,“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三徙教指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和孟母相比,曹操认为自己父母对自己一点不严格;过庭语指的是孔子教育儿子的故事。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是,退而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是,退而学礼。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不过曹操小时候没有类似的教育情况。一个太监爷爷对他很娇惯,父亲也不太关注他的学业,忙于应酬上头的事务,母亲又死得早,因此家庭里没有温暖。
其三,曹操的父亲娶了好多小老婆,后来曹操有个弟弟,当然是同父异母。有了弟弟之后,家里对曹操的管教更加不严格。所以当时人对曹操的评价多诋毁,或贬义。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三国志里也说: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如此看来,当时的曹操就是街头闹事的小痞子一个,所以才会和袁绍去抢劫别人家的新娘子玩过家家。当然曹操的忘年交桥玄对此不以为然,他看除了曹操有担当,他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其四,有个讨厌的叔父。曹操童年的曹操机警伶俐,善于权变,任侠放荡,悠游自在,特别喜欢飞鹰走狗,不务正业,所以,并没有多少人注意他。但是,他的叔叔却对他的这种行为却非常不满,多次告诉曹操的父亲要他限制曹操的行为。曹操对叔叔的这种做法十分生气,决心给叔叔一个恶作剧,以消除叔叔在父亲面前对自己的影响。有一天,曹操在半路上碰到了叔叔,他立刻假装有病,变得口歪眼斜。叔叔看他这样,大吃一惊,赶快问他是怎么回事,曹操说:“我中风了,非常厉害。”叔叔便把曹操中风的事告诉了曹操的父亲,等到父亲到来之后,曹操却一点事没有,一切如常。于是父亲问曹操:“叔叔说你中风了,现在好了吗?”曹操说:“谁中风了?没有啊,可能是叔叔不喜欢我,才欺骗你的。”于是,曹操的父亲便开始怀疑曹操叔叔所说的话,以后曹操的叔叔再给曹操的父亲说什么关于曹操的话,曹操的父亲再也不相信他了。这样一来,曹操更加肆无忌惮了。
-
曹操的谋士戏志才:完全被三国演义忽略的牛人 2023-12-23
-
传说中诸葛亮的十大发明 2023-12-23
-
三国名将张辽威震逍遥津是怎么回事,留下 “张辽止啼”的典故 2023-12-16
-
刘备与曹操为什么都说周瑜会割据荆州自立? 2023-12-23
-
曹植为何会在夺嗣之争中输给曹丕 2023-12-23
-
“超世之杰”:曹操非凡而复杂的一生 2023-12-09
朝代 | 都城 | 建立者 | ||
---|---|---|---|---|
夏朝 | 安邑 | 大禹 | ||
商朝 | 亳 | 商汤 | ||
周朝 | 西周 | 镐京 | 周武王姬发 | |
东周 | 洛邑 | 周平王姬宜臼 | ||
春秋 | - | - | ||
战国 | - | - | ||
秦朝 | 咸阳 | 始皇帝嬴政 | ||
西楚 | 彭城 | 西楚霸王项羽 | ||
汉朝 | 西汉 | 长安 | 汉高帝刘邦 | |
新 | 常安 | 王莽 | ||
玄汉 | 宛城 洛阳 长安 |
汉更始帝刘玄 | ||
东汉 | 洛阳 | 汉光武帝刘秀 | ||
三国 | 曹魏 | 洛阳 | 魏文帝曹丕 | |
蜀汉 | 成都 | 汉昭烈帝刘备 | ||
东吴 | 建业 | 吴大帝孙权 | ||
晋朝 | 西晋 | 洛阳 | 晋武帝司马炎 | |
东晋 | 建康 | 晋元帝司马睿 | ||
五胡十六国 | - | 见五胡十六国表 | ||
南 北 朝 |
南朝 | 刘宋 | 建康 | 宋武帝刘裕 |
萧齐 | 建康 | 齐高帝萧道成 | ||
萧梁 | 建康 | 梁武帝萧衍 | ||
南陈 | 建康 | 陈武帝陈霸先 | ||
北朝 | 北魏 | 平城 | 魏道武帝拓跋珪 | |
洛阳 | 魏孝文帝拓跋宏 | |||
东魏 | 邺 | 魏孝静帝元善见 | ||
西魏 | 长安 | 魏文帝元宝炬 | ||
北齐 | 邺 | 齐文宣帝高洋 | ||
北周 | 长安 | 周孝闵帝宇文觉 | ||
隋朝 | 大兴 | 隋文帝杨坚 | ||
唐朝 | 长安 | 唐高祖李渊 | ||
五代 十国 |
后梁 | 开封 | 后梁太祖朱温 | |
后唐 | 洛阳 | 后唐庄宗李存勖 | ||
后晋 | 开封 | 后晋高祖石敬瑭 | ||
后汉 | 开封 | 后汉高祖刘暠 | ||
后周 | 开封 | 后周太祖郭威 | ||
十国 | - | 见五代十国表 | ||
宋朝 | 北宋 | 开封 | 宋太祖赵匡胤 | |
南宋 | 临安 | 宋高宗赵构 | ||
契丹 辽朝 西辽 |
上京 汴京 虎思斡耳朵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耶律德光 辽德宗耶律大石 |
||
大理国 | 太和城 | 大理太祖段思平 | ||
西夏 | 兴庆府 | 夏景宗李元昊 | ||
金朝 | 会宁 |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
中都 | 海陵王完颜亮 | |||
开封 | 金宣宗完颜珣 | |||
元朝 | 大都 | 铁木真 元世祖忽必烈 |
||
明朝 | 北京 | 明太祖朱元璋 | ||
清朝 | 盛京 北京 |
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宗皇太极 |